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清古錢幣收藏家葉立旗在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舉辦的一場雅集上,向來賓展示了他收藏的一套“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是清代康熙時期全國各地鑄錢局鑄的通寶錢,曾見證當時收復臺灣的歷史。
葉立旗,收藏古錢幣已有30多年歷史,曾是三明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現為福建省錢幣協會理事。他收藏的這套“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共20枚。其背文左為滿文紀地,右為相應的漢字紀地。據介紹,“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發行后,民間將背文中滿、漢文紀地的鑄錢局所在地的地名編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押韻、順口的康熙通寶“背文詩”。詩云:“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陜云漳。”其中“福”為福州,“臺”指臺灣,“漳”指漳州。因此,這套20枚“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也被稱為““康熙通寶”背文詩錢。
葉立旗原在三明工作,退休后回福清創辦了古錢幣展示廳和工作室。“我花費了近20年時間,好不容易才集齊一套‘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葉立旗說,“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中最難尋覓的是背文為“臺”的錢幣。它是清政府收復臺灣以后鑄造的。當時,清政府依大陸各地鑄錢局例,在臺灣設鑄錢局即寶臺局,專門鑄造“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即“康熙小臺”,這開啟了臺灣鑄錢之先河。清乾隆時期,因臺灣市面流通的“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過少,福建鑄錢局即寶福局鑄“康熙大臺”,鑄造完以后運至臺灣流通。
據介紹,清朝有這樣一個傳說,人們只要集齊了20枚“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串成串,掛在腰間,就可以富貴如意、驅災辟邪。為了攜帶簡便,聰明的民間匠人就把這20枚“康熙通寶”背鑄錢局文錢背文中的20個漢字集中刻鑄在一枚錢幣上,于是產生了一種叫“二十錢局詩花錢”的錢幣。這種錢幣不是為了流通,而是為了方便人們攜帶,并滿足人們祈求吉祥如意、除惡避邪的愿望。
當日,葉立旗還展示了被古錢界譽為“清錢第一大珍”的“祺祥通寶”。“祺祥通寶”發行時間短,被認為是我國貨幣史中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祺祥”年號僅存在69天,見證了清史中有名的“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
“古錢幣見證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和變遷。小小一枚錢幣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變革。”葉立旗表示。(記者 王光慧 通訊員 鄭松波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疫苗接種送上島2022-04-01
- 福清:“首席服務官”上門 項目審批再提速2022-04-01
- 福清:構筑四大戰略通道 打造現代化海濱山水城市2022-03-30
- 福清東張至一都段公路年底前通車2022-03-29
- 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工人“酸”來張口 企業生產不愁2022-03-29
- 福清打造“零碳智慧產業園”2022-03-29
- 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邁向“零碳”2022-03-29
- 福清江陰建成48套安置過渡房2022-03-24
- 福清啟動過橋山中橋加固工程2022-03-15
- 福清龍山街道啟動“龍山論壇”2022-03-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連江縣供電公司:多措并舉防火于“未燃”2022-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