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地區,求職就業往往面臨“信息差”。企業需要精準招工,但農村信息不暢,富余勞動力需求多樣,不能精準匹配到相應崗位。為了打破信息壁壘,今年4月開始,羅源縣創新就業服務機制,在全省率先打造首批就業服務驛站村級服務點,搭起企業與求職者的溝通橋梁,把崗位送到農民兄弟手中。
“我們把就業服務驛站設立在便利店、快遞站、村委會、社區等公共場所,利用這些地點人流量集中、信息暢通的優勢,讓求職者更容易接收到最新的就業信息。”羅源縣人社局黨組成員王小春說,就業服務驛站主要對現場求職人員開展崗位推薦、求職登記等服務,建立農村勞動力“求職信息池”,并將相關信息匯總至人力資源機構。
家住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的于李華,因要照顧家庭無法外出打工,他非常希望找到一份既能顧家,收入又合適的工作。近期,他來到北山村就業服務點,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登記了就業信息。沒過幾天,他就被福萬塑膠廠錄用了。
這背后,是羅源縣相關部門和驛站服務點所開展的一系列精準匹配對接。
羅源縣人社部門通過與用工企業對接,建立了用工需求庫;驛站服務點搜集求職人員信息后,在需求庫精準匹配。為了提高效率和精準度,該縣還引入市場機制,委托第三方人力資源機構組織協調服務點與企業的對接工作。
“比如,我們收集到李華的求職信息后,先按照能顧家和收入上的要求,將他的需求歸類。接著,在需求庫中匹配后,找到適應其需求的福萬塑膠廠,進而與企業溝通,點對點實現供需對接。”福州羅源之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小蘭說。服務點不僅提供就業服務,還開展技能培訓,例如互聯網營銷師、育嬰師、職場禮儀等培訓,讓求職者盡早地適應工作。
為了提高就業服務積極性,羅源縣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成功推介新就業勞動力且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就業服務驛站、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由縣財政發放300~500元/人的補貼。
“就業服務驛站村級服務點的設立能夠因地制宜,有效疏通就業‘毛細血管’,實現真正的穩崗促就業。”羅源縣人社局局長黃云峰介紹,目前該縣已建成就業服務驛站村級服務點67個,覆蓋全縣11個鄉鎮。截至目前,已接受各類就業咨詢3000多人次,向求職人員推送相關崗位1918個,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296人,實現群眾就近就地就業。(記者 吳旭濤 通訊員 劉其燚 官雨涵)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1.4萬名畢業生獲得補貼1.4億元2022-08-19
- 馬尾組織優勢企業參加高校畢業生招聘會2022-08-18
- 行政司法聯動保障新冠肺炎康復者平等就業權利2022-08-16
- 閩清縣在白中鎮舉辦高校畢業生對接會 幫本土人才在家鄉就業2022-08-16
- 福州出臺“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2022-08-11
- 穩崗保就業 福建留住“青山”贏未來2022-08-10
- 福州人社部門多措并舉推動離校高校畢業生就業2022-08-09
- “好年華·聚福州”高校畢業生大型招聘會17日召開2022-08-09
- 福州人社部門多措并舉推動離校高校畢業生就業2022-08-09
- 全省首單“人居環境整治文明積分貸”在羅源發放2022-08-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十年間福州持續推動消費轉型升級 激發城市活2022-08-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