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州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再生產品推廣應用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印發施行。《細則》共十七條及一個附錄,涵蓋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生產、推廣應用和監督檢查的各個環節,進一步規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推動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應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晉安益鳳資源化項目生產線。市城管委供圖
文件解讀
多部門分工
生產納入監管
《細則》明晰了政府各相關部門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生產、推廣應用方面的監管職責。例如,要求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公示合規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名錄和產品目錄”,以解決市場不能準確判斷某企業、某產品是否為資源化利用合規企業、合規產品的問題。明確其審核“對財政性資金占主導的項目工程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情況證明”等主要職責,加大對工程項目應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配套約束。
《細則》將再生產品推廣應用納為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責,并對使用環節的產品合規性予以指導;規定市財政部門負責鼓勵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審核、批復相關扶持獎勵資金;明確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再生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等。
其中,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的生產環節納入監管范疇。明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的項目選址,應當符合福州市建筑垃圾消納及綜合利用專項規劃以及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同時,對建筑垃圾資源化企業的質量管控、產品研發、產學研合作等提出要求,并給予科技扶持,解決再生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的問題,強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及其產品管理。
這些項目使用再生產品
不得低于15%
《細則》明確規定市級財政性資金占主導的建設工程項目,應優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在此基礎上,明確了市政、園林、道路、水務工程等項目,在可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部位,使用比例不得低于15%;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使用比例不得低于5%。
鼓勵其他各類建設項目在工程部位部分或全部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支持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由此,突破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推廣應用“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
《細則》還明確了再生產品稅收優惠、財政扶持、資金獎勵等相關條件、程序要求,以及相應責任。
城市拆除項目
就地資源化利用
《細則》的附錄明確了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主要種類、適用工程部位,以及各種再生產品應執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切實促進再生產品在各類房建、景觀、道路、水務、水利等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有效提升建筑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倡導拆除項目就地資源化利用。明確對于城市更新中建(構)筑物拆除項目,鼓勵現場分類,就地資源化利用,達到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端口前移,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循環利用的目的。
《細則》分別規定了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參建主體的義務,將再生產品的推廣應用要求,分解到工程項目可研、招標、采購、設計、施工等各環節,逐一明確各相關參建主體所在階段所應負有的相應推廣使用義務,便于細則的落地施行。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再生產品。市城管委供圖
部門連線
城建高速發展
建筑垃圾逐年遞增
為何福州出臺該《細則》呢?據悉,隨著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福州建筑垃圾的數量逐年遞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作為建筑垃圾綜合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記者從市城管委了解到,2021年,福州中心城區出土約1235萬立方米,其中資源化項目工廠處置消納210萬立方米,消納量約占出土量17%。
目前,福州市投產運營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理廠有8家,設計年處置建筑垃圾約730萬立方米,現階段實際年處置建筑垃圾約400萬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區約210萬立方米,長樂、閩侯等地約190萬立方米)。這些處理廠主要處置拆舊垃圾和二次裝修垃圾,少量處置工程泥漿和工程渣土。
通過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產生的資源化產品主要為再生建材和再生骨料。2021年,上述資源化處理廠的總產值約為6305萬元。
“我市再生建材的推廣應用還處于較低的層次,導致前端建筑垃圾受納遇阻,不利于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經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關部門分析。
對此,福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找準根源,從產業發展頂層制度設計和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著手,打通再生產品應用市場,給資源化利用產業注入市場動力和活力。
緊扣強省會戰略
打造美麗福州樣板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3月來閩考察時,殷殷囑托福州“把這座濱海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福州市提出,要緊扣強省會戰略,引領生態環境創新導向,明確要以升級生態環境治理動力引擎,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等綠色產業集群的深度融合創新。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作為新興的綠色低碳產業,抓好產業的創新發展,就抓住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核心;抓好再生產品的推廣應用,就扣緊了資源化利用產業能級提升的關鍵環節。
因此,市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圍繞福州城市發展戰略,將再生產品的推廣應用作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發展的重要抓手,將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納入“新型材料”品牌建設予以重視,通過培育再生產品龍頭企業,供給品質一流的生態產品,以高標準示范引領福州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福州樣板。
齊抓共管抓項目
發展資源化產業
據悉,福州市委市政府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確定為建筑垃圾治理的主要方向,從項目規劃建設、政府配套政策、市場扶持培育等方面系統布局、積極推動。
市城管委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福州市規劃布點了益鳳、龍峰、窗廈資源化利用處理廠,設置了欣榮信、星之元、喜順、新南等裝修垃圾和工程泥漿的臨時處置廠,中心城區拆舊垃圾、二裝垃圾、工程泥漿全部資源化利用處置,工程渣土(含淤泥、盾構泥)通過源頭減量、工地回填、礦坑修復、低洼地復墾等渠道,基本實現綜合利用,遏制建筑垃圾亂倒卸行為,保障福州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目前,福州市高新區窗廈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一期、二期,晉安益鳳資源化項目一期以及長樂龍峰資源化項目一期已投產運行。為系統性推進資源化項目建設,根據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城管委正推動義序資源化項目,以處置工程渣土、泥漿為主。
其中,省、市重點項目——晉安益鳳渣土及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一期工程建筑垃圾預處理生產線和壓制磚生產線已投入運行,可年處置約85萬立方米拆舊建筑垃圾,有效緩解五城區建筑垃圾無處消納難題。目前,二期工程已試運行,待投產后,預計整個項目每年可處置200萬立方米建筑垃圾。
此外,晉安區正在新店鎮建設坂中村二次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基地,總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該項目將引進生產線,提升城市建筑垃圾消納能力,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轉型升級。待項目建成后,可日處理二次裝修垃圾1000立方米,年處理裝修垃圾30萬立方米。
“建筑垃圾利用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產業發展初期,單靠企業自身的市場行為,無法形成閉環,必須通過政策引導、部門助力、市場扶持。”市政府要求各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趙錚艷 通訊員 鄭巧玲/文)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市已建成35間“醫生休息室”2022-05-11
- 福州第三代社保卡功能再提升 憑卡可在部分景區核驗健康碼2022-05-11
- 福州市與西藏八宿縣簽訂結對幫扶協議2022-05-11
- “牢記使命 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福州市專場舉行2022-05-11
- 福州:政府“過緊日子” 保障群眾“過好日子”2022-05-11
- 福州:“住有所居”吸引人才來榕就業創業2022-05-11
- 福州:滿足多元發展需求 有駕校培訓C6車型了2022-05-11
- 福州市出臺九條措施 促旅游業復蘇2022-05-11
- 福州市溫泉幼兒園開展“母親節”主題活動2022-05-11
- 福州推重磅方案提升城鄉品質:建地鐵、公園、保障性住房2022-05-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已建成35間“醫生休息室”2022-05-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