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長護險,我的家庭如久旱逢甘露,又充滿了生機!”
“長護險政策好、服務好,減輕經濟負擔、照護負擔,真是辦到了我們心坎里!”
“專業、周到、富有人情味,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
作為國家第二批試點城市,福州去年6月起試點推行長護險。自試點以來,一封封感謝信、一面面感謝錦旗、一個個感謝電話送到、打到市醫保局和各服務機構。字里行間,滿是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西園老年公寓護理人員推著老人在花園里散心。記者 林雙偉 攝
長護險,指的是長期護理保險,被稱為社保“第六險”。凡參加福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經失能評估申請且評估達到重度失能的參保人,可享受福州市長護險待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91名失能參保人員享受該待遇。
西園老年公寓工作人員進行長護險護理培訓。記者 林雙偉 攝
照護負擔,輕了!
參加長護險后,家住鼓樓的老人蘭芳輕松了不少——今年73歲的她,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黃福俤有六七年了。如今,每兩天都會有護理員上門服務,為她卸下了重擔。
昨日上午9點,福州易德康鼓樓護理站的“90”后護理員曾瀛準時來到黃福俤家中,為他進行長期護理險服務項目:洗浴、喂飯、康復鍛煉……動作熟練麻利。黃福俤一臉笑意,蘭芳心里也熱乎乎的:“小曾很專業也很有耐心,時間久了,就像我們家人一樣。”
今年76歲的黃福俤因為腦梗癱瘓在床好幾年。為了減輕兒女負擔,蘭芳承擔起了照顧他的重擔。“像洗澡、翻身、幫助排便這樣的事情,老伴自己無法實現,我們家屬也不知道怎么更好地護理。”因為生活質量大打折扣,黃福俤的心情也大受影響,出現焦慮和煩躁,這讓蘭芳多次悄悄抹淚。
長護險試點啟動后,從企業退休的黃福俤經過長護險評估機構專業評估,定為重度失能,符合長護險的保障標準。去年9月起,曾瀛每兩天上門一次,為他提供一個月30個小時的居家服務護理。服務間隙,小曾還會和老人聊天,并把一些翻身、按摩、鍛煉的小技巧教給蘭芳。
然而一開始,黃福俤并不想讓護理員上門——原來,兒女之前為他雇了保姆,但由于缺乏系統培訓,保姆專業技能不過關,態度不認真,讓老人受了不少苦。
“我們都是經過專業培訓,取得相應資質再上崗的,您讓我給您護理試試。”擁有護理員證的曾瀛堅持為黃福俤“試崗”,讓老人轉變了觀念。
經過幾個月的護理,黃福俤的身體功能有了很大改善,心情也更加舒暢。看著老伴的氣色越來越好,蘭芳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護理省心,開支更省錢。蘭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護理員每月上門30個小時,需要費用1800元。按長護險居家護理標準報銷85%,即1530元以后,個人只要支付270元。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大多數失能人員所在家庭僅靠自身力量無法破解的困局,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成為現實迫切需要。
“長期護理險政策,是我市2021年、2022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它是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市醫保局副局長陳政愛介紹說。
目前,福州市長護險包含基本生活護理和專業護理兩類大項,具體服務項目27項。其中,基礎生活護理服務項目16項,涵蓋清潔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專業護理服務項目11項,涵蓋非治療性護理、風險防范等方面。
護理員曾瀛(左)指導蘭芳康復按摩手法。記者 林雙偉 攝
護理費用,少了!
除了專業護理,70歲失能老人吳新如體會到了長護險帶來的另一個直觀變化:經濟負擔減輕了。
因為一場手術,從企業退休的吳新如高位截癱,導致重度失能,生活無法自理。家人為她選擇了機構護理的方式。
選擇在機構護理的失能人員,也能享受長護險服務。吳新如所在的西園老年公寓,就是全市84家加入長護險的定點護理機構之一。
在這里,經過長護險護理培訓及實操考核后,符合上崗要求的護理人員,每天為老人提供洗漱、量血壓、測體溫、關節功能維護等基本生活照料和專業護理服務。
雖然護理專業,但每個月的費用是6000元,對吳新如老兩口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長護險像一場“及時雨”,澆灌了這個為護理費用發愁的家庭。去年9月,在經過申請、評估、公示后,吳新如開始享受長護險服務。按照執行規定,經失能評估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支付條件的失能人員,試點期間享受待遇按1800元/月/人標準執行,其中機構護理按標準的75%(1350元/月/人)支付。
這1350元,讓吳新如和老伴肩上的擔子輕了很多。“以前要女兒、兄妹一起湊錢繳費,現在每個月個人只要支付4650元,我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基本可以負擔。”得知申請通過后,吳新如和老伴都松了一口氣。
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月節省1350元,一年下來,就可以省下16200元。對于長期需要機構護理的她來說,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3月21日,全市累計受理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申請1221人,評定達到重度失能等級符合待遇享受條件的有816人,已有691名失能參保人員享受到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護理員曾瀛為長護險參保人進行康復鍛煉。記者 林雙偉 攝
創新突破,有了!
福州在長護險試點過程中,著重在創新突破上發力,實行“線上申請、醫護人員評估、全城通辦、專業護理”,使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長護險各項服務。
——在國內首創以國家衛健委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為主的長期護理保險評估標準,并由醫護人員評估,確保評估專業化。
“嚴格、科學的評估,能確保公平公正,讓最需要長護險的失能人員享受到這項惠民政策。”作為評估專家成員之一的福州市中醫院護理部主任黃蘭珍說。
已經有40多年護理經驗、有副高職稱的黃蘭珍在成為評估專家前,經過了福州市“長護險評估人員培訓基地”嚴格的培訓。由于福州市在國內首次采用國家衛健委老年能力評估標準,市醫保局在福州市第一醫院建立了“長護險評估人員培訓基地”。參加培訓的都是申請成為評估人員的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他們要學習評估標準、現場評估原則和評估方法等內容,還要通過嚴格的評估技能考核才能上崗。
——建成長期護理保險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實現跨區域全程通辦,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長護險的各項服務。
長護險參保人員在微信公眾號申請后,由市醫保局自主研發的長護險信息系統隨機抽選評估人員,對失能人員進行上門評估服務。
黃蘭珍(右)為失能人員進行評估。記者 林雙偉 攝
黃蘭珍介紹,在上門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對照信息采集表,對失能人員的15項指標進行評估采集,將指標錄入長期護理保險信息系統“云評估系統”,系統將自動生成評估結果。
評估通過后,參保人員還可跨區域自主選擇護理服務地和護理服務機構,在家享受承辦商保公司和護理機構的上門服務。“我們的目標是信息多跑路,群眾足不出戶享有安全、便捷、有效的長期護理服務。”陳政愛介紹,通過手機,還可以對護理服務位置、居家服務時長進行精準識別。服務完成后,市醫保局還會隨機對失能人員開展滿意度調查。
——建成護理服務體系,采取先培育、后規范、提質量、促發展的模式,確保護理服務市場公平競爭。
優質、專業的護理服務能讓失能人群和他們的家庭卸下身上的重擔。
長護險試點以后,為提升專業護理能力,福州市在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醫護學院設立護理人員培訓基地,免費為長護險護理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建立了以醫保牽頭、財政補助、人社指導為主的護理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培育、規范了護理市場,提升了護理服務質量。
“這樣的培訓,讓護理有了標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帶動機構規范發展。”西園老年公寓工作人員湛金凌說。
“我們希望失能人員真真切切得到溫暖、周到、貼心的長護險專業照護,讓失能老人和他們的家庭真真切切感受到醫保政策的溫暖。”陳政愛說。
市醫保局收到不少受益者送來的錦旗。(市醫保局供圖)
延伸閱讀
怎樣申請長護險?
參保對象:
為全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保障對象為長期處于重度失能狀態的參保職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同時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不能單獨參保長期護理保險。
申請條件:
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經醫療機構或康復機構規范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經申請通過評估認定的失能參保人員,可按規定享受保障。
申請方式:
失能評估由申請人(評估對象本人或其監護人、代理人)登錄取福州市醫療保障局微信公眾號或向委托經辦機構提出評估申請。委托經辦機構收到失能評估申請后,應在3個工作日內,對參保人的申請材料和申請條件進行審核。(記者 林晗)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首名“抗疫寶寶”在市應急醫院誕生2022-03-25
- 福州開展“無疫小區”創建專項行動2022-03-25
- 醫技護齊上陣,福州愛爾青年突擊隊助力全民核酸檢測提速、再提速2022-03-24
- 福建榕能集團:優先保障民生用電 帶電作業傾心服務2022-03-24
- 福建榕能集團:助力小區電房改造 提升居民品質生活2022-03-24
- 福建榕能集團:快速響應走在前 疫情防控保供電2022-03-24
- “菜籃子”豐富!福州生活必需品物豐價穩2022-03-24
- 福州倉山管控區干群同心抗疫見聞:與時間賽跑 與病毒較量2022-03-24
- 福州在疫情防控一線筑牢“銅墻鐵壁”2022-03-24
- 福州住房公積金最低月繳存基數下月調整2022-03-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危急時刻顯擔當——福州高新區抗疫一線的感人2022-03-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