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致力于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福州近期成果不斷涌現。近日天氣炎熱,福州各地城市治理“機器人”正不斷上新,在高溫中為群眾服務。
記者12日在臺江區蒼霞街道蒼霞新城看到,剛剛上崗的兩個機器人“小金”和“白墩墩”,已經成為居民爭相合影的“網紅”。“小金”高高瘦瘦,腦袋上“長”了多個攝像頭,是小區的保安;“白墩墩”則白白胖胖,是小區的保潔員。
“‘小金’的任務很多,主要是對小區硬件設施進行檢測,查看單元門是否關閉,垃圾桶是否擺放到位,健身、游樂等公共設施是否損壞等,還能監控高空拋物。”蒼霞新城社區黨委書記王露露介紹,如果在巡邏的路上發現危險,“小金”會進行預警,并把信息傳輸到物業管理人員的手機和小區中控室電腦上。“這些小區智慧運維的科技運用,讓社區管理更加智能化,讓社區居民受益。”
除了蒼霞新城,今年以來,福州市民漸漸發現,身邊作為數字發展成果的機器人正不斷涌現。
在西湖公園,自帶無線充電功能的音樂座椅、可以了解公園文化歷史的“打卡屏”已于近日打包入園;在羅源縣的河湖內,頭戴斗笠、腳踩四輪的護河機器人實時監控著水質;在福州高新區,“e福州”便民服務終端已在鄉村部署11臺,讓村民實現辦事不出村……
這些智能應用不斷涌現的背后,是打造“數字福州”過程中,福州“城市大腦”建設的厚積薄發。近年來,福州市持續推進重點數據平臺和基礎庫建設,建成了統一中樞的“大腦”——包括城市大數據平臺、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時空平臺等一批重點項目,以及電子證照、時空信息、信用信息等基礎庫,構建起一體化的福州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
“城市大腦”居中指揮,掌控城市全局運轉,這些機器人就有了統一“調度”。比如,機器人“小金”內置人臉識別系統,可與公安系統數據庫聯網,進行人臉識別和判斷。
如今,各種數字應用日益深入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打開手機,“e福州”等政務城管平臺多網聯動,“黨員e家”等黨建平臺先后上線,網上辦事大廳、社區受理窗口、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等給群眾帶來了眾多便利;智慧城管、智慧養老、智慧醫療等正不斷創新和進步。
“近年來,福州將數字應用融入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新引擎。我們將持續堅持應用導向,發揮好現有數據基礎匯聚能力,支撐數字應用場景建設,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福州市大數據委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僑胞《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讀書分享會在榕舉行2022-07-14
- 福州發布2021-2030年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22-07-14
- 福州倉山區鄉村復興少年宮夏令營舉行2022-07-14
- 福州倉山數字黨建新意濃2022-07-14
- 福州:漁船“插卡” 安全加碼2022-07-14
- 福州高新區引入“e福州”便民服務終端2022-07-14
- 6個方面31項任務 今年這樣打造數字福州國際品牌2022-07-14
- 福州市文明家庭林禹家庭的“三好”家訓:做好菜 做好事 做好人2022-07-14
- 福州晉安檢察官進校園開展憲法宣講2022-07-14
- 養路工熱浪中默默奉獻:汗水是咸的 心里是甜的2022-07-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漁船“插卡” 安全加碼2022-07-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