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如何更好造福于民,衛生健康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24日召開的2022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視頻會議,亮出福州市去年衛生健康工作可圈可點的成績單——疫情防控、深化醫改、醫療服務、衛生健康、基層衛生、公共衛生、“一老一小”等工作均有突破性進展,醫療硬實力和服務軟實力穩步增強。
展望今年,市衛健委列出一份以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各項工作為重點的任務清單,以實干擔當深入貫徹落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
疫情防控有新成效
【畫面】核對疫苗,找準接種部位,快速進針、拔針……在福州市中醫院新冠疫苗接種室內,護士們對接種動作熟稔于心。
“最多時,我們一人一天接種180多針。”護士長溫素珍有著多年護士經驗,但這種速度對她仍是一種挑戰。“不僅會手指發麻,手套都破了好幾雙。”
在疫苗接種高峰期,延長服務時間是家常便飯。“希望更多群眾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共同構筑防疫屏障。”溫素珍說。
【記者觀察】全市衛健系統落實“四早”和“快、嚴、實、細”要求,千千萬萬名“溫素珍”全力以赴,疫情防控取得新成效——2020年2月27日以來,福州市無新增本土病例;疫情之初就開發建設福州市重大疫情綜合管理系統,實現了核酸檢測“一碼通”管理,扎實高效推動福州市核酸檢測采、送、檢、報各個環節,有效支撐了核酸檢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同步改造提升24家發熱門診,建成3個城市核酸檢測基地,2021年底全市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至48萬份。
【奮進2022】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研判分析疫情形勢,做好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院感防控、監測預警能力以及疫苗接種覆蓋、醫療救治等重點工作;“1+6+6”應急指揮部體系保持激活狀態,加強流調、醫療救治、核酸采樣檢測應急演練,確保全市指揮體系流暢運轉;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建設項目,夯實基層防控能力。
深化醫改有新體驗
【畫面】“日常疾病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我們有穩穩的‘醫’靠!”臺江區寧化街道居民李依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以前要孩子定期陪著到大醫院拿藥,現在自己走幾百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搞定了。
“這里有全科家庭醫生團隊為我們這些老年患者服務,大醫院的專家也不時過來,而且醫藥費還下降了。”24日,取好藥的李依姆為家門口的就醫服務點贊。
【記者觀察】到醫院看病,醫生除了開處方以外,還會針對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出具干預性健康促進處方;患了疑難重癥,在福州就能享受醫療“國家隊”的服務……福州市瞄準讓百姓少得病、看好病、看得起病的目標,將“集成改革”創造性地用在醫改領域,出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實施意見》,在醫藥衛生全領域實施48項改革任務、183條具體措施,堅持綜合施策、系統集成、整體推進,以政府“付出度”,刷新群眾滿意度。
【奮進2022】推進“集成醫改”走深走實,需要更寬廣的視野,更有力的舉措。2022年,市衛健委將探索集團化辦醫改革試點,出臺《醫療集團化建設試點方案》,按照試點先行、機制創新原則,實施醫療資源整合共享、學科優勢互補、規模化運營,為福州市全面推進集團化辦醫探索運行機制、政策制度和管理經驗。
醫療服務有新提升
【畫面】日前,位于濱海新城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高壓氧科揭牌開診。這里有福建省最大高壓氧艙群,一次可容納26人同時治療,讓福建群眾就近享受高水平診療服務。
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混合現實技術引導下功能區腦腫瘤切除術;成功為嚴重臂叢神經損傷的南平市民手術,此類患者不用再出省,“家門口”就可治愈……醫療“國家隊”大動作頻頻,群眾健康獲得感滿滿。
【記者觀察】福州市堅持以全局思維打造衛生健康標志性成果,主動“架橋”,讓百姓看病更順暢、更便捷,促醫療服務水平節節高。
2021年,福州市大力推進市疾控中心新址等16個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市八醫院重建工作,建成并投用5個項目。9個省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醫學中心順利通過驗收。9家縣級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
【奮進2022】市本級計劃新開建設3個項目,基本建成4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8億元,規劃新建成2200張可開放床位。推動孟超肝膽醫院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取1到2個專科達到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水平,啟動臨床專科培強培優培育建設工作,落實全省“創雙高”,爭取獲評3到5個省級重點、5到10個市級重點專科項目。
推進二級及以上醫院檢查檢驗結果線上查詢及互認,開展全面預約診療、強化臨床路徑管理、單病種質量管理與控制,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實,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及醫聯體內部“互聯網+”遠程醫療服務。
“一老一小”有新動作
【畫面】24日,年近八旬的陳阿姨在福州市第一醫院,體驗了一把“無數字”友善流程:進入“無健康碼”綠色通道,掃描身份證核驗信息進入院區。隨后,在老年人優先掛號、優先就診等提醒字樣“助攻下”輕松預約掛號、就診,在志愿者的引導下順利取藥。
上述場景不只發生在市一醫院。去年3月,福州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工作;同年12月,首批91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通過驗收,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便捷享受現代醫療服務。
【記者觀察】照護“一老一小”,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的關鍵一環。為此,福州市全面發力老年醫學科建設,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比例達58%。在市一醫院建成福建省首個安寧療護培訓基地,開展全市安寧療護技術培訓,縣級安寧療護試點覆蓋9個縣。深化醫養結合,醫養結合機構達31家,比增35%。
同時,積極推動全面三孩配套措施落實,實施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和配套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新增4家普惠性托育機構,建成普惠性托位435個。
【奮進2022】各縣(市)區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比例均要達到50%以上;80%以上的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創建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安寧療護服務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加快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力爭2022年全市普惠性托育機構縣(市)區全覆蓋。(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開學季注意學生文具安全2022-02-25
- “拗九”論壇專場活動召開:傳孝道精神 揚閩都文化2022-02-25
- 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 福州入圍全國十強名單2022-02-25
- 福州臺江城管批評教育 業主自拆違建2022-02-25
- 查資料對圖紙 福州鼓樓查明隱蔽違建2022-02-25
- 福州:把養老床位“搬”到家2022-02-25
- 福州繪出手工藝三寶五年發展路線圖2022-02-25
- 福州加快推進科教興城和科創走廊建設2022-02-25
- 全國首創!福州人可免押免費租賃霧化器2022-02-25
- 福州:今年培育鄉村振興中高級版試點村超60個2022-02-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戰嚴寒帶電消缺保供電2022-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