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閩侯縣統計局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截至2021年末,閩侯常住人口突破百萬,達101.5萬人,同比上年增加2.2萬人,成為繼福清市和倉山區后,全市第三個人口破百萬的縣(市)區。
超過百萬人口選擇留在閩侯的原因是什么?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真誠包容的人文環境、海納百川的首邑胸襟、溫暖人心的營商環境、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宜居舒適的城市建設、應收盡收的義務教育,讓人們愛上這座城。
承載著百萬人口的期待,當前,閩侯發揮“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區位近主城”三大獨特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加快建設“東南科教名城、八閩產業強城、省會宜居新城”。“十四五”期間,閩侯將繼續推動路網建設,持續推進北環路、江濱大道、324國道改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和農村公路提級改造工程。
一座充滿希望的濱江新城,正闊步走向未來。
交通先行 高位規劃
閩侯始終將自身的發展,放到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和全球視野中觀察和謀劃。在城市規劃這盤大棋中,閩侯站在全省和全市的高度進行“設計”,利用緊緊“環抱”福州市區的地緣優勢,強化交通路網,打通“任督二脈”,主動融入福州主城區。
去年大學畢業的王女士在福州市區工作,但她選擇把家安在閩侯上街鎮。“家門口坐地鐵到市區很方便,開車過一座大橋也就到了市區。”王女士對記者說,上街和市區基本“無縫銜接”,周邊有風景優美的旗山湖,醫療和商業配套健全,家安在這里很便利也很宜居。
道路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交通便利是閩侯吸引人口集聚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閩侯秉承交通先行的理念,把眼光放到5年~10年后的需求規劃設計路網。“經過多年建設,閩侯縣域基本形成‘四縱兩橫’國省道公路網,結合福銀、京臺、沈海和寧東的高速路網,構建起交通運輸骨架網絡。”閩侯縣交通局副局長劉建峰表示,閩侯超過80%的鄉鎮實現30分鐘上高速,超過50%的鄉鎮能在40分鐘內到達縣城。
便利的交通不僅吸引人們來閩侯買房安家,也吸引眾多企業落戶閩侯。“企業選址受運輸成本影響,完善的路網能不斷吸引企業聚集,助力打造‘八閩產業強城’。”劉建峰說。
對于人口持續增長,閩侯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早已做好準備。“青口、荊溪、上街等7個平原鄉鎮已納入福州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閩侯縣的整體規劃為新一輪的人口增長預留了足夠的空間,“規劃2035年縣域常住人口規模達145萬人,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122萬人。未來,閩侯縣的城市規劃將圍繞抓好‘三城’建設,集聚創新要素、盤活產業用地,同時優化設施配套與景觀風貌,構建省會宜居新城。”
教育為本 擴容提質
今年春天,孩子轉到閩侯縣青口鎮的小學就讀,小李和妻子松了口氣。他們從云南來到位于東南汽車城的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打工,孩子的轉學問題一直是他們心頭的惦念。受益閩侯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實施的“應入盡入”政策,孩子順利轉學,一家三口終于團聚。
人口持續增長,外來人口不斷涌入,也為閩侯帶來考驗:隨遷子女增多,學位緊張問題凸顯。面對挑戰,閩侯以八閩首邑的廣闊胸襟,出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應入盡入”政策,近3年共接收超過6萬人。公辦幼兒園也盡量拿出學位接收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對于無法入讀公辦園的則提供普惠學位就讀。
“為了保證每個孩子的九年義務教育,‘提質’和‘擴容’一個都不能少。”閩侯縣教育局副局長陳艷曉表示,在提質方面,全面推進學校管理標準化建設,發揮優質學校資源輻射功能,構建教育資源共享機制,促進各校持續協調發展,近3年來投入9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學校信息化硬件建設,投入3300萬元建設學校操場人工草坪等設施;在擴容方面,共實施65個重點項目,增加義務教育學位32960個、幼兒園學位10410個。
同時,閩侯縣借助大學城的智慧優勢,深化校地合作,上街實驗學校與福州大學合作共建福州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閩侯六中與閩江學院合作共建閩江學院大學城附屬中學,發揮高校在品牌聲譽、人才隊伍、科研平臺等方面優勢,更好地服務大學城師生和屬地群眾,助力基礎教育創新發展。
全力護企 產業興旺
產業興旺發達,是吸引企業落戶的基礎。前來投資落戶的企業增多,源源不斷吸引勞動力,是閩侯縣人口不斷增加的引擎。閩侯地區生產總值5年跨四個百億臺階,縣域經濟實力全國百強縣排名上升30位,工業新增4個百億產業集群,六大產業全部提升為百億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外貿轉型基地示范縣。
閩侯縣“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汽車、機電制造、工藝品制造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怎樣讓企業安心留在閩侯發展壯大?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是閩侯縣的選擇。
去年10月30日,中國東南汽車城行政(市民)服務中心揭牌。“在縣行政服務中心能辦的事,在東南汽車城行政(市民)服務中心也能辦成。”這是閩侯縣提出的明確要求。目前,服務中心入駐有18個部門的34個服務窗口,同時設有24小時自助服務區、等候區、調解室、母嬰室、勞動者港灣等功能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政務服務進園區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政務服務功能,優化營商環境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落腳點就是以人為本,服務中心的窗口不僅方便企業辦事,也方便附近居民辦事。”在服務中心副主任呂仰梨看來,讓企業和企業里的員工辦事更加方便,就是對“以人為本”最生動的詮釋,“只有讓企業和員工體會到在東南汽車城工作生活很舒適、很方便,這座‘城’才能更好地留住人。”
“閩侯將營商環境工作作為評先評優、業績評定、年度考核和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縣領導每月走訪重點企業1次以上,建立‘政企直通車’微信群,切實解決企業困難。”閩侯縣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張學全說,該縣成立了開辦企業組、辦理建設許可組、登記財產組、獲得電力組、納稅組等12個專項小組,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有專人專組幫忙協調解決。
讓人如沐春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使人口的增長成為必然。據統計,2021年11月和12月短短兩個月時間,閩侯縣常住人口凈流入約5000人。“人口的快速增長,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消費潛力,夯實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根基,成為打造‘省會宜居新城’的重要力量源泉。”閩侯縣領導說。(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張存金 蘇楓 范志鳳)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鴻尾村掘“金”賞花經濟2022-03-08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開展設備檢修 保障電力可靠供應2022-03-03
- 閩侯廷坪鄉汶合村良地自然村:“剪”出來的幸福晚年2022-03-02
- 閩侯荊溪關中村黨建引領促產業升級2022-03-01
- 針對非婚生子女 閩侯法院發出首份家庭教育令2022-03-01
- “福”魚旺虎春 閩侯縣金魚銷售喜迎“開門紅”2022-03-01
- 【歸農生活傢】來咯,一起去種地了!2022-02-28
- 依托牛頭山遺址 閩侯湖柄村打造海洋文化館2022-02-28
- 閩侯“四老”寒夜水潭救人2022-02-25
- 清掃積雪、慰問工人 閩侯連江筑起“溫暖屏障”2022-02-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線路帶電消缺確保供電可靠2022-03-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