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羅源縣南洋村。記者 林雙偉 攝
這個七月,陽光熾熱,福州鄉村建設也是一派火熱景象。
在馬尾瑯岐的田間地頭,果蔬飄香;在永泰,可涉溪玩水,采蓮戲蝶;在長樂,村民自治、鄉村和諧圖卷鋪展開來……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增收,福州鄉村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但是,福州并不滿足于此。在鄉村建設“重要窗口”時期,全市上下正著力一體化推動“產業帶動、美好家園、文明鑄魂、網格治理、強基固本”五大工程,引來項目、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向鄉村加速集聚,激起鄉村一池春水,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能。
產業帶動 拓出鄉村發展新空間
眼下正是葡萄上市的季節。一到周末,馬尾瑯岐到處停滿車輛,游客欣然采摘葡萄。在這里,果蔬種植面積近萬畝,如今展現出新一輪豐收的景象。
今年以來,瑯岐捷報頻傳——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吸引福州振興鄉村集團等國有企業加大資金等資源投入,參與瑯岐“菜籃子”基地建設;福建省種業創新中心(瑯岐)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福建省種苗創新基地等項目接連落地,加快推進種業振興。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福州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借鑒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和全產業鏈運作等模式,加快實施“產業帶動”工程。馬尾瑯岐鎮、羅源起步鎮等一個個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加速建設,逐步推動福州鄉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園)、一縣多園”的梯次發展格局。
福州鄉村的產業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除了三產融合產業園區外,農村電商、農文旅融合等新業態的出現,也為興村富民注入活水。
比如農村電商方面,福清一都鎮依托互聯網,整合資源,聯動抖音、樸樸、永輝、盒馬鮮生等電商、新零售商超和供應鏈,與果農一道在線上平臺、直播帶貨、家庭電商培訓等方面發力,為當地枇杷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農村電商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當前,福州正大力開展農村電商帶貨主播培訓,推出農特產品、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等多種培訓主題,發掘、培育一批本土農村電商帶貨主播。今年以來,已培訓約600人次。
鄉村建設 繡出美好家園新圖景
戴上帽子、抓起工具,到河邊去,到沿村小道去……近日,永泰葛嶺鎮溪洋村一支勞動大軍活躍在村中各處,鄉鎮村居干部、村民齊心協力,這邊清理枯枝,那頭搬運雜物。不多時,河岸整潔,村中面貌煥然一新。
“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吹響號角以來,全市上下掀起行動熱潮,從閩江、大樟溪、水庫、小溪到各地村居,原先堆疊的生活、建筑垃圾不見蹤跡,淤泥被及時清理,水清岸綠入眼來。
行動之下,河湖長制實施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輔相成。截至目前,全市組織發動近80萬人次參與行動,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5.59萬噸、溝渠5778.35公里,清理村內淤泥1.43萬噸,整治房前屋后亂堆放、拆除違建7.1萬處。
鄉村建設,要注重“面子”,更要關注“里子”。為護住“面子”“里子”,去年以來,福州總結經驗,探索形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由點擴面在全市范圍開展。
各村居還結合自身情況,凝聚基層智慧,推動一系列創新舉措“落地生花”——羅源白塔鄉南洋村實行“雙積分制”,將“可回收垃圾積分+農戶文明分”相結合,積分積攢提速,村民參與熱情更高;福清新厝鎮江兜村設立“紅黑榜”,“紅榜”宣傳典型榜樣,“黑榜”曝光不文明行為。
“六清一改”“護河愛水、清潔家園”“廁所革命”以及積分制等民生事項在鄉村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把“村里事”變成“自家事”,共同扮靚家鄉。
塑形鑄魂 樹立鄉風文明新風尚
“鄉村建設不僅要抓產業、抓環境,還要抓鄉風文明,物質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見面,長樂營前街道長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巖云快人快語,道出了當下村子發展的關鍵點。
制定村規民約,呵護公序良俗;抵制浪費鋪張,弘揚文明新風……在長安村,“移風易俗”“文明節儉”等主題以墻體彩繪形式展現出來,林巖云與其他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承諾書,而且進村入戶宣傳,帶動產生不少移風易俗典型。
如何讓文明成為一種自覺?長安村聯合社工組織積極推進志愿服務活動積分制,將鄉風文明建設納入積分制管理,引導村民自覺改變陋習。
長安村新氣象是福州大力推進“文明鑄魂”工程的一個縮影。我市通過創建鄉村振興文明建設示范村、建設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打造“有禮有福”文明建設品牌等方式,不斷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同時,我市還重點推進長樂潭頭鎮二劉村、連江丹陽鎮坂頂村、閩清省璜鎮良寨村等6個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整治和改善提升,深入挖掘鄉村特色風貌、文化內涵,重塑閩都鄉村文化生態。
網格治理 催生萬千農民幸福感
“依伯,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一大早,閩侯上街鎮侯官村網格員吳松官接到村民電話后,就開啟了一天的忙碌。
作為基層網格員,吳松官十分熟悉自己所負責網格的村民情況,人口數量、健康情況、近期需求等都牢記在心。哪怕是周邊村民,也很樂意“麻煩”吳松官幫忙解決問題。
在福州,“有事就找網格員”漸成“風氣”,“網格”成了村情民意的集散地。過去,村民習慣于大事小事找村支書,客觀上造成支部書記忙于應對。對此,福州依托“網格治理”模式,選配村社干部、黨員骨干、鄉土人才等擔任網格員,既壯大了基層服務隊伍,又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目前,全市已在村(社區)劃分一級網格2718個。
“數字”的參與,也為鄉村治理開辟了新路徑:閩侯縣“One Pake智慧AI云上”安全平臺、“村民服務”小程序,提供在線咨詢、政務公開等服務;青口鎮首創“AI外呼系統”,1小時可完成1500名受訪者的信息流調工作……數字手段補齊了鄉村治理短板,助力福州鄉村治理提能增效。
強基固本 提升鄉村振興組織力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翻看福州鄉村新一屆村社“兩委”干部們的履歷可以發現,“平均年齡下降、文化程度提高”是兩大顯著特點,給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去年,閩清塔莊鎮借村社換屆契機,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降至40周歲,新增12名本科學歷干部。鄉村這一發展熱土,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戰場”。
建立好隊伍,形成好思路。閩清塔莊鎮梅坪村黨支部試點“村級事務小微服務”清單制,以此推進村內“租改股”改革,流轉閑置梯田500余畝,讓閑置資源“生金”。
支部凝心聚力,村財隨之壯大。通過探索以地生財、招商引資、投資分紅、承租等多種形式,去年,塔莊鎮的茶口、塔莊等6個村的村財突破了50萬元。
實踐證明,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發展的主心骨。今年以來,福州積極為村社“兩委”班子成員開設履職能力培訓;推行以老帶新“傳幫帶”機制,為新上任村社主干配備“導師幫手”,循序漸進助力干部成長。培養了“好苗”,給鄉村振興裝上了動力強勁的“火車頭”,帶領村民奔赴美好未來。(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林建火 鄭泓)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水利建設投資完成率位居全省首位2022-08-01
- 福州:愛民擁軍 潮涌閩江2022-08-01
- 龍巖、三明、福州三地發布最新人事消息2022-07-31
- 中國民生銀行福州分行與福建大數據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2-07-30
- 福州市262名初任公務員赴基層實踐2022-07-30
- 我省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在榕舉行2022-07-30
- 2022全球雙碳產業高峰論壇暨國民控股集團雙碳產業啟動大會在榕舉行2022-07-29
- 古厝街頭藝人將“上新”福州多舉措打造街頭藝術品牌2022-07-29
- 福州持續開展提升城市管理品質專項行動 市民點贊2022-07-29
- 古厝街頭藝人將“上新” 福州多舉措打造街頭藝術品牌2022-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愛民擁軍 潮涌閩江2022-08-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