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海洋大縣,福州市連江縣坐擁238公里綿長海岸線,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水產品總量連續40多年居福建全省第一、全國第二,海洋成為連江最鮮明的特征和發展的最大優勢所在。
如何依托山海資源書寫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作為“海上福建”“海上福州”建設的重要承載地,近年來,連江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海洋優勢,按照“突出沿海、山海并進,精準布點、彰顯特色,做精樣板、示范帶動”的創建理念,通過堅持“一二三”踏步走,全力做足海的文章,走出了一條具有連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21年,連江縣鄉村振興熱度指數綜合排名全省前十;2022年,連江縣鄉村振興參與度排名位居全省第一。
堅持“一引領”,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以黨建為引領,充分整合、高效配置各方力量和各類資源要素,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抓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針對海上作業人員流動大、風險高,且出海離岸后缺少核心組織引航和平臺渠道疏解等問題,連江通過成立“海上聯盟黨支部”,創新實施“1336”海上服務治理工作法,打造了集海上管理、服務、生產于一體的海上治理體系,為漁民從事漁業生產、安全生產保駕護航。這一創新做法,也入選了全國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動。
連江縣安凱鄉海上黨支部。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時,連江立足鄉村現狀實際,因地制宜把握特色和需求,持續打造鄉村振興“1333”人才工作體系,以振興鄉村人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通過建立“黨支部+企業+合作社”等多種方式,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自主發展途徑,帶動群眾增收。
以頂層設計的理念系統謀劃鄉村振興。連江始終堅持在強化頂層設計上下功夫,緊扣中央和省市有關鄉村振興產業扶持政策,按照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為根本原則,扎實做好資金投入、人才引進、產業支撐等方面的扶持。
下一階段,連江縣將持續發揮4個試點鄉鎮和63個試點村(含省、市、縣試點村及實績突出村)示范帶動作用,以項目為重點、產業為核心、品味為靈魂,不斷提升鄉村振興精品線路,奮力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打響充滿海洋特色的鄉村振興連江品牌。
夯實“兩支撐”,搶占海洋產業制高點
連江以海洋、對臺特色資源為支撐,夯實產業基礎,加快品牌建設,形成“以點成線、連線成面、面面互動”的良好格局。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海洋資源是連江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最好基礎。通過扶持深遠海養殖、平臺制造、海域征收出讓確權等政策,連江持續打造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的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已建設“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平臺10座,力促傳統養殖向機械化、智能化、深遠海發展。以官塢國家級良種育苗基地為重點,研發“福鮑1號”“黃官2號”等高優鮑魚、海帶品種,全縣鮑魚、海帶育苗量分別占全國30%、40%。
通過品牌助產業,連江舉辦開漁節、音樂節等一系列活動,并注冊“海連江”區域品牌,在獲評“中國鮑魚之鄉”“中國海帶之鄉”的基礎上,再次被授予“中國魚丸之鄉”區域特色品牌稱號。打造全國首個鮑魚品牌IP“我要鮑鮑”,通過“鮑帥”“鮑美”兩款卡通形象,加深連江縣鮑魚的傳播度與行業辨識度。
“黃官1號”海帶。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連江還立足對臺資源,開展兩岸交流合作。依托黃岐半島濱海旅游資源和臨馬近臺優勢,對濱海岸線、沙灘、公路兩側等進行全面修復整治,不斷拓展公眾親海空間;強化與馬祖方面旅游協作,建設黃岐—馬祖海峽文化交流中心、臺灣風情農貿市場等,獨具對臺特色的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呼之欲出。
進一步做大做強貴安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園區,連江黃岐—馬祖航線的航程僅25分鐘,成為兩岸人員往來的黃金水道、環馬祖澳旅游區的紐帶,還設立臺灣人才驛站、臺港澳交流中心、對臺小額貿易基地、臺企臺胞服務專窗等,努力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實施“三賦能”,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上,連江通過實施數字賦能、生態賦能、文化賦能,將鄉村自身潛力釋放出來,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在數字賦能方面,作為首批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縣,連江通過數字賦能,釋放鄉村經濟活力,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數字+治理”,針對海上漁業生產作業的特殊行性,連江在全面完成近海5G全覆蓋、漁業生產船舶北斗定位系統安裝的基礎上,打造了全省首個反走私監控平臺,建成投用全省首個智慧漁港項目——福州市智慧漁港新基建試點項目,并成功入選2022年世界智慧城市大獎。
“數字+產業”,連江將數字技術充分融入到鄉村產業發展全過程。在種養端,建立了數字農業云平臺,在手機上即可實時掌控果蔬大棚里的溫濕調節、卷簾通風;在加工端,打造了全國首家數字魚丸餐廳,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傳統魚丸店進行數字化升級;在銷售端,建成投用了海連江電商產業園,大力培養直播電商人才。
在生態賦能方面,連江始終堅持“生態也是GDP、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發展理念,通過生態賦能推動人居環境改善升級,打造高顏值的生態底色。其中,為推進人居環境改善,連江獨創線上督查平臺“連江縣人居環境鄉村治理”,采用“隨手拍”及“實時定位”軟件。同時,在128個試點村中開展“積分制”工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探索出適用于山區、沿海、平原發展的長效運行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連江在全國率先完成了首宗1.5萬噸海洋碳匯交易,召開了全國首場由海洋碳匯實現碳中和的“零碳”會議。9月28日,“2022年院士專家八閩行——全國海洋經濟高峰論壇暨連江縣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發布會”在連江召開,論壇上發布了連江縣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并與海洋三所共同揭牌“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基地”,同時上線全國首個縣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福州(連江)碳匯交易服務平臺,著力探索建立全流程將來可為國家所用的藍碳交易標準。
海上福州連江主題館。連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文化賦能方面,發布全國首本海洋文化藍皮書,建成海上福州連江主題館;充分發揮連江縣文化資源豐富的突出優勢,其中丹陽鎮“紅色+綠色+古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成為特色,先后引進貝里蟹谷景區、研學基地、“三落厝”文創旅游等項目,打造擁有文化生命力的鄉村旅游產品;在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連江十番古樂)稱號,擁有44項省、市、縣級非遺項目的基礎上,連江實驗小學(連江剪紙)又成功獲評福州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示范基地。(陳江燕 陳今珊)
責任編輯:趙睿
- 數字賦能 福州科特派騰“云”駕“物”2022-10-08
- 連江改造升級19處主題公園 明年春節期間亮相2022-10-08
- 萬畝優質牡蠣喜豐收 連江“海底牛奶”三上央視2022-10-08
- 閩江源頭:“五子登科”助力鄉村振興2022-10-06
- 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海陸并進”2022-10-06
- 十年發展繪勝景 鄉村振興譜新篇2022-09-30
- 湖南寧遠:“鄉村振興 兩岸同行”續寫新篇2022-09-29
-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談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進展2022-09-29
- 全國首個縣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連江上線2022-09-29
- 連江發布海洋漁業碳匯建設體系 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09-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金融糾紛快速化解 “臺江方案”亮眼2022-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