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餐飲的食品安全問題備受市民關注。如何讓外賣點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近年來,福州創新采用“智慧共治”模式,通過流量引導、社會共治、智慧監管,讓公眾成為治理主角,揪出網絡餐飲“臟亂差”,共同守護餐桌安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之際,福州市場監管部門重點面向全市3萬余家在線外賣商家,開展網絡餐飲整治行動,助力福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流量引導:
網紅外賣成監管重點
首山路一美蛙魚頭店存在后廚臟亂差、食材來路不明等問題,監管人員根據舉報馬上到場,要求立即整改;在福建師大附近一泡椒活田雞店,監管人員建議將餐具洗消與食品加工分池處理……針對“臟亂差”網紅店、無堂食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問題等,市場監管部門的“點題”整治不期而至。這是福州通過流量引導,實施靶向監管的常見情景。
“福州有在線外賣餐飲3萬余家,監管責任重大。我們每半個月抽查一次,重點對象是平臺訂單量排名前20的網紅餐廳以及連鎖餐飲品牌店,實現有的放矢、分類監管。”市市場監管局網監處副處長林帥介紹。
在網絡外賣餐飲專項整治中,市場監管部門領導帶隊督導、分片包干,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參加,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直奔現場。
媒體直播、專題報道、抖音互動……媒體監督全程透明。抖音上“福州市監整治網紅外賣”等話題播放量超1.38億次,點贊量超130萬次,網友留言評論超10萬條。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餐飲店,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自覺采取舉措進一步提升餐飲衛生服務水平。
社會共治:
市民化身“監管人”
從政府監管向社會共治轉變,市市場監管部門把網絡外賣的監管觸角深入社會的“毛細血管”。
“e福州”APP總注冊用戶數目前已突破900萬。去年3月,“e福州”APP正式上線網絡餐飲e治理“隨手拍”應用模塊。手機拍一拍、姓名可隱藏、指尖隨時傳……老百姓化身“監管人”,隨時隨地可舉報六大類違法違規行為。
“同時,我們將舉報的內容質量與個人信用茉莉分掛鉤,褒揚誠信公益舉報,屏蔽惡意無效舉報,既保證全民監管的‘量’,又守住它的‘質’。”林帥說。
為了調動外賣員、服務員等網絡餐飲行業內部人員自我監督的積極性,福州推行“吹哨人”制度,率先出臺《福州市網絡餐飲服務從業人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簡化舉報流程、以身份代碼取代身份信息、創新“不露面”兌獎,提高了“哨兵”積極性。截至去年底,累計收到線索750余條,鎖定“黑名單”網店1880多個。
智慧監管:
自動識別違規并預警
“某早餐店完成整治”“待處置商家13家”……打開市市場監管部門“e治理”系統,違規網店通報、網店黑名單、主體資質查詢等界面信息一目了然。面對網絡餐飲新業態,近年來,市市場監管部門從“人海戰術”向“智慧戰術”轉變。
傳統執法方式效率低,從獲取線索到監管到位存在較大的時間差,線上線下執法難閉環。能不能用一套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監管執法一體化?2019年,“e治理”系統應運而生。
通過該系統,監管人員根據線上舉報線索,不打招呼,直擊現場。檢查后開具的文書直接上傳至平臺,通知訂餐平臺同步下架違規網店。同時,對未及時反饋的平臺設置“紅黃牌”警告機制,督促其及時整改。
小餐飲紛紛上線,消費者容易“少看一眼”,監管部門如何“多看一眼”?福州食品安全智慧監督系統不斷升級,探索建立AI后廚巡檢系統,自動識別違規行為、發送預警短信;積極與第三方平臺對接電子證照,建立電子證照庫,有效避免證件造假風險,巧設智能化治理路徑。
“網絡餐飲安全事關千家萬戶,做好外賣監管,是福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一項重要工作。面對這道難題,我們下定決心,攻堅突破,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和經驗總結,形成了網絡餐飲智慧共治的福州模式,努力讓監管跑贏風險,守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陳宗勝表示。(記者 沐方婷 覃作權)
責任編輯:趙睿
- 壯大“工業樹” 繁茂“產業林” 福州園區標準化建設提速增效2022-02-28
- 文旅融合 福州兩江四岸“添福”啦2022-02-28
- 廈航在福州地區開啟換季新航線 新增6個航點2022-02-28
- 福州寧德攜手推進文旅產業合作2022-02-28
- 福州市106項成果獲2020年度省科學技術獎2022-02-27
- 福州人抓緊!僅剩最后4天!2022-02-27
- 福州市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開展攻堅2022-02-27
- 福州道路運輸5項高頻服務實現“跨省通辦”2022-02-27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任職名單2022-02-27
- 福州市高起點推進都市圈綠化保護2022-0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連江縣供電公司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授牌2022-0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