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福州市“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1992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科學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對世紀之交的福州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30年來,歷屆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探索創新、接續奮斗,推動福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時至今日,“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在榕城大地愈發彰顯出強大生命力。今日起,本報開設《奮進三十年》專欄,推出“3820”戰略工程實施30周年系列綜述,集中展現30年來福州推動實施“3820”戰略工程取得的豐碩成果;開設《接續追夢三十年 踔厲奮發向未來》專欄,推出系列人物專訪等,從親歷者的視角生動闡述福州在“3820”戰略工程引領下發生的巨變。敬請讀者關注。
福州濱海新城全力構建開放門戶。記者 林雙偉 攝
由春入夏的閩江口,風光旖旎,浪潮起伏。日夜奔流的江水,一路向前,匯聚入海,見證著福州30年來深化對外開放的全球視野、走向國際的堅定步伐。
上世紀90年代,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親自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構想,主張進一步提高福州經濟的外向度,形成閩江口兩岸大福州“金三角”開放地帶,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大格局。
時光流轉、歲月如梭。30年奮楫揚帆,30年劈波斬浪。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動搖,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日益深化,海絲核心區戰略支點城市建設行穩致遠。
如今,以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為目標的有福之州,開放之門越敞越開,“朋友圈”越拓越寬,“國際范”日益彰顯。國際舞臺上的福州身影頻頻展現著最美“中國風”。
搭平臺
不斷開辟經貿國際合作新高地
每年,福州都會迎來一個國際性的招商盛會——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5·18”)。來自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代表相聚榕城,共謀海上合作發展,共商經貿合作交流。
“我們希望借助這個大平臺,尋找更多新的合作機遇。”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副館長(公使)法入克·艾赫邁德說,“5·18”為兩國提供了無限商機,促進了中巴商貿往來。
經濟國際化是城市國際化的重要基礎。1994年4月,在福州市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強調,對外開放是福州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生命線。福州的區位,決定其必須走開放的道路。
走開放之路,首先要有一個集聚開放要素的平臺和窗口。在習近平同志的推動下,1994年10月,“5·18”的前身——首屆“福州國際招商月”成功舉辦,22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客商參會,搭建起一個“讓福州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福州”的開放大平臺。自此,福州有了凸顯對外開放形象、增強招商實效的國際“大舞臺”。
通過招商月這個平臺,福州招商引資的力度不斷加強,經濟觸角不斷向外延伸,引進落地一大批外資項目,成為當時福州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八五”期間(1991年~1995年),福州GDP接連跨過100億元、200億元、400億元大關,1995年突破500億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走過近30年的光輝歷程,“國際招商月”逐漸演變為如今的“5·18”,已然成為福州對外開放的一張“燙金”名片。在去年的“5·18”上,30個代表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746億元,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創造更加強勁的新動能。
如今,開放的福州海納百川,吸引著艾默生、甲骨文、百安居、普洛斯物流、沃爾瑪、麥德龍、宜家等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搶灘。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2714.8億元,較2010年增長97.7%。
項目引進來,企業走出去。開放的福州,也讓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在邁向國際化的征程中發展壯大。占地9萬平方米的福州宏東漁業毛里塔尼亞基地,是目前我國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福耀玻璃,先后在俄羅斯、美國、德國布局生產基地,現在是全國最大、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汽車玻璃供應商;恒申集團通過收購全球排名第一的福邦特荷蘭己內酰胺工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競爭力最強的己內酰胺生產基地。
對外開放,需要一種超前的理念和意識。1993年1月18日,習近平親自謀劃設立的福州保稅區正式投入運營,這是當時“比特區還特”的開放區域,也預示著福州的開放向世界打開嶄新的大門。
歷經多年的發展,福州保稅區一路迭代升級,成為如今的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在全國率先推出“三證合一,一照一碼”;首創原產地簽證管理改革、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企業備案“兩證合一”、海關業務預約模式;出臺國內首個規范政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地方標準……對標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福州自貿片區推出17批230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79項,復制推廣到全國25項、全省105項。
在福清,當年習近平推動創建的全國第一個華僑合作開發區——元洪投資區,中國—印尼“兩國雙園”正在加速布局。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對接的旗艦示范項目,“兩國雙園”助力福州以食品行業為錨點,在世界藍海中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航線。
交朋友
打開世界了解福州的窗口
“鄉愁”是中國人常常提起的一個詞,代表著對家鄉的思念。而對美國友人密爾頓·加德納先生來說,鼓嶺的一草一木就是他一生眷念的“鄉愁”記憶。
故事的緣起,是1992年中國留學生劉中漢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啊!鼓嶺》一文,牽出加德納先生對鼓嶺跨越一生的鄉戀,感動了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1992年8月21日,應習近平的邀請,加德納太太來到福州,替丈夫重返鼓嶺故園,追隨其童年腳步,與其兒時玩伴暢敘情誼,完成加德納先生生平夙愿。時過境遷,雖已物是人非,但鼓嶺的故事還在延續。2012年以后,鼓嶺故人后裔、有緣人紛紛歸來,昔日的記憶碎片拼接、勾連,書寫著一段段中美民間友好的動人佳話。
把朋友請到家里來。進入新時代,福州開展“國際友城看福州”“國際友城文化節”等活動,進一步拉近福州和國際“親戚”之間的距離。聽講座、走企業、訪鄉村……2018年~2019年,來自福州國際友城的近30名國際友人歡聚榕城,切身感受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獨特魅力,共同描繪城市之間深入合作的美好藍圖。看視頻、云交流、談文化……即使疫情也難以阻擋國際友人的熱情,2021年6月,來自9個國家10個城市的代表通過云端連線,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互通,為福州以及世界其他城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參考與借鑒。
通過交朋友、增友誼,促合作、謀共贏,福州,正致力讓“親戚越走越親”、讓“朋友越走越近”。
2022年新春佳節后不久,福州市與美國塔科馬市領導互致信函,表達了在新形勢下,進一步鞏固福州市與塔科馬市友城關系,攜手開創深入合作的美好愿景,開啟福州市與美國友城交往新序章。
福州,位于中國東南部的濱海之城;塔科馬,美國華盛頓州的港口城市。1994年11月,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的推動下,福州市同塔科馬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經貿、文化、藝術、教育、體育、人文……在攜手同行的28年里,跨越寬廣太平洋的姐妹友好城市,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成為中美地方合作的典范。
和塔科馬“結緣”,福州打開走向世界的又一扇窗,加速開放步伐,也向世界展現真實的福州、開放的福州。
今天,福州秉承這份情懷,繼續推進締結友城工作。目前,福州已與15個國家的21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被授予“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國際友好城市特別貢獻獎”。
福州積極打造對外交流品牌活動,將“福州日”活動列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項目之一。至今,“福州日”已走進日本、俄羅斯、新西蘭、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菲律賓、越南、美國等9個國家,推介福州的產業優勢、投資環境、文化特色等,展示福州的良好形象。
友城搭臺,文旅唱戲。福州與那霸、長崎兩市結好多年,文化交流往來頻繁;福州與塔科馬深化青少年教育交流,福州教院附中學生放歌塔科馬林肯中學。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時,我市向日本、美國、菲律賓、印尼、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泊爾等20個國家22個城市捐贈防疫物資。
福州向世界發出善意的同時,也收獲許多來自遠方的情誼回饋,“朋友圈”越來越大。日本那霸的“福州園”、美國塔科馬的“福州亭”等,見證了福州和遠方朋友的深厚情誼。
拓領域
全面構建國際交流新格局
初春時節,菌草技術發明人、80歲高齡的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還活躍在田間地頭。他牽掛的是一株菌草,更是全球106個國家的上千萬貧困人口。
1992年,因成功解決“菌林矛盾”這一世界性難題,菌草技術在日內瓦、巴黎獲得國際發明獎項。隨后,在習近平同志的推動下,神奇的“中國草”開啟國際化傳播之路。30多年來,86批278人次科研人員在境外實施援助,收獲當地政府和人民的廣泛贊譽,成為中國致力于“造福全人類”的生動實踐。
一株小小的“中國草”,牽起福州與世界的全方位溝通交流。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福州以更加自信、更加開放的胸襟面向世界。
2017年4月,福州市政府聯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牽頭倡議在城地組織亞太區成立“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委員會會址及秘書處永久設在福州。
短短5年,委員會緊密圍繞海洋科技合作和生態環境保護主題,組織主題論壇、專題研討、專業會議等活動,推動城市與企業、智庫、民間組織間信息共享和交流,陸續招募65個城市和組織加入成為會員,形成福州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方政府互聯互通、開展務實合作的緊密紐帶。
國際盛會、國際交流、國際賽事……一場場國際化的活動接踵而至,讓世界聽到開放福州的發展脈搏。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由57個國家駐華大使、臨時代辦、公使、參贊等外交官組成的駐華使節代表團及3個國際組織代表共襄盛舉,與會嘉賓盛贊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方面的成就。
“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連辦七屆,溫泉文化、歷史街區、非遺傳承一一亮相,海絲旅游文化發展高潮迭起。
絲路國際電影節搭建中外電影藝術展示、合作、貿易平臺,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金絲路獎”吸引涵蓋“一帶一路”沿線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部影片參評。
國際馬拉松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國際沙排賽、國際龍舟賽……海內外體育健兒在榕城揮灑汗水、成就精彩。
國際化的理念、國際化的標準,也深深融入這座千年古都的國際化建設進程,福州城市建設的國際元素不斷豐富、國際符號越發彰顯。
在福州工作期間,習近平傾力推動建設的長樂國際機場,如今年旅客吞吐量已達1500萬人次,擁有國內外航線119條。
新區新城彰顯風華。在三江口,由芬蘭設計師主創的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猶如綻放的“茉莉花”,塑造著福州新的城市地標;在濱海新城,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加緊建設,將為福州培育更多國際化人才。
文化保護星光耀眼。永泰縣同安鎮洋尾村的愛荊莊,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是當年唯一入選的中國項目。
生態幸福有機統一。作為全國最“綠”的省會城市之一,聯合國發布專刊,推廣福州森林城市建設優秀案例;環線總長約19公里的城市森林步道“福道”福蔭百姓,榮獲“國際建筑大獎”。
風從海上來,一幅幅福州與世界深度交融、合作共進的生動圖景不斷呈現。邁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嶄新時期,福州定將承載歷史輝煌,厚積薄發,釋放出開放發展的強大動能,以更加精彩的形象活躍在國際舞臺!(記者 林洪相 黃戎杰 錢嘉宜 林晗)
責任編輯:趙睿
- 冶山畔,品味三茶融合!第二屆“國際茶日·福茶行天下”融合發展大會邀您光臨品茗2022-05-19
- 百香果成福州人最愛熱帶水果 美團優選“熱帶水果節”火熱進行中2022-05-19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加大施工現場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力度確保供電安全2022-05-18
- 福州鼓樓:垃圾分類 文明“童”行2022-05-18
- 福州五城區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標準提高2022-05-18
- 福州倉山區啟動“一七”公益集市2022-05-18
- 福州臺江區9月底前實現52個社區長者食堂全覆蓋2022-05-18
- 下周二起 福州2條公交線路改道1條停運2022-05-18
- 福州:千年閩都迸發“博物館的力量”2022-05-18
- 2022年福州市魚丸產業技能競賽在連江舉行2022-05-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百香果成福州人最愛熱帶水果 美團優選“熱帶2022-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