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榕城持續降雨,到處都很潮濕,有些人感覺頭昏頭重、四肢酸懶、食欲不振,這是怎么回事呢?福建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內科教授黃蘇萍說,這很可能是體內濕氣作祟。養生保健,別忽視祛濕的重要性。
黃蘇萍介紹,夏天雨水多時,濕氣容易入侵身體,使得進行運化水濕工作的脾臟難以負荷,多余的濕氣在體內泛濫。
體內濕氣重,可表現為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胸中郁悶、食欲不振、大便濕黏、舌苔厚膩等癥狀。除了淋雨未及時擦干,長期待在潮濕環境里等因素外,愛吃生冷食物、經常熬夜、脾胃虛弱、肥胖的人士也比較容易“中招”。
如何才能祛濕?黃蘇萍介紹,小米、薏米、玉米、赤小豆、山藥、蓮子、芡實、茯苓、澤瀉、海帶等食材都有健脾祛濕或利尿祛濕的功效,市民最近可以多些攝入,并且少食甘甜、肥膩、酸澀、寒涼之品。艾灸、拔火罐、泡腳、運動等外治方法也有助于排濕。此外,藿香具有芳香化濕的療效,暑濕引起的腸胃疾病可使用藿香類中藥辨證論治,加以緩解。
黃蘇萍還推薦“兩粥兩茶”祛濕。“一粥”是三仁赤扁豆粥:取薏苡仁20克、杏仁5克、白蔻仁5克、赤小豆20克、白扁豆15克、適量粳米一起煮粥。“另一粥”是山藥鱸魚小米粥:取山藥50克去皮切塊,鱸魚一條洗凈切片,稍稍煸炒去魚腥;將煸炒后的鱸魚、山藥、小米放入鍋中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鹽、生姜、蔥段和少量胡椒粉。
“一茶”是藿佩茶:取藿香6克、佩蘭6克、菊花6克,用水煎服或制代茶飲,可清暑化濕。“另一茶”是玫瑰百合飲:取玫瑰花6克、陳皮6克、百合6克,沖泡當茶飲,可行氣化濕。(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李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織牢基層中醫藥服務網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2022-06-10
- 福建援滬醫療隊發揮中醫特長為“艙友”貼心治療2022-05-25
- 福建省增派50名中醫師援滬2022-04-14
- 福建中醫群策群力再戰疫情2022-03-24
- 臺江:便民健康服務送基層 打造“家門口”的中醫館2022-01-10
- 全省中醫生殖專科聯盟在福州成立 首批33家醫療機構結盟2021-12-24
- 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落地三明2021-12-24
- 福州市中醫院舉辦膏方節2021-11-18
- 中醫保健“錦囊”助你居家防疫2021-09-23
- 福州中醫專家連夜組方趕制防疫中藥和香囊助陣莆田抗疫2021-09-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e福州”上線大件垃圾回收平臺2022-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