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身在臺灣的周崇熙收到了一份來自福州的禮物——20本《小熊貓飼養管理指南》。“雖然之前就知道這本指南已經出版了,但收到的那一刻還是非常興奮。”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周崇熙說道。
周崇熙是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的教授,也是《小熊貓飼養管理指南》的副主編。擔任這本書主編的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任修云芳介紹,中心與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在小熊貓繁育方面多年來都保持著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這次在中國動物園協會的支持下著手編寫《小熊貓飼養管理指南》,我們很自然地想到與周教授合作,也得到了周教授的大力支持”。
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因大熊貓“巴斯”而聞名,但實際上在小熊貓的繁育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自1994年起,中心就開始飼養小熊貓,目前已繁育成功50多只。2014年,該中心還贈予臺北動物園3只小熊貓,進而幫助臺灣地區實現小熊貓繁殖零的突破。
2015年,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與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簽署合作交流協議,每年派選教師與學生到中心修習小熊貓的飼養和診療工作。2019年,雙方合作的論文在SCI期刊上發表,在小熊貓的科研合作上取得較大成果。
這次編寫飼養管理指南,周崇熙不僅發揮專業優勢,為小熊貓疾病防治章節提供了專業的建議和意見,還推薦了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的博士劉正吉為指南翻譯英文文獻。
除了臺灣大學之外,中心編撰飼養管理指南時還與臺北動物園合作。“飼養管理指南中小熊貓麻醉部分就是中心與臺北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經過多次溝通合作之后,才確定了對小熊貓最合適的麻醉操作方法。”修云芳介紹。
對于周崇熙來說,《小熊貓飼養管理指南》不僅是兩岸科研交流合作的經驗總結,也將他的研究領域從家禽的傳染病研究拓展到了小熊貓領域。明年,他還打算增加線上課程。“原本我們對小熊貓的了解用幾節課就可以講完了,如果能與中心合作線上課程,學生對于小熊貓的飼養、繁殖、診療等就會有更全面的了解。”周崇熙說。
“我們將積極推動閩臺小熊貓線上課程的開發。”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主管單位、市城鄉建設局公用處處長江艷說,中心將持續用好海青節平臺推進兩岸青年在小熊貓領域的科研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閩臺在小熊貓種群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幫助在臺小熊貓開枝散葉。(記者 馮雪珠)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圓滿完成2022年首屆世界龍舟2022-06-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