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標準做了界定,提出每節課應達到中高運動強度,班級所有學生平均心率原則上在每分鐘140~160次。這個標準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高?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運動健康門診副主任醫師林建珍表示,這個強度適合大多數青少年,如果孩子的身體比較特殊,比如體能較弱或有基礎病等,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
過去青少年
運動量普遍不足
林建珍介紹,隨著體內激素發生變化、學習壓力增加等,青少年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等各種心理障礙。而運動對改善青少年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可促進骨骼發育、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近視發生、改善睡眠質量、增強抗挫折能力、增進同學間友愛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11月發布的《關于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中就指出,青少年每天至少要有60分鐘中等到劇烈活動的有氧運動,每周三天做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訓練,避免久坐。
“但在過去,青少年的運動量普遍不足!”林建珍介紹,根據2020年WHO發布的《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的全球趨勢:基于298個人群研究、160萬參與者的綜合分析》顯示,全球超過80%的青少年運動量不足,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且影響健康。
三種方法判斷運動強度
如何判斷運動強度能否承受?林建珍介紹,普通人群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判斷。
一是用心率來計算。人體運動最大強度時的心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判斷公式為:最大心率預計值=220-年齡。若達到最大心率的60%至70%,為中等強度,若達到最大心率的70%(不含)至85%,為高強度。“因此,140~160次/分的心率,對于青少年來說,是能接受的中等到高強度。”林建珍表示,這個心率值,對于一般中年人來說,可能就是無法耐受的強度了。
二是用運動形式來看。對于青少年,中等強度運動包括:速度約6公里/小時的快走、13~16公里/小時的騎行、非競技性的體育基礎訓練(如游泳、各種球類、武術和跆拳道等)。高強度運動包括至少8公里/小時的慢跑以及約20公里/小時的騎行,還有坡度大的登山和遠足、競技性的體育訓練等。
三是用自我疲勞量表(Borg評分)判斷。該量表用運動時自我感覺有多用力來打分,6分至8分為“極輕”,19分至20分為“極用力”。心率在140~160次/分,在14分至16分,主觀感受從“有點用力”(可流暢對話不能唱歌的呼吸程度)到“用力”(不能流暢對話的呼吸程度)。
林建珍認為,經過鍛煉前的熱身準備和鍛煉后的放松恢復,心率在140~160次/分的鍛煉目標,對于大部分健康的青少年來說,屬于中等到高強度,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家長可放心并支持學校開展體育健康課。對于一些運動不耐受的學生,比如平時較少活動、有基礎病,或運動后會出現過于疲勞甚至胸悶、心悸、頭暈、哮喘等意外的,要到醫院通過心肺運動試驗等專業測試排除運動相關風險,制定安全有效的運動“處方”。(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陳宇娟)
責任編輯:趙睿
- 2022年福建省五四表彰頒獎儀式在福州舉辦2022-05-06
- 福建省推動青少年愛眼護眼教室光環境改善2022-02-22
- 閩侯第三屆“橄欖花開 雛鳳丹青”青少年書畫作品展舉行頒獎典禮并開展2022-01-06
- 2021年“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引發福州青少年熱議2021-12-30
- 閩臺一家親,少年共筑夢!“筑夢?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成功舉辦2021-12-15
- 2021 年全國(福建站)青少年棒球公開賽順利舉辦2021-12-07
- 首屆“閩港青少年社會責任推廣大使”出爐2021-12-06
- 福州青少年鄉土文化傳承實踐項目進行成果匯報2021-11-29
- “小福探”行走福州5個多月 創作“我眼中的中軸線”2021-11-29
- 2021青驕第二課堂2021學生入口登錄平臺鏈接 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網址2021-11-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五一堅守崗位】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改造山2022-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