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都創新實驗室取得技術突破
“光色轉換”有望實現全彩Micro LED量產,讓屏幕清晰度提升10倍
通過“光色轉換技術”,激發光電效應,從而實現LED顯示屏“單色”到“全彩色”的技術迭代。日前,由中科院物構所、閩都創新實驗室、福州大學團隊及兆元光電多方合作的全彩Micro LED項目一期已近尾聲。這項技術將填補國內外在該研發領域的空白,并打破國外在高端顯示領域原材料方面的壁壘。
走進閩都創新實驗室,記者見到該項目負責人之一李陽。作為全國顯示技術標準委員會成員和納米光電顯示技術標準委員,他曾參與起草《液晶顯示用背光組件第4部分量子點背光組件空白詳細規范》,并入選中組部的國家“萬人計劃”和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這里資源上有著天然優勢,創業創新氛圍濃厚,對人才的政策優、氛圍好。”去年4月,學成歸國的李陽來到福州高新區,入職閩都創新實驗室,圍繞“新型顯示與照明”方向,開展“量子點新型顯示關鍵技術開發及其產業化”研發及其產業化工作。
閩都創新實驗室即中國福建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是首批四家福建省創新實驗室之一,聚焦國家、福建和福州光電信息科技與產業發展重大戰略需求。
兆元光電是省電子信息集團成員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現已成為福建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基地。盡管該公司LED芯片產銷量國內名列前茅,但目前只能生產單色Micro LED芯片。必須突破彩色Micro LED技術,才能直面以億計的消費市場——這是市場給兆元光電出的一道新“考題”。
何為Micro LED?“如果說現有最高端的手機屏幕單個像素點是100多微米,Micro LED顯示單個像素點只有10多微米,這意味著同面積屏幕像素密度大幅提高,也就是清晰度將提升10倍。”福州大學特聘教授、國際信息顯示學會全球秘書長嚴群表示,高清晰度的Micro LED量產后將引領顯示產業換代,有望衍生出全新的產業集群。
強強聯手,做大做優。通過高新區相關部門的“牽線搭橋”,兆元光電“牽手”閩都創新實驗室李陽團隊。與此同時,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等多方資源形成強大合力:中科院物構所具備量子點制備和噴涂技術,閩都創新實驗室具備量子點成型技術,福州大學團隊的顯示控制技術業界領先,兆元光電則擁有先進的芯片制程工藝以及MOCVD、光學鍍膜機、光刻機等昂貴設備……多方一拍即合,隨即以項目合作的形式,組成聯合攻關團隊。
從設想到工程化,再到實現量產,需要跨越眾多技術屏障。從確定合作開始,各方便緊密協作。會議室內探討、實驗室內鉆研是家常便飯。去年,該項目承接下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目前項目一期已近尾聲,即將完成理論技術工程化階段研究,預計未來3到5年可實現全彩Micro LED完全量產。(記者 張笑雪 通訊員 廖思興)
責任編輯:趙睿
- 迪卡儂發布概念版電動自行車:續航可達90公里2022-06-23
- 閩都創新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理事會議召開2022-06-09
- Mini LED 屏幕的性能一覽2021-04-15
- 閩都創新實驗室一年突破十余項核心技術2020-12-02
- 福州照明行業已全面轉向LED化 將迎來“智能照明”時代2019-04-01
- 背靠智慧連接 LED燈開啟百億市場未來之門2018-09-23
- 科技部:高效半導體照明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進展2018-09-06
- 日本開發薄膜顯示屏 可用手看心電圖2018-02-23
- 智能照明是伴隨物聯網誕生的全新行業 簡單的調光調色已OUT2017-06-23
- 佳能35mm f/2.8 IS微距鏡評測2017-06-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上峰會”等三大平2022-07-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