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微風輕拂,滿目青翠,羅川大地,發展正酣。
時代的腳步,總在不斷跨越中愈發堅實;探尋巨變,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囑托,聲聲入耳;前行,力量倍增。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多次深入羅源調研考察,為羅源的發展勾畫了一幅宏偉藍圖。
30年來,羅源縣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實干篤行、奮楫爭先,用辛勤汗水書寫出壯麗的答卷——
看速度:“十三五”期間,羅源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到316.6億元,連續邁上兩個“百億元臺階”;獲評“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范縣200強”“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等稱號;里程碑式的突破和跨越,為加快建設絲路海港城增添了充足的底氣。
看質量:以鋼鐵產業為龍頭,港口物流、機械制造、新型建材、船舶修造等為重點的臨港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羅源灣一類口岸通過驗收,將軍帽作業區1號泊位對外開放,創新建立資金撥付“五環內控法”得到財政部高度肯定、羅源國有林場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成功掛牌出售、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一站式辦理、一天開業”、全市首推“零刻章”服務……“放管服”改革大步流星。激揚不息的開放勢能,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看民生:堅持將公共預算的77%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促就業、強保障、優教育、筑平安,加速繪就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畫卷,不斷刷新人們的幸福定義。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功能品質不斷提升,新老城區互聯互通、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幸福的新羅源在這里滋長。
港城聯動“雙相奔赴”
初夏,陽光明媚。
從高空俯視羅源灣港區,林立的門機拔地而起,紅色的岸橋搭起隧道,貨輪整齊有序地排列延伸,碼頭堆場高效運轉,處處迸發著生機與活力;
在福州臺商投資區松山片區,簇擁在步道兩旁的水杉樹高大挺拔,葉色翠綠、驕陽下連片杉林綿延不絕,猶如置身在綠色的畫卷……
30年前,習近平同志主政福州期間,曾多次到松山圍墾、白水圍墾等工程工地、企業調研指導工作、召開現場會議,協調解決困難與問題。
時光無言,卻能繪就最恢宏的史詩。
短短30年,原先荒涼的沿海灘涂成了晝夜繁忙的港區碼頭:羅源灣一類口岸通過驗收,實現了福州港“南集北散”的總體規劃;將軍帽作業區1號泊位對外開放,羅源灣北岸港區貨物年吞吐能力從2500萬噸發展到3500萬噸,打開港口發展空間;羅源灣港區碧里作業區建設不斷“加速跑”,為打造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北翼新的增長極提供動力;福州臺商投資區松山片區不斷提升園區標準化建設,完善園區“三網一空間”建設,打造園區建設“新”格局,招引了萬洋眾創城、福蓉源年產18萬噸消費電子鋁型材及精深加工項目……
這是一場港城聯動的“雙相奔赴”:羅源搶抓絲路海港城建設發展機遇,高起點、高站位、高標準做好羅源灣規劃設計,在羅源灣北岸初步形成“一港一城兩園”融合發展格局;圍繞“港城融合、產城融合”目標,積極謀劃開發港區腹地牛坑灣,推動羅源灣大開發大發展;大力盤活羅源灣濱海新城商業資源,培育文化藝術、直播帶貨等產業,更好實現港城融合發展;推進福州臺商投資區、羅源灣經開區園區標準化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為港區產業集聚發展提供良好承載平臺……伴隨著港城深度融合,將為城市精彩蝶變積蓄澎湃動能。
產業格局“雙龍抱珠”
蔚藍色的羅源灣畔,千億綠色鋼鐵產業基地正在此“拔節生長”:省內首條具備中大型H型鋼生產能力的生產線羅源閩光年產130萬噸H型鋼生產線已具備試生產條件;寶鋼德盛投資精品不銹鋼綠色產業基地也將于今年全面投產,不僅產量提升,還將補齊現有生產鏈中的短板,實現從礦原料到不銹鋼產品的鋼鐵產業鏈全覆蓋,助力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全力落實產業鏈“鏈長制”,積極招引產業鏈項目,大力強鏈補鏈,吸引了福建寶太不銹鋼有限公司110萬噸冷軋,中國歐電特種閥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不銹鋼管、10萬只特種閥門等不銹鋼精深加工項目。鏈條舞動產業興,“十四五”期間,羅源縣鋼鐵產業將躍升至千億級。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羅源縣發揮毗鄰寧德的區位優勢,緊緊抓住寧德時代新能源產業龍頭的配套需求,積極引進東方電氣、東恒機械、匯昇智造等新能源配套項目,推動總投資50億元的福州(臺商)萬洋眾創城項目開工,打造新能源、汽配產業、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專業園區,加快培育新時代“雙龍抱珠”的產業格局。
收獲,是對奮斗者的獎賞:今年一季度“五個一批”項目正向激勵綜合考評情況,羅源縣獲得全省第一名。此外,羅源縣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中,有6項居福州市前三位,其中建筑業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投等3項排名全市第一。
民族團結進步“結碩果”
從“山里人”變成了“鎮上人”,起步鎮庭洋坂村畬族群眾在異地造福工程搬遷后,日子越過越紅火;領略畬家風俗、品嘗畬家小吃、逛山哈集市,松山鎮八井村與周邊畬族村莊抱團發展,打造吃、住、體驗互動于一體的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成為羅源畬風旅游的拳頭項目;針對鄉村產業發展中普遍面臨的資金缺乏難題,羅源積極對接農信社、農業銀行,推出“畬情貸”“畬e貸”等金融服務,為發展產業的群眾提供優惠貸款,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用金融之水澆灌出產業之花;山里的畬族娃娃進城上小學,作為福州唯一一所以民族冠名的小學,福州民族小學吸收了100多名少數民族學生,還開設了畬族服飾、八井拳等體驗課程,傳承少數民族文化……
羅源有少數民族人口22481人,是畬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曾多次到羅源深入走訪畬族鄉村,他走村入戶關心慰問少數民族群眾,對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提出思路,強調辦好民族教育,加快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步伐,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
近年來,羅源創新運用“民族+”工作模式,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逐漸形成了“民族+互聯網、教育、文化傳承保護、人才隊伍建設、鄉村振興、金融支撐、示范引領、社會治理、立體化宣傳”等工作實踐,從專項資金、人才隊伍建設等8個方面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提供機制保障,推動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2019年,羅源縣委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2021年初,羅源縣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
30年櫛風沐雨,30年激流勇進,羅源縣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的奮斗史。每一步都凝聚著奮斗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步都踏響了奮斗者的鏗鏘足音,奮斗精神賡續傳承、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如今的羅源,瞄準“啟航新時代,做強北大門,打響四大國家級品牌,建功絲路海港城”的目標,在這條繼往開來的道路上,用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燃燒激情,成就未來,奏響更加雄渾壯闊的歷史交響,書寫更加燦爛輝煌的發展篇章。(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劉其燚 黃益輝)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霍口:一村一品走出畬鄉特色路2022-05-23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帶電修補導線斷股確保供電安全2022-05-19
- 羅源縣委書記張新懌:推進鄉村振興 點亮“七彩羅源”2022-05-18
- 福州羅源:乘風而上 正當其時2022-05-06
- 羅源:產業“雙龍抱珠” 發展提質增效2022-05-06
- 羅源“五個一批”項目獲正向激勵綜合考評全省第一名2022-04-27
- 羅源“就業服務驛站”送崗到家門口2022-04-25
- 羅源縣北山村:紅樹林里催生生態共富圈2022-04-15
- “萬菇之王”繡球菌在羅源栽培成功2022-04-12
- 引進繡球菌品種 羅源菇農致富添“新菌”2022-04-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世界龍舟聯賽(福州站)參賽名單出爐2022-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