每到中午12點,羅源縣起步鎮的福蕾午間課堂就逐漸熱鬧起來,十多名留守兒童背著書包陸續來到這里。“爸爸媽媽常年不在家,現在每天中午有社工老師、哥哥姐姐們教我們寫作業、繪畫,陪我們聊天,很開心。”一名留守兒童對記者露出了笑臉。
羅源縣全力完善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提升關愛服務能力水平,通過精準施策,已在松山、起步、霍口3個鄉鎮試點,圍繞關愛網絡建設工程、結對幫扶工程、心理健康工程等“十項工程”,打通關愛留守兒童“最后一公里”。
課后照護多一點
2019年,羅源縣民政局牽頭組建羅源縣益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專業化力量開展福建省“福蕾行動計劃”,服務農村留守兒童。
“我們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午間不休息且作業無人輔導的現象。”益眾社工負責人李進福說,他們借鑒“4點半課堂”的思路,在起步鎮開設“午間課堂”,讓留守兒童在中午放學后來到這里做作業、看書、參加美育活動等。
今年初以來,羅源縣已開展多場假日關愛工程活動,利用留守兒童的課后時光來實現溫暖相伴。各鄉鎮社工利用傳統節日、周末開展兒童能力建設系列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建立關愛網絡,結對幫扶。同時,舉辦夏、冬令營,采取親子融合、愛心媽媽守護等方式,讓留守兒童感受關愛,盡享歡樂。
特殊關懷多一點
對留守兒童的愛,羅源縣不局限于課后照護,而是日常無微不至的身心關懷。
“童有相同,也有不同”,這是社工們堅信的理念。李進福說,對于留守兒童當中的特殊孩子,社工們會通過教育短片、繪本、游戲來展示孩子們的優點,鼓勵孩子們學會包容、學會以平常心對待他人,以幫助他們理解歧視,從而預防歧視。“孩子們不定期給我們打電話,反映他們的學習、生活,家長們也會轉達孩子們對社工的思念。”翻開手機里的聊天記錄,李進福臉上洋溢著笑容。
起步鎮的留守兒童小華,家庭困難,身體發育滯后。社工們得知后,幫助小華聯系到羅源縣益星康復中心,讓孩子獲得了免費的智力及語言康復強化訓練。這幾天,小華已經融入了康復中心的集體生活,并養成了較好的生活習慣。
除了小華,社工們還讓曾經遭受過冷暴力的小亮走出心理困境,重新擁有燦爛的笑容,順利升入福州民族中學上初中。
“工作的價值,體現在孩子們身上的實實在在的轉變。我們社工要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的方案,提供更多關愛。”李進福說。
益眾社工創建一年多,社工們積累了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比如,針對孩子們的問題,以興趣引入教育,培養孩子們的品格與道德,給予孩子們信心與鼓勵。
關愛資源多一點
愛護留守兒童的“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
近日,一場“學黨史頌黨恩 守護安全伴成長”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在起步鎮舉行。除了相關部門和益眾社工,還有福州市晨曦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羅源縣藍豹減災事業發展中心以及在校大學生志愿者等,他們為庭洋坂村20余名留守兒童提供為期16天的關愛服務。
“羅源各個鄉鎮努力挖掘各地特色資源,開展留守兒童服務。”羅源縣民政局兒童福利工作負責人彭文娟說。
在霍口畬族鄉,當地注重畬族文化與新時代教育觀的融合,讓留守兒童了解家鄉的民族文化,參與到傳承和保護事業當中來。在松山鎮,當地結合革命遺址,讓留守兒童深入接觸紅色文化,學習革命精神,培養獨立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心理輔導。在起步鎮,當地把國學文化和革命烈士林可彝的精神相結合,給留守兒童更深刻的精神文化教育。
接下來,羅源縣還將精準對接,對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親情關愛等工程,以實施“福蕾行動計劃”項目為抓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動兒童福利政策落地見效。(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劉其燚)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食用菌產業再添新動能2021-12-24
- 市委宣講團赴羅源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2021-12-23
- 同時獲兩個大獎 羅源這個金牌服務窗口如何煉成?2021-12-22
- 羅源巽嶼村:用活紅色資源 講好振興故事2021-12-22
- 羅源處置違建53萬平方米2021-12-22
- 福州:“福蕾行動計劃”關愛留守(困境)兒童2021-12-20
- 羅源300多名志愿者呵護“網紅打卡點”2021-12-20
- 300萬元羅源消費券下月發放 每份券包價值50元2021-12-17
- 羅源:營商“軟環境”激活發展“硬實力”2021-12-17
- 羅源百畝生態林險些被砍光!是染病,還是濫伐?2021-12-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第三代社保卡惠民服務再升級 充值0.1元可2021-1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