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后,是海鮮上市旺季。春收海帶與花蛤,夏品生蠔與對蝦,秋嘗鮑魚與真鯛,冬食紫菜與蝦姑——“年年有魚、四季有魚”,已成為福州人的餐桌寫照。
福州市遠洋漁業企業帶來全球海鮮。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州大力發展深遠海養殖和遠洋漁業,持續建設“海上糧倉”,不斷豐富市民的“魚籃子”。統計數據顯示,福州水產品總量從2012年的196.2萬噸,增至去年的297.18萬噸,位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
全球海鮮 “游”上市民餐桌
作為全國海洋資源大市,福州的海洋生物種類達1470多種,水產品總量和漁業產值多年位居全省第一。那么,市民常吃的海鮮來自哪里?
眼下,來自東海的滑皮蝦、竹節蝦、紅花蟹、章魚、魷魚、帶魚等“蝦兵蟹將魚大王”大量上市,為市民提供了物美價廉的海鮮。
除了沿海的水產品,福州市推動近岸養殖向深遠海、生態化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海鮮。從2018年至今,福州市累計投放了11臺深遠海養殖平臺,預計年產量近2000噸,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
國慶前,在連江縣,深遠海養殖的大黃魚、鮑魚、真鯛以及優質海鮮三倍體生蠔、虎斑烏賊陸續上市。日前,記者在東洛島海域的深遠海養殖平臺“福鮑1號”上看到,養殖人員按下電動按鈕,一組鮑魚籠便如同乘坐“海底電梯”一般,從海水中緩緩升起,打開籠蓋,有著鮑魚界“綠巨人”的綠盤鮑,長勢喜人。
而在定海灣海域的深遠海養殖平臺“振漁1號”和“定海灣1號”上,只見一條條大黃魚活蹦亂跳,在深水中“健身”,告別了“臃腫肥胖”,肉質更鮮美;在官塢村海域,三倍體牡蠣憑借個頭大、品質好,贏得生蠔界“白富美”的美譽,深受市場青睞。
目前,長樂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鰻鱺養殖和烤鰻加工出口基地,福清則是福建省南美白對蝦重要養殖區和最大的對蝦加工出口地。
同時,全球各大洋的海鮮也“游”上了市民餐桌,有“海中勞斯萊斯”之稱的金槍魚、有“美容護膚之魚”龍躉魚等。
在福州馬尾港,裝載著大西洋生猛漁獲的集裝箱,從1萬公里外的西非毛里塔尼亞遠洋漁業基地而來,在此靠岸。之后,漁獲被運到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工,最后銷往市場。
目前,福州市已建成5個境外遠洋漁業綜合基地、7個境外水產養殖基地。遠洋漁船作業區域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三大洋公海海域。
福州人均水產品占有量約352公斤
我國是世界第一漁業大國,水產品總量位居世界首位。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我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為47.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福建省海水養殖產量、遠洋漁業產量、人均水產品占有量、水產品出口額等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大黃魚、鮑魚等品種養殖產量居全國第一。福州一年水產品總量達297.18萬噸,若按常住人口842萬人計算,人均水產品占有量約352公斤,實現“海鮮自由”。
水產品總量和人均水產品占有量的遞增,是“海上福州”建設成就的一個縮影。
“目前,福州市已形成福州魚丸、福州鰻鱺、連江鮑魚、連江海帶、長樂漳港海蚌、福清南美對蝦、瑯岐蟳、連江定海灣丁香魚、連江蝦皮、福清花蛤等十大漁業特色品牌,榮獲了中國海洋美食之都、中國魚丸之都、中國海帶之都、中國鰻鱺之都等稱號,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漁業品牌之都,正在申創世界美食之都。”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肖舒
- 點亮夜福州 點燃夜經濟2022-10-04
- 逛“閩江之心” 享文化盛宴2022-10-04
- 福州舉行國慶升國旗儀式2022-10-02
- 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提高 大病保險封頂線提至30萬元2022-10-02
- 10月1日起,福州正式開通!2022-10-02
- 福州多措并舉助女大學生創業就業2022-10-01
- 福建福州:賦能“全電民宿” 這里“春光”宜人2022-10-01
- 國慶出游 逛逛福州這些“寶藏公園”2022-09-30
- 安溪福州茶業發展促進會召開第三屆理事會暨換屆籌備會2022-09-30
- 福州華大街道開展“喜迎國慶心向黨,情暖重陽齊歡樂”主題活動2022-09-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重陽佳節 敬老情濃2022-10-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