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羅川水,瀟瀟入海流。作為福州的東北門戶,羅源依山臨海,水網密布。2021年6月以來,羅源縣先后啟動“智慧河長”數字管護模式和“十百千萬”黨群護河模式,全面開啟了智慧引領、全民參與的治水新格局。
數字賦能物業管理
織就時空網絡
2021年6月,羅源向福州市智慧城管服務和永泰縣河湖物業化管理“取經”,采用“政府+企業”管理模式,成立羅源縣河湖管理服務中心,搭建生態管護綜合平臺,對全縣河湖水庫實施數字化和物業化管護。
50名河道專管員每天定時定點巡河,借助巡河APP將信息上傳至后臺,及時、準確記錄總長467公里的巡河情況;在河道、湖庫、重點路段等50多個重點區域,羅源已建立24小時視頻監控網絡,平臺管理人員通過后臺實時掌握點位及周邊動態。“目前在物業化管理上,我們已建立巡河采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置,任務監督、核杳結案和考核評價七步時序閉環。”羅源縣河長辦副主任林則江介紹。
智能河長助手
“把脈問診”水體水質
河道治理好不好,關鍵看水質。然而,水質的優劣并非肉眼可測。在河湖管理服務中心成立后不久,羅源縣率先在全省引用“5G智能河長助手”智能設備,為水體水質“把脈問診”。
“河長助手”采用太陽能光伏板發電,主體部位隱藏在水下,依靠傳感器完成水質的實時監測,通過4G、5G上傳數據到電腦和手機終端,供工作人員實時觀測。一旦河流出現污染,水質下降到一定標準,“河長助手”就立即發警報給工作人員,有效解決了人工巡邏難以發現的污水量小、顏色淡、無氣味等污染情況。“河長助手”還安裝有360度無死角高清攝像頭,能夠解決步行巡河的盲區和無人機巡河的死角問題。
目前,羅源縣骨干河道、松山圍墾水閘、白水圍墾水閘和17座公益性水庫等重要點位智能化監控覆蓋率達100%,系統運行數據作業完成率達100%。通過“陸(全球眼)-水(河長助手)-空(無人機)”和人工巡河的精準搭配,構建起“通信網絡在哪里,河道監管體系就延伸到哪里”的全方位空間監控網絡。
多部門合力共建
治水智慧藍圖
河湖管理服務中心成立以來,羅源借助智能設備對全縣河道、水庫、山塘、池塘、湖泊等水域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形成了涵蓋河道、水利工程、水質等信息的河湖管理“水利一張圖”。治水需要多部門同心協力,服務中心圍繞防汛防臺、安全生產、應急資源等主題,以“水利一張圖”為基礎,積極開拓與氣象、應急管理等數據實現對接的共享渠道,充分延伸面對雨情、水情的多元化數據采集觸角,實現了集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應急處置于一體的閉環式流程管控,對可能發生的災情進行24小時全天候監測預警。
在防汛抗臺期間,“一張圖”大顯身手,實時展示臺風路徑,監控水庫和城市河道水位,極大方便了相關資源調度。“我們將繼續拓展‘一張圖’的共享端口,讓信息管理既橫向對接各職能部門,又縱向貫通縣、鎮、村三級,集各方之力,做到立體式數據共建共享。”羅源縣水利局局長游勇輝說。
文明積分激勵全民共護河
2021年10月,羅源縣啟動了以“全民護河,愛我羅川”為主題的“十百千萬”護河活動。2022年4月,羅源將全市的“護河愛水,清潔家園”活動與原先的“十百千萬”活動相結合,以村莊清潔“六清一改”為抓手,以“愛河護河”為主線,發動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共計萬余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同時,羅源縣還用文明積分激勵全民共治共享。農戶參加護河活動將獲得相應積分獎勵,累計到一定額度的積分可換取鄉村企業的產品,引導鼓勵全體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點帶面打造人居環境治理示范縣。(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方金輝 姚建兵 馬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羅源匯融村鎮銀行被罰30萬元:個人貸款未充分核實貸款支付依據和交易背景的真實性2022-06-22
- 羅源多措并舉做大做強玉石雕刻文化產業鏈2022-06-21
- 羅源多措并舉做大做強玉石雕刻文化產業鏈2022-06-21
- 羅源探索小區聯席議事機制 居民“點單”政府辦2022-06-16
- 羅源組團參加2022年漁業周?漁博會及菌博會2022-06-14
- 羅源打造全省首個移動式新時代文明實踐點2022-06-14
- 羅源縣創新機制盤活土地資源 拋荒地“復活”了2022-06-14
- 羅源鳳山鎮建立居民小區聯席議事機制2022-06-08
- 羅源多舉措為食用菌企業紓困解難2022-06-07
- 羅源:征程萬里風正勁 踔厲篤行再出發2022-05-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清:風馳電掣 逐浪濤頭2022-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