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心筆下,故鄉長樂有“蔚藍的海”“碧綠的江”,長樂梅花鎮就位于海和江交匯的地方。江海奔騰,穿過600多年時光洪流,催生了梅花古城興旺的漁業,造就了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質。
用好江海資源,梅花鎮書寫鄉村振興文章,以提升人居環境為基,開展保護古厝、古城墻行動,充實文化內涵,打響文化品牌,將漁業融入其中,探索出一條古城文化與產業融合共生的新路徑。
以“梅”為媒 挖掘文化內涵
關于“梅花鎮”的由來已流傳數百年,每到寒冬臘月,將軍山、火焰山、龜山……山山梅花競開,暗香浮動,令人流連忘返,梅花鎮因而得名。
以“梅”為媒,梅花鎮近年來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唱響“梅開二度”。
干凈整潔的街面,點綴著花圃;近在咫尺的公園,園內梅花迎寒而立,含苞待放。在梅花鎮梅新村村民陳女士看來,家附近顏值的轉變,是梅花鎮的“第一盛放”。
“這些年,鎮村干部做了大量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陳女士說,黨員干部帶頭,梅花鎮面貌煥發生機,與前些年臟亂差的漁鎮相比,今日的梅花鎮不可同日而語。“那時候,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落后,垃圾愛亂堆放,街頭巷尾的衛生亂成一團。為改變狀況,鎮村干部挨家入戶動員,鼓勵大家清掃門前垃圾,并在房前屋后修整微菜園微花圃。現在街面整潔,很難看到亂扔的垃圾,微菜園微花圃一抹抹翠綠,成為別樣景致。”
刷新顏值的還有公共休閑空間。去年梅花鎮投入資金,對將軍山公園改造提升,修建了環山步道,讓游客與漫山梅花來個“親密接觸”。“將軍山公園的梅花,為家鄉賺足人氣。”陳女士說,一到過年,將軍山公園梅花迎寒盛放,紅梅、宮粉梅、白梅、綠萼梅……漫山遍野梅綻芬芳,來此賞梅的人絡繹不絕,梅花儼然成為了四里八鄉賞梅的打卡點。
不同于將軍山公園,碼頭公園則以濕地鱔魚灘為背景建設,今年初剛建成。公園融入海洋文化,墻面上有白帆、水草、游魚等墻畫和詩詞。緊鄰濕地鱔魚灘和閩江入海口,在碼頭公園,“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任游客盡情領略。“有意思的是,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鎮村干部把它變成了街心公園,這樣的創意為人居環境提升增添了一絲新意。”陳女士說。
對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陳女士認為是梅花鎮的“二度盛開”。漫步在梅花鎮的大街小巷,古城墻、古建筑等痕跡隨處可見。“明洪武十年(1377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造立城池,至今已有600多年,古城墻、古建筑猶在。”陳女士說,深厚歷史底蘊是梅花鎮的文化優勢,為讓古建筑以全新面目回歸群眾,梅花鎮不僅向上級爭取到資金,還發動鄉賢、企業家捐資,獲得修繕保護古建筑的一筆資金。
文化內涵的提升還在持續。今年,挖掘歷史人文的大動作已鋪陳開來,在保護古城墻的同時,梅花鎮著手修善了文物保護單位鄉約所、明代清官碑、愛民碑、梅壺友誼樓和梅花古城廣場臨海周邊建筑外立面;天后宮、書齋、吳厝里、陳千好古民居、許孝位古民居等古建筑也納入村莊規劃保護范圍,加緊進行保護性加固維修。
以文促旅 帶動產業興旺
得益于知名度的提升和越來越興旺的人氣,梅花鎮海豐飯店近年來生意越來越紅火,每到周末或節假日,老板官閩東都要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本地人,還有來自福州市區和福清的游客,就是為了來看梅花,嘗美味。”官閩東告訴記者,這些年,鎮里提升了人居環境和文化品質,口碑廣為相傳,吸引了大量人氣,促進了鎮里漁業發展。“今年春節,來逛古城、賞梅花的最高一天達到5萬多人次,從早到晚,店里忙到一刻都不停下來。”
類似海豐飯店這樣的餐館,如今在梅花鎮已有20多家。火爆人氣帶動的不只是餐飲業,還有海產品加工業。沿著主街,兩側一家家魚丸店映入眼簾。在林號碼頭魚丸店,店主林練一大早就在忙著做魚丸。魚肉剁成肉泥,放入少量淀粉、蛋清攪拌,再捏成圓球……在林練嫻熟的手藝下,一個個魚丸快速“出爐”。
對林練來說,從祖輩接過制作魚丸的“衣缽”,更多的是秉持著一份情懷,30多歲的他現今另一個身份是長樂區魚丸協會秘書長。“梅花魚丸是具有漁鎮特色的小吃,梅花魚丸制作技術世代相傳。”林練說,梅花的魚丸文化與古城文化相伴相生,同樣歷史悠久,祖輩一代代對食材去粗取精,練就了漁鄉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林練說,梅花鎮地處江海交匯處,鰻魚、馬鮫魚豐富,魚丸用鰻魚、馬鮫魚兩種魚肉混合純手工制作,肉多粉少,彈性十足,這也是梅花魚丸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這幾年,梅花鎮聲名遠播,前來品嘗、購買魚丸的游客趨之若鷺。
盡管品質好,但鎮里魚丸散戶多,各家各戶均單打獨斗,難成規模。“梅花魚丸要想在福州周邊地區眾多的魚丸品類中脫穎而出,必須形成規模,走出自己的品牌。”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梅花鎮鼓勵魚丸企業加入長樂區魚丸協會,推動成立長樂區魚丸協會梅花分會,聚集合力讓梅花魚丸品牌走得更遠,助推產業振興。
“在鎮政府推動下,現在加入長樂區魚丸協會的商家有20多家。”林練說,魚丸協會將統一行業標準,凝聚各家力量,在采購、冷鏈運輸環節中掌握談判的話語權,降低采購運輸成本,把魚丸銷往全國各地。
除了成立魚丸協會,梅花鎮還著手打響古城文化品牌,將魚丸文化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大力宣傳推廣。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已在籌劃元旦舉辦大型魚丸節,計劃把古巷“西施弄”打造成為魚丸美食一條街,與古城文化“融合共生”。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林榕昇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集中開工19個項目 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強配套2021-12-24
- 長樂鶴上宣傳“兩違”整治2021-12-23
- 長樂首占宣傳“兩違”整治2021-12-23
- 長樂漳港街道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2021-12-22
- 長樂出臺工作導則推進河湖綜合治理2021-12-21
- 長樂法院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3年審結涉中小投資者民商事糾紛案1361件2021-12-16
- 長樂湖南鎮開展“兩違”整治宣傳2021-12-16
- 長樂鄉村振興中的巾幗力量:巧媳婦扮靚新家園2021-12-15
- 長樂營前街道開展“兩違”整治宣傳2021-12-15
- 長樂營前宣傳“兩違”整治2021-12-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水上·之上》攝影作品展在福州舉行2021-12-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