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州的“北大門”,羅源伴海而生、向海而興。紅色的歷史、黃色的石雕、銀色的鋼鐵、藍色的羅源灣、白色的食用菌、綠色的花卉苗木、藍黑色的畬風海韻,匯聚成“七彩羅源”。近年來,羅源主動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積極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設,推進“港產城”互補共生、融合發展,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羅源如何更好地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日前,記者就此專訪了羅源縣委書記張新懌。
記者: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近年來,羅源立足自身特色,在產業振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您可以簡要介紹一下嗎?
張新懌:近年來,羅源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一是發揮優勢強品牌。羅源有“全國秀珍菇第一縣”的美譽,以起步鎮獲批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為契機,成立了食用菌研發中心,并與省、市專家組建團隊,緊密合作研發,用科技支撐產業發展,推進食用菌珍稀品種示范推廣;以產業鏈思維抓項目,對接實力企業,謀劃建設高標準現代化食用菌工廠,以龍頭帶動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
二是特色產業齊綻放。羅源花卉苗木產業在全市、全省占有重要的市場份額,七境茶、吉壁鮑魚等特色產業品牌效應逐步凸顯,形成“一菇獨秀,多點開花”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羅源還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畬族文化和傳統文化資源,串聯精品研學路線,開設畬家福地、農耕體驗、紅色傳承等課程,推動研學教育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三是金融助力促發展。羅源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銀擔”三方合作模式,破解產業發展融資難問題。同時,用好用活地方政府債券,推進農業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引進優質農業項目創造良好條件。
記者:激活產業,種下“搖錢樹”,開啟“致富門”。羅源目前部署了哪些富民舉措?
張新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羅源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三線聯動”抓富民工作,帶領群眾蹚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一是聚焦就業富民。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信息摸排、崗位推薦、技能培訓,幫助農村轉移人員、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等提高就業技能,通過對接工業企業用工等方式,全面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二是聚焦產業富民。堅持培育和推廣適合鄉土農情、能給村民帶來穩定收益的產業。引導農民參與食用菌等農產品深加工、手工藝制作等,分享產業發展紅利。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動員農民參加合作社,通過企業的合理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聚焦創業富民。創造寬松的創業條件,從營商環境、市場管理、社會輿論等方面下功夫,持續為農村創業者“松綁”。從政策上鼓勵農民發展民宿、農家樂,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村電商。傳承發展傳統技藝,吸引玉石雕刻等各類人才回歸創業、反哺家鄉。
記者:在人居環境方面,羅源精耕細作,以畫工筆畫精神雕琢美麗“港城”,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目前取得哪些進展?
張新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近年來,羅源以科技賦能鋼鐵產業,推動寶鋼德盛、羅源閩光百億技改項目落地建設,通過新生產線綠色制造和老生產線綠色轉型升級,實現從“老舊臟”到“綠色鋼廠”的蝶變,港區生產生活環境顯著提升。圍繞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下大力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按照“清溝掃地擺整齊,拆舊拓新換新貌,栽花種樹變漂亮”的工作思路,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導則,全面開展村莊清潔“六清一改”行動,總結推廣南洋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共同打造整潔有序的美麗鄉村,農村環境發生顯著變化,起步鎮獲得2021年全省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工程考核驗收第一名。同時,結合“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每月定期開展“全民護河、愛我羅川”系列活動,干群合力、全域護河,加快實現“水潤羅川、水美羅川、水富羅川”的目標。(記者 任思言)
責任編輯:趙睿
- 漳州: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 主動作為造福一方百姓2022-05-18
- 尹力在福州永泰調研2022-05-18
- 首筆30萬元貸款發放 永泰這樣“貸”動鄉村振興2022-05-07
- 福州羅源:乘風而上 正當其時2022-05-06
- 羅源:產業“雙龍抱珠” 發展提質增效2022-05-06
- 羅源“五個一批”項目獲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全省第一名2022-04-27
- 周寧縣:喚醒“沉睡”土地 增產更有底氣2022-04-26
- 羅源“就業服務驛站”送崗到家門口2022-04-25
- 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結果公布 福州連續三年居榜首2022-04-25
- 福建致公鄉村振興指導員座談會在中國福建三農網召開2022-04-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員大會暨“2022-05-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