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響“詔安紅星青梅”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詔安地標農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1月8—9日,由詔安縣人民政府主辦,詔安縣農業農村局、詔安縣青梅協會、海峽農業雜志社共同承辦的“硒望田園 梅香天下——詔安紅星青梅暨詔安地標農產品推介會”在福州三坊七巷宗陶齋舉辦。推介會上,來自詔安的青梅、八仙茶龍頭企業齊聚榕城,帶來一場富硒農產品和地標農產品“盛宴”。
為著力構建促進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戰略合作,推進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8日下午,詔安縣政府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國家果梅楊梅種質資源、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中國食品報社、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等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意向協議,共同推動詔安縣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的科學發展。
詔安縣委副書記遠洋表示,詔安縣地處福建南大門,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優越,是全國著名的“中國青梅之鄉”“世界長壽鄉”“中國海峽硒都”“中國書畫藝術之鄉”。詔安愿以梅為“媒”,以茶會友,誠邀八方客商采購詔安青梅、八仙茶,共同把天然、綠色、健康的特色產品推廣到全國、推銷到世界,共享特色產業發展紅利。
詔安縣種植青梅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其出產的青梅具有“果大、核小、皮簿、肉厚、酸度高、含有硒元素”等特點,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
20世紀80年代,詔安縣開始大規模種植青梅,正式開啟詔安青梅的產業化發展之路。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詔安縣一躍成為青梅種植面積全國最大、總產量最高、青梅加工體系最完善、青梅制品出口創匯最多的青梅主產區縣。全縣種植青梅13.3萬畝,總產量10.5萬噸,青梅全產業鏈產值達60億,主要品種有 “白粉梅”“青竹梅”“大水梅”“紅梅”等幾個當家品種。
近年來,詔安縣下足功夫扶持青梅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青梅精深加工,著力提品質、打品牌、延鏈條、拓市場,做大產業規模,做優產品質量,做強產業品牌,持續提升市場價值、生態效益、民生紅利,推動詔安青梅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詔安縣副縣長陳三武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詔安將大力推動青梅、八仙茶等產業發展,詔安已將青梅、八仙茶的發展納入《詔安縣“十四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還出臺《“硒望田園”——青梅產業發展扶持實施意見》、《“硒望田園”——八仙茶產業發展扶持實施意見》兩份文件,每年安排3000萬元資金加以扶持。
如今,詔安青梅已成為帶動百姓增收的“致富果”、推動綠色發展的“生態果”、促進溝通交流的“合作果”。詔安全縣青梅加工產值達52億元,現有青梅經營主體135家,其中青梅加工企業48家,青梅深加工企業21家。全縣擁有省級龍頭企業7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22家。年青梅加工能力達20萬噸,深加工能力達12萬噸。詔安青梅引進日本、臺灣的深加工技術,現已開發出青梅蜜餞類、鹽漬類、涼果類、酒類、飲料類、混制品、保健食品類等7大系列、300多個品種的青梅精制品投入市場。
詔安青梅加工業還輻射帶動了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青梅生產基地,每年從縣域外運到當地加工的青梅鮮果達10萬噸左右,成為全國青梅集散地,產品主要銷往日本、東南亞和國內各大中城市。
青梅產業促進會秘書長吳雄明表示,將鼓勵詔安的青梅加工企業與科研機構、科技院校和其他品牌企業開展青梅精深加工新產品開發合作,或向他人購買技術專利用于青梅新產品開發或參與合作投資青梅新產品開發項目,并鼓勵企業在國內大中城市、動車站點、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候機廳等設立詔安青梅專賣店或分公司專營詔安青梅產品,各企業還可以到各大中城市開展青梅產品推介活動,與國內大型超市建立農超對接,外出參加各類展會、展銷活動。(記者 林玲)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重磅!福州新一屆政府定下新目標!2022-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