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榕皆山,江流入海,山水拉出了福州的生態骨架。“江流回澗底,山色聚閩中”是唐人劉長卿在千年前留下贊頌,福州的山水風光歷千年而光華依舊。今天,福州繼續以城鄉為畫布,以草木為畫筆,潑墨渲染山水格局。在綠色的生態基底里,林蔭連接成網絡,綠地串珠成鏈,鮮花點綴著街道,盎然的生機蔓延進生活。
2021年是福州開展“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的第3年,這一年福州獲得了“千園之城”的贊譽,福州市園林中心與各縣(市)區園林部門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依然探索著用綠色鋪就榕城的幸福底色。
草木蔥蘢的城 讓綠色有花樣
從福州上空俯瞰,縱貫城鄉的綠色鏈條格外顯眼:經封山育林與綠化補植修復后的五鳳山生態綠地與福山郊野公園一起勾勒出鼓樓的綠色邊界;羅源13.5公里的生態綠道連接起老城與新城,讓可居可游可觀的絲路海港城名副其實;永泰治理大樟溪兩岸山體生態的同時以綠地聯通城郊山水。
大格局梳理山水林田湖,小細節雕琢街角巷弄。
垂盆草、鵝掌柴爬上連江的敖江休閑步道和西濱公園的石籠墻,爬山虎、三角梅等鄉土爬藤植物結合拆墻透綠工程讓長樂老舊小區綠意勃勃,晉安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石鼓分部、秀峰路內河管理房等處的屋頂也成了綠色園地。
當植物爬上圍墻攀上屋頂,說明綠色已成為榕城底色。
今年以來,我市54條林蔭道路得到提升,新建和改造了140多公里的城市綠道,精細管養提升道路綠化36處,推廣立體綠化65處。此時,以往平鋪直敘的“綠”除了走向立體化,也正在花化彩化的路上不斷滿足市民群眾對自然生態的需求。
即便天天在冶山春秋園遛彎,走出家門的李阿姨還是忍不住用手機拍下正處盛花期的美麗異木棉。鼓樓中山社區中山堂片區在今年完成了花漾提升,在街巷空地、零星雜地上多了許多多年生觀花、觀色、觀葉、觀型的木本喬灌木及地被草花。“‘老鄰居’給了我新驚喜。”中山社區居民李阿姨近日對記者說。
推進實施花園花廊19條、花漾街區11處,有福之州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綠色,從多角度提升綠化品質,花漾街區和城市花廊讓熟悉的街道隨四季變換出不同的色彩。
開放豐富的園 讓綠色有內涵
“學校門口就有音樂會!”上周剛剛落幕的草莓音樂節讓今年新開園的旗山湖公園人氣“爆棚”,包括大學城學生在內的上萬名觀眾走進旗山湖公園,一起感受音浪。
同樣于今年開園的晉安湖公園與牛崗山公園、鶴林生態公園一起成為市民草坪上露營、野餐的主要選擇。“這幾個公園特別采用耐踩踏的草種,鋪設成大片開放式的草坪,供市民與自然零距離接觸。”晉安區園林中心主任蔡穎說。
今年,“千園之城”福州繼續利用零碎綠地建設提升小公園近200個,配合地標性的大公園,用開放的空間和開放的態度讓市民除了游園賞景,還能在公園里享受到層次更加豐富的生活體驗。
在福清,降水柱小品、云朵避雷屋、日晷等讓到溪下濕地公園氣象科普園散步的市民眼前一亮。逛公園還能增長氣象知識,主題文化進公園,讓福州千園各美其美。
倉山區挖掘后坂路壺山林氏的中醫文化內涵,將保護搶修古建筑與打造公園帶相結合,形成南二環(后坂路)特色園林風情道路,馬尾于魁浦互通橋下建設魁岐兒童公園,其中約200平方米的極限運動場,每個周末都會迎來眾多的極限運動愛好者暢享極限單車和滑板。“通過多部門的相互配合,公園也可以成為市民吸收知識、賞玩文體活動的場所。”福清市園林管理處副主任盧華說。
27處大眾茶館開設在公園綠地內,僅高新區就增補了202處的便利化服務設施,還有20個足球場、26個籃球場、9個羽毛球場、47個主題公園……林下空間、消費空間、文化空間、智慧空間、服務空間共同組成公園的多元功能,令眾多市民產生相同的感受:福州更美了,也更好玩了。
生機盎然的家 讓綠色有溫度
怎樣把綠色的種子撒進千家萬戶?
今年由市園林中心主辦的“陽臺花園看我家”主題征集評選活動可以提供答案。在這項評選活動中,園藝愛好者楊維獲得三等獎。在他看來,如花園一般的陽臺可以帶給他美的享受和無盡的樂趣,讓他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參與評選的80多萬名市民也對陽臺花園的打造有了新認識。
楊維的妻子則是“綠色銀行”的粉絲,多次報名參加晉安河公園舉辦的園藝公益課堂,她還利用“園藝公益課堂”的微信群,與大家共同探討在家里養花的心得。作為“綠進萬家,綠滿榕城”行動的一大品牌,“綠色銀行”依托各公園共開展各類活動272場,直接服務群眾77884人次。
室內有插花課程、繪本圍讀,戶外有“益”童集市、厚土栽培,還有了解昆蟲習性的夜觀課。公園里豐富多樣的活動,市民都可以統一通過“綠色銀行”來報名,成功簽到后還能獲得綠色積分。“我們用綠色積分兌換了多個品種的盆栽,還有種子。”吳承宇小朋友的媽媽經常在周末帶吳承宇參加“綠色銀行”的活動,“除了用課堂上學到的園藝知識裝扮家居環境,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觀察生命的萌動與成長。”
鄉村居民也漸漸感受到送到家門口的綠色福利。閩清的綠化提升深入鄉鎮,通過低成本養護植物打造景觀,讓多個鄉村的廢棄邊角地轉化為休閑活動區域,晚飯后總能看到村民在此散步、聊天的身影。完整的城鄉公園體系正逐步在福州建立。
綠色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全市各縣(市)區正在推行“市民園長”,讓市民參與到公園管理中來。南公園的市民園長為群眾科普古樹名木的保護知識,屏山公園的市民園長在公園教授詠春拳。溫泉公園市民園長崔翼每天都要到公園里走一走、看一看,他說:“市民園長的工作讓我對公園有歸屬感,把公園美景當作自己的家一樣去愛護。”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高新區為“6+1”類老人 免費提供居家養老服務2021-12-30
- 1149.77畝!福州將建金魚文化公園!選址定了2021-12-30
- 福州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納稅人滿意度調查再進全國省會城市前十2021-12-30
- 福州垃圾分類年度評優“三十佳”出爐 看看你的小區有沒上榜2021-12-30
- 福州市企業家大會召開 林寶金吳賢德出席并講話2021-12-30
- 福州市企業家大會引發企業界熱議2021-12-30
- 福州市人大監督工作實效進一步提升2021-12-30
- 福州元旦推20條精品線路、22場文旅活動2021-12-30
- 開往馬尾、長樂!福州兩條地鐵新線開工時間確定2021-12-30
- 福州明年推進首批10個大眾溫泉湯屋建設 恢復南星澡堂2021-12-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開往馬尾、長樂!福州兩條地鐵新線開工時間確2021-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