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20世紀90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擘畫建設“海上福州”的宏偉藍圖。作為建設“海上福州”的重點區域之一,連江縣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始終將海洋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心,全力以赴打造海洋經濟科創高地,助力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爭當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發布
28日,“2022年院士專家八閩行——全國海洋經濟高峰論壇暨連江縣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發布會”舉行。會上,連江發布全國首個涵蓋機制、標準、平臺、項目的海洋漁業碳匯“1+3+1+N”建設體系。
“作為全國海洋大縣、漁業大縣,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決策,充分發揮漁業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海水養殖業為主體的漁業碳匯,全力推進連江海洋漁業碳匯體系建設,搶占藍碳經濟新高地。我們積極與省內外相關高校、機構、專家團隊密切合作,與海洋三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扎實推進‘1+ 3+1+N’體系建設,全力打造可為國家所用的‘連江標準’,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連江縣委書記陳勁松說。
據了解,“1+3+1+N”體系包括1個機制,即開展海洋漁業碳匯的機理機制研究;3個標準,即海洋漁業碳匯(養殖大型藻類和雙殼貝類)監測技術規范、海洋漁業碳匯(養殖大型藻類和雙殼貝類)核算技術指南、海洋漁業碳匯(養殖大型藻類和雙殼貝類)交易價值評估技術指南;1個平臺,即建立海洋漁業碳匯交易平臺;N個項目,即圍繞海洋漁業碳匯體系建設,實施一批項目和工程,逐步實現海洋碳匯生態價值。
搭平臺請智囊 用好海洋財富
連江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38公里,海洋魚類達500多種,海產資源豐富,獲得“中國海帶之鄉”“中國鮑魚之鄉”“中國魚丸之鄉”等金字招牌,并建設全國第三個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梢哉f,海洋是連江縣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資源優勢。如何用好用活這筆寶貴財富,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天,連江除了發布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還給出更多解題思路。
——搭平臺促轉化,增加“碳匯”致富的新途徑,搶占藍碳經濟制高點。“福州(連江)碳匯交易服務平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連江服務中心”同時揭牌,全面推動海洋漁業碳匯建設科研成果在連江落地轉化,為“海上福州”建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請來“院士智囊團”,加強產學研對接,做大海洋經濟規模。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林鳴與連江縣政府、宏東公司簽約,助力“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裝備建設,為連江海洋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撐,打造連江在海洋漁業碳匯領域的人才智庫。福州祺添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簽約落地福州絲路海港城可門港區,全力補強產業鏈條,助力雙碳目標的達成。
海洋漁業碳匯“無價”變“有價”
簽約儀式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林鳴、包振民、朱蓓薇,以及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董雙林圍繞海洋漁業碳匯、深遠海養殖等內容作了報告。
今年以來,連江縣搶抓“雙碳”先機,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爭創國家級碳匯交易試點示范縣,完成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項目,審結全國首例適用認購海洋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的刑事案件、召開全國首場縣級“零碳”會議等,為藍碳經濟發展打造了示范樣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十分看好連江發展海洋漁業碳匯,“連江是海洋大縣,海水養殖持續走在全國最前列,擁有藻類、貝類養殖等豐富的藍碳資源,在發展海洋漁業碳匯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連江的‘1+3+1+N’體系,讓海洋漁業碳匯由‘無價’變‘有價’的路徑更清晰,為實現‘雙碳’目標探索出一條很好的路子”。(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建隆 陽莉 路遙)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落戶粗蘆島2022-09-27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量身開設培訓班 為漁船修造企業減負2022-09-23
- 連江:海上“多重奏”“牧場”大豐收2022-09-23
- 連江縣供電公司:開展廉政談話 系好履新“第一扣”2022-09-21
- 福州北二通道貴安連接線具備通車條件2022-09-18
- 連江筱埕鎮為“1號濱海風景道”增添新打卡點2022-09-16
- 連江這個數字項目入圍智慧城市“奧斯卡”2022-09-16
- “1號濱海風景道”又添打卡點 連江筱埕鎮推出“兩漁市一營地”2022-09-16
- 從水產養殖到“漁旅結合” 連江投放10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2022-09-14
- 連江:慶團圓揚清廉好家風活動舉行2022-09-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泰縣高標準實施鄉村振興“六個一”項目2022-09-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