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守住第一道防線就是守住家園、守護幸福。
面對本輪疫情,閩清縣積極落實“無疫小區”創建專項行動要求,持續提升治理能力,筑牢戰疫防線,提高服務供需匹配度,優化人居環境,讓廣大群眾感受安居、暖居、宜居的生活。
更安居:落實落細“指南”
進入小區測溫、亮碼、戴口罩;重點地區快遞嚴格落實無接觸配送要求……隨著“無疫小區”創建深入推進,越發規范的防疫工作正為廣大梅邑居民織牢“安全網”。
面對千頭萬緒的村居、社區防疫工作,如何讓“網”織得更牢更密?
閩清縣在市級“無疫小區”創建要求基礎上進行細化,制作參考要點形成創建“指南”,并對鎮村主干等進行培訓,推進落實。
“這份‘指南’為基層防疫查漏補缺,提升規范度提供指引,剛加入防控隊伍的志愿者‘照章辦事’就能快速上手。”閩清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嚴格落實“指南”要求,更多結合地方實際與自身優勢的舉措,也在為提升居民安全感加分——
在三溪鄉,“無疫村”建設黨旗高揚,該鄉駐村第一書記和包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疫戰斗隊,12個村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力量,設立黨員先鋒崗,共61名黨員參與值班值守、防疫宣傳,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在雄江鎮,因毗鄰寧德古田縣,該鎮在兩地交界處設立免費核酸檢測服務點,對入(返)梅人員進行免費核酸檢測,守住關鍵節點,落實防控要求。
在梅城鎮,該鎮還利用“街長制平臺”在線上收集返鄉人員信息,高效統計匯報;同時還將創建標準編制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經”,讓更多居民了解什么是“無疫小區”,積極配合,加入創建。
更暖居:服務特殊需求
“多虧了你們每天幫忙跑,不然我一個人在家都不知道怎么辦……”前幾日,家住梅城鎮梅城社區的百歲依伯腳背腫得老高,掛鉤志愿者了解后立即聯系社區衛生院上門看診,志愿者每天送藥上門,在這股疫情“倒春寒”中送來陣陣暖意。
“人”是防疫中的核心力量。面對疫情,除了黨員干部,志愿者紛紛響應號召,投身“無疫小區”創建。閩清梅城的“志愿服務資源庫”頗為豐富,其中有共建縣直部門、機構的志愿者,有社工志愿者,還有市民志愿者。
如何充分調動這些志愿者,提高防疫效率?“無疫小區”創建以來,該鎮集合所有人員立足崗位、優勢等搭建12個防控服務專班,由他們認領并履行卡口管理、人員摸排、健康管理、關心關愛等服務。
圍繞關心關愛,梅城鎮設立特殊群體信息臺賬、居民群眾服務項目清單、重點物資儲備聯絡清單,深入了解居民群眾的需求,做好隔離人員心理疏導工作。創建至今,為居家老人、企業等提供上門核酸檢測服務386人次,與58家藥店、超市等建立聯動保障機制,實現精準關愛幫扶。
“這次協作提升了志愿者隊伍的能力。”梅城社區黨委書記姚蓓表示,部分在此次疫情中探索出的經驗后續也將用于提升日常志愿服務。
更宜居:優化村居環境
房前屋后整潔,垃圾定時收運,村民外出戴好口罩不隨地吐痰……在塔莊鎮茶口村,整潔的村居和村民的良好習慣為當地防疫工作增加了底氣。“村里干凈衛生,我們住得更安全也舒心。”村民點贊道。
面對新一輪疫情,茶口村持續在村居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如學校、村部、公共辦公場地,組織定期清掃、消毒。
疫情期間,村里的垃圾分類處置要求也不放松。“我們在村口和村衛生所規范設置生活垃圾和醫療廢棄物臨時收集點,對于醫療廢棄垃圾,隔兩三個小時就有專人進村收運。生活垃圾則每天由環衛公司收運,做到‘日產日清’。”茶口村支書林金春介紹,通過村村通喇叭以及干部入戶宣傳,村民的衛生健康意識明顯提升。(記者 林瑞琪)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縣市場監管局推進“線上+線下”疫情防控模式2022-03-30
- 閩清“街長制”助力創建“無疫村居”2022-03-30
- 感恩奮進這一年|閩清:融入福州都市圈 打造“橋頭堡”2022-03-28
- ?廈門城市基層治理兩案例入選全國干訓教材2022-03-25
- 提早謀劃 有效協作 閩清核酸檢測有序進行2022-03-21
- 近6萬公斤茂谷柑待售 閩清開展網絡直播助農活動2022-03-18
- 向家庭暴力說不!閩清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2022-03-01
- “老名片”煥發新活力 閩清為本土溫泉品牌聚人氣2022-03-01
- 閩清直播“帶崗”人氣高 發布1000余個崗位2022-02-22
- 閩清:蜂刺扎進老伯眼皮 腫痛一周難消2022-02-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守護"無疫家園" 榕電青年2022-04-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