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好年華 聚福州”閩侯專場校園供需見面會啟動。300余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崗位2400余個,輻射21所高校。校地合作為“保就業”提供支撐背后,是22個工作專班的反復對接、無縫服務。
大學與屬地之間,如何做到共贏?從去年開始,作為福州大學城所在地,閩侯縣實施“一院校一專班”服務機制,抽調44名干部組成22個專班,常駐高校點對點服務,及時溝通協調解決院校發展中的困難,發現合作“契合點”。
很快,專班成為政產學研之間的“潤滑劑”。近期,在和福州大學老師的交流中,專班工作人員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福州大學在合成氨及“氨-氫”轉化催化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具有世界領先優勢,正尋求落地轉化。
專班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縣里報告線索,并緊密跟蹤對接。日前,閩侯縣與福州大學、紫金礦業簽署框架協議,福大紫金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閩侯。
在專班溝通推動下,產學研合作項目不斷增加。不久前,福州大學機械學院機電系副主任張立偉帶著團隊入駐位于閩侯上街的科創中心:“在專班對接下,我們的人工智能與認知機器人項目得到很多政策扶持。接下來,學院會繼續入駐新的項目。”
專班還是高校發展的屬地“保姆”。據介紹,過去,學校有涉及屬地的事務,要找地方相關職能部門對接。現在有了常駐工作人員,會把學校的需求第一時間反饋到縣里,并跟蹤解決。
去年9月,福建醫科大學在封閉管理期間,人員產生的垃圾等廢棄物,學校無法處理。駐校專班立即幫助大學對接省固廢處理公司,解決環境消殺和固廢處理問題。
目前,在專班密切對接之下,雙方合作更進一步。閩侯縣與福建醫科大學簽署框架協議,校方將協助上街衛生院完成全科醫學門診診室環境改造。改造后可大大優化屬地的基層醫療條件,同時上街衛生院將成為醫科大實習基地,促進校地人才交流。“雙方還探索共建國家級全科醫學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推進校地人才掛職工作。”負責專班相關工作的王周文說。
“我們將繼續發揮‘一院校一專班’機制作用,牽線搭橋,促進教學教育和科研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學生就業,推動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實現更多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閩侯縣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蘇楓)
責任編輯:趙睿
- 青島大學發布鄭重聲明2022-06-15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冒雨劃船特巡保供電2022-06-15
- 閩侯保護古厝再發力 激勵全社會參與守護2022-06-14
- 閩侯新塘:黨建引領致富 “數智”提升治理2022-06-10
- 閩侯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名單2022-06-08
- 閩侯縣優化營商環境 提供“快、暖、優”服務2022-06-07
- 智能消安防物聯網產業園在閩侯動建 投資約1.5億元2022-06-06
- 閩江學院建設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大學2022-06-01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為線路安裝后備線夾提升供電可靠性2022-05-30
- 閩侯縣廷坪鄉再開一家“長者食堂”2022-05-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e福州”上線大件垃圾回收平臺2022-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