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28日訊(記者 林晗枝)12月28日下午,福州市物流與供應鏈平臺經濟發展情況發布會在福州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
福州擁有發達的商貿網絡和深厚的制造業底蘊。2020年,全市二產增加值3840.77億元,三產增加值5618.5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5.6億元,進出口貿易額2502.8億元,總量均位全省前列。
此外,福州產業集聚發展,為產業鏈供應鏈兩鏈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目前福州共有12個千億產業集群,包括紡織化纖、輕工食品、機械制造、冶金建材、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旅游、金融服務、海洋漁業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產品等。福州正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產業鏈,重點打造新型顯示、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器、光電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綠色冶金材料、紡織功能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工產品、新型建材、現代海洋工程 裝備、綠色食品、深遠海智能養殖、物流與供應鏈平臺經濟、文創旅游等16條產業鏈。
再者就是福州毗鄰臺灣的區位優勢,榕臺經貿合作為福州供應鏈平臺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臺灣是我市的第七大貿易伙伴,2020年進出口16億美元,比增19.5%;2021年僅1-10月進出口19.3億美元,即已超過去年全年對臺進出口總額,比增61.1%,發展迅速。福州依托對臺跨境電商海運直航專線,吸引兩岸(或經臺)跨境電商物品從福州綜試區中轉,推動榕臺兩岸跨境電商做大做強。截至2021年11月,2021年對臺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已超27億元。作為全國首批供應鏈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福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構建供應鏈體系的優勢。
今年以來,福州市商務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著力推動供應鏈平臺經濟建設取得成效,具體如下:
一、制定行動方案
根據《中共福州市委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落實產業鏈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福州市商務局局牽頭制定了《福州市物流與供應鏈平臺經濟產業鏈行動方案》,內容主要包括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工作機制、3個推進計劃、5個重點任務、3個清單(重點關注企業清單、企業清單、項目清單)、2張圖譜(招商圖譜、供應鏈圖譜)。
具體為:一是確定發展目標,力爭2021-2025年全市供應鏈銷售額年均增長率30%以上。至2025年,培育年營業額20億元以上企業30家(其中百億元以上企業10家),專業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5個以上,力爭實現5000億元以上銷售額。
二是成立供應鏈平臺經濟鏈長制工作專班。由市政府黨組成員黃建雄任鏈長,市商務局局長林漢雋任常務副鏈長,成員包括相關市直部門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城投集團、市金控集團、市國投集團等單位分管領導。
三是明確下一步全市供應鏈平臺經濟建設的幾個重點任務,包括推動國有企業參與供應鏈建設、做大做強物流與供應鏈產業規模、加快招引培育供應鏈龍頭企業、推動建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等。
二、逐步形成供應鏈平臺經濟體系
這一年多來,在全市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準紡織化纖、冶金建材、玻璃行業等優勢產業,在起步階段主要依托市屬國有企業,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培育供應鏈龍頭企業,福州市供應鏈體系初步形成。
經初步統計,全市共引進、培育供應鏈企業180家,其中2021年1-11月新增78家,合計銷售額2031.3億元,其中年規模5億元以上的供應鏈企業51家,銷售額1690.6億元,行業包括鋼貿建材、紡織化纖、化工能源、醫藥流通、生鮮食百、物流及第三方綜合服務等。其中:長樂(31家,銷售額682.33億元)、臺江(38家,銷售額320.2億元)、晉安(14家,銷售額268億元)、倉山(26家,銷售額229.3億元)、鼓樓區(11家,銷售額165.4億元)、福清市(20家,銷售額114.9億元)、連江縣(6家,銷售額124.6億元)、馬尾(18家,銷售額68.9億元)等供應鏈平臺推動力度較大。其余縣(市)區處于試點新培育階段,規模體量相對較小。
三、扶引一批供應鏈企業龍頭
我們堅持培育和招引兩條腿走路,力促龍頭企業引領全市供應鏈發展。一是推動市屬國有企業發揮優勢開展供應鏈業務,培育本土供應鏈龍頭。目前,市屬國有企業已投資設立9家供應鏈企業,分別為:福州金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控均和(福州)供應鏈有限公司、福州交通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福州交投瑞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福州市物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福州城投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城投均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一二三三國際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市電子信息集團等。上述企業合計實現銷售額164.53億元。
二是緊盯國內外供應鏈重點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去年以來,推動金控集團、城投集團與上海均和集團合作,福州金控均和、福州城投均和均落地并發展迅速。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福州城投與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合作開展供應鏈業務。全市供應鏈平臺經濟逐步規模化、多元化,有力促進了全市第三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些供應鏈平臺經濟的成效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四、推出一套“組合拳”
一是經驗分享。擬在福清舉辦一場“推動供應鏈平臺建設發展”現場會,邀請供應鏈業務先行縣(市)區和重點企業家代表做經驗分享,探討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供應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和機制。
二是專業培訓。按照市政府黃建雄黨組成員主持的專題會議精神,我局擬會同市金融局舉辦一場供應鏈業務培訓會,現場講解供應鏈業務開展模式、融資渠道等,為供應鏈平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三是宣傳推廣。結合“5•18”海絲博覽會、數字峰會、“9•8”投洽會等重要招商平臺,重點推介我市供應鏈平臺經濟建設成效和平臺經濟扶持政策,吸引優質平臺項目落地福州。
五、正式出臺平臺經濟政策
市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了《關于促進平臺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在培育、引進、壯大平臺企業及構建平臺經濟發展生態等方面支持供應鏈平臺企業發展。主要如下:
1、 支持引進、培育一批重點平臺企業
對2021 年(含)—2025 年當年新注冊落地的平臺企業,按照其年度銷售額(營業收入)規模分行業給予獎勵;對2020 年(含)前已落地的平臺企業,以其2019 年度銷售額(營業收入)為基數,按照其年度銷售額(營業收入)規模的增量分行業給予獎勵:
(1)限上商貿業新企業年銷售額或老企業年增量達2 億元(含)以上,按照銷售額或增量每1 億元不超過150 萬元的標準獎勵。
(2)規上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年營業收入年銷售額或老企業年增量達2000 萬元(含)以上,按照營業收入或增量每2000 萬元不超過100 萬元的標準獎勵。
(3)對當地經濟社會貢獻率特別高,且新企業年銷售額或營業收入、老企業年增量達10 億元以上的平臺企業,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可按“一企一策”方式研究確定獎勵標準。
2、支持壯大一批規模平臺企業
對限上平臺企業當年納統數據首次達30 億元、50 億元(或規上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分別為:3 億元、5 億元)的規模型平臺企業,由市級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50 萬元、100 萬元的獎勵。
3、構建平臺經濟發展生態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每年擇優評定一批(不超過20 家)平臺規模較大、經濟效益良好、創新示范性強的市級平臺示范企業(有效期兩年)并向社會公布,由市級財政給予一次性20 萬元的獎勵。
此外,還有對平臺企業高級管理及技術人員獎勵及子女入園、入學方面的支持等措施。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交警160輛鐵騎“組團”亮相2021-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