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順流而下,城市憑海而興。
30年前,著眼于21世紀,著眼于福州的現代化建設,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實施“3820”戰略工程,勾勒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戰略藍圖。
“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東進南下、沿江向海”城市發展思路,福州新區、濱海新城應運而生,開拓出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天地。福州由此實現了從濱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的跨越。
城市東進南下
框架不斷拉升
依山面海,閩水東流。閩江口自古就是福州水陸交通的門戶,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和近代海軍的搖籃。
上世紀90年代初,按照福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設想,“3820”工程提出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布局,即形成以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前導,以老市區為依托,以沿海縣(市)區為南北兩翼,以山區縣為后衛,以閩江流域和閩東北地區為腹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大格局。
藍圖之上,條條大路鋪設開來;號角之下,一張張“規劃圖”正變成“施工圖”,繼而成為美好實景,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推動下,“福馬”“福廈”兩條線開放走廊建設粗具規模,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建設進入了全面施工階段;馬尾新港區、松下元洪碼頭等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州港進入全國十大集裝箱碼頭行列,福州沿江、沿海開發進展迅速。
時光流轉,初心如磐。2015年,我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全國第14個國家新區——福州新區獲批。2017年,福州新區核心區——濱海新城啟動建設,長樂撤市設區正式掛牌,福州進入“六區時代”,濱海新城成為福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戰場。美麗的閩江口,升騰新一輪發展熱潮。
800平方公里的新區土地,按照“重點區域率先突破,功能組團分別推進”原則,閩江河口、三江口、濱海新城、福清“兩灣”等城市組團建設氣勢如虹,帶動城市中心跨過“三山”,越過閩江,邁向濱海新時代。
一座座橋梁、一條條道路,在新老城區、山海之間飛針引線,鋪展出錦繡宏圖。
2020年以來,長平高速、長福高速、濱海新城228國道、道慶洲大橋相繼建成通車,福平鐵路開通運營,地鐵1號線二期開進三江口,地鐵5號線開放試乘,濱海快線、地鐵6號線通車進入倒計時,316國道長樂段、機場第二高速、濱海新城高速等一大批新項目快速推進。大通道、大路網,重塑拓寬城市交通格局,打通了支撐城鎮化和經濟發展的“大動脈”。福州機場二期、高鐵進機場加速推進,福州港吞吐量保持全省首位,國際航空城、絲路海港城成為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承載、沿海發展橋頭堡。
“十三五”期間,福州建成區面積從375.9平方公里擴大到416平方公里,五年時間增加40平方公里,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騰出了發展空間。
產業沿江向海
集聚發展高地
江海興則福州興。上世紀90年代,福州在我國沿海城市中最早發出“向海進軍”的宣言。東進南下、沿江向海,既是福州城市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更是福州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在“3820”戰略工程指引下,福州加快產業沿江向海集聚,數字經濟、臨港產業、海洋經濟、現代服務業等蓬勃發展,推動形成沿海產業高地。
俯瞰濱海新城,一座云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新之城正騰“云”駕“物”而起。中電數據、數字云計算、貝瑞基因、網龍網絡、湛華科技、達華智能等700多家企業入駐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初步形成“云大物智鏈”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群。建成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和省級“政務云”“商務云”等一批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引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等國家級平臺。
駐足三江口,高顏值、高品質的“城市會客廳”驚艷亮相,亭亭玉立于三江匯流之地。三江口片區聚焦總部經濟以及文化、體育、教育等高端產業,策劃生成196個項目,總投資900.81億元。在這里,生態公園如詩如畫,有著全市最大的濱河沙灘、最大的粉黛亂子草場以及戶外11人制標準足球場,海峽會展中心、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等城市地標如星輝璀璨,他們共同組成福州城市的迎賓景觀帶,帶來了旺盛人氣,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遙望福清灣、江陰灣,臨港產業蓄勢聚能。江陰港城落地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新福興新能源汽車玻璃產業園、友誼新材料科技工業園等龍頭項目,正推動打響“新材料”國際品牌;福清功能區依托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打造全球(元洪)食品數字經濟產業中心、全產業鏈一體化的智能供應鏈體系等,把平臺優勢發揮到極致,朝“全球買、全球賣”的宏大目標邁進;中印尼“兩國雙園”正醞釀圍繞漁業、椰果、燕窩等產品的項目,搭建大宗食品食材進出口集散物流大通道,并推進印尼主要港區直航福州港、印尼-福州空運專線,持續深化福州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沿江向海,現代化產業集聚帶正乘勢崛起,為加速邁向現代化國際城市夯實發展之基。
民生配套升級
打造品質生活
伴隨項目產業先后落地,濱海新城牽絲引線,重點布局民生資源,教育、醫療、文化等,城市配套全面開花,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典型樣板。
10余所高端學校加速布局,產教融合日益興旺——新城引進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辦福州聯合學院;職教城擬入駐部分省屬職業院校,融僑賽德伯雙語學校、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等一批優質學校迎來莘莘學子;十九中濱海校區、群眾路小學濱海校區、福建師大附屬濱海小學等一批優質教育項目有條不紊推進。
高水平醫療相繼落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呼之欲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建成開診,是全國首批10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之一;福州市疾控中心建設緊鑼密鼓,將打造防治一體化的國家疫情防控救治點;另一家三甲醫院——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長樂康復醫療中心建成亮燈,計劃6月6日正式投用。
高顏值國際化文化地標先后亮相——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落地三江口;一街之隔,梁厝歷史文化街區于現代都市中還原山水風情;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建成投用……
以江海為軸,新時代的生態畫卷正同步展開。
漫步兩江四岸,提升改造過后,山水城市“大客廳”雛形初現。三江口生態公園等沿岸精品景觀帶先后落成;“閩江之心”驚艷亮相,打造最美濱江步行街及城市文化新名片。
眺望濱海新城,綿延35公里的濱海岸線、25公里的美麗沙灘,更有閩江河口濕地,東湖濕地等城市生態“綠肺”,吸引眾多珍稀鳥類和物種棲息。江、海、沙、林、鳥等眾多生態元素交織于此,繪就新城“藍”“綠”交織的大美岸線。
筑得金絲巢,自有鳳南歸。濱海新城接連推出新政,廣納天下英才,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免租床位,給就業創業者生活和及租房補貼,為青年人才推出7折購房、租房優惠等,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1年,“福州都市圈”獲批成為中國第二個國家級都市圈,福州正著力推動新區新城高質量發展,打造為“福州都市圈”的核心區,做大做優做強省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昂起閩東北乃至閩江流域的發展“龍頭”。
走過30年,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構想已然成為現實,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進行曲,正演繹著最華彩的樂章。(記者 朱榕 余少林 阮冠達)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市25日召開中醫藥醫防新冠肺炎工作研討會2022-05-27
- 智·行中國2022·福州站啟航 共謀榕城數字經濟新發展2022-05-27
- 好消息!福州市五大行業特困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2022-05-27
- 福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2-05-27
- 第七屆世界閩商大會將于6月18日在福州舉行 同步舉行“同心·福”福建福文化主題展2022-05-27
- 相向而行,攜手共進 驪特房產正式入駐貝殼福州站2022-05-27
- “乘紅旅專線 尋福地紅景”!康馳紅旅專線發車啦!2022-05-26
- 福州市新增38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022-05-26
- 福建援滬醫療隊接管的上海世博方艙休艙 福州隊累計收治患者2542人2022-05-26
- 閩西南旅游來榕邀約 推出三大主題度假產品2022-05-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七屆世界閩商大會將于6月18日在福州舉行 同2022-05-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