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健康福州過去10年哪些變化最令人印象深刻?
躍入腦海的,有愈發便捷高效的就醫服務,有日漸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有穩步壯大的醫療隊伍,有擲地有聲的醫改創新舉措,有群眾越來越高的健康指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市衛健委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思想,錨定航向、勠力同心,持續推進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健康福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賦能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
孟超肝膽醫院介入科使用新技術讓患者不出省享受好服務。記者 石美祥 攝
深化醫改強“筋骨”
醫改,聯系千家萬戶,關系民生福祉。過去10年,深諳“醫改的力度決定民生幸福的厚度”之道的福州市衛健系統,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優化醫療資源合理配置,有力推動“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
“以前是病人跑,現在是專家主動‘找上門’。”不久前,莊女士在福清市第三醫院順利完成股骨干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固定術。手術的主刀醫生是來自福州市第二醫院的創傷骨科專家馮陽。
莊女士本打算到福州市第二醫院進行手術,但她最后選擇留在“家門口”的福清三院,因為莊女士得知“福清三院和市二醫院有緊密合作”。作為首批加入市二醫院醫聯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福清三院在為莊女士認真檢查后,向市二醫院發出會診請求。馮陽如約到福清三院,與該院醫療團隊就莊女士病情進行會診,確定最優手術方案。
10年間,這樣的便捷就醫例子越來越多見。2013年,市一醫院在我省率先成立醫聯體,隨后福州又相繼組建了市二醫院、精神衛生、肝病、皮膚、中醫、兒科和結核病等醫聯體,在全省率先實現三甲醫院對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全覆蓋,通過“大手牽小手”,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和患者就診“雙下沉”。
回顧過去10年,8個醫聯體、13個專科聯盟、10個縣域醫共體接連落地,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切實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進一步優化完善醫療資源布局,讓患者就近看上病、看好病。
不僅如此,市級財政投入1.3億元促進4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做精做強;出臺基層衛技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措施,新增注冊全科醫生1100余名;實施多層次的鄉村醫生待遇提升行動,實施分類分檔崗位補助,每人每年新增財政補助最高2.5萬元……醫改推進過程中,隨著一項項“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改革良方開出,群眾健康獲得感更足,醫生也獲得更體面的陽光收入。
在大膽探索創新中,福州醫改順利完成了“三個回歸”: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醫院回歸公益性。其中門道在于福州堅持以健康為中心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建立落實與省屬醫院醫療價格“同城同價、同步調整”政策,增加骨科、肝病、中醫等160個適應我市公立醫院特點的病種,實施按病種收付費,讓“看病錢”“救命錢”花得明明白白,并全面推進長期護理險國家試點各項工作。
福州醫改,層層遞進。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攻堅期,2021年,福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集成化醫改”新模式新機制,在全國率先將“集成改革”方法用在醫改領域,出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集成改革實施意見》,實施48項改革任務、183條具體措施,推動醫改從試點探索、單兵突破轉向系統配套、全面推進。“集成化醫改”獲評福州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先后7次在國家級和省級醫改會議上介紹經驗做法。
市疾控中心濱海新址。(福州疾控供圖)
守正創新釋活力
信息化浪潮下,為了讓人人共享健康美好生活,市衛健委堅持守正創新,與數字有關的醫療健康服務形式正在被全面激活。信息化對健康福州而言,代表著一種服務理念。
今年6月,鼓樓區天元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于書高敲開了居民鄭梅先的家門,“接單上門”的于醫生按訂單要求,為老人進行留置導尿服務及診療。這是今年3月福州在全國首創“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平臺后,正式上線居家醫療服務項目的首筆訂單。居民線上下單、醫療機構搶單、醫護服務到家,居民在家即享基本醫療服務。截至今年9月,“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已近24萬人。
體檢后患者把紙質病歷拍照上傳健康云,“AI醫生”自動識別患者體檢信息,隨后運用智慧大腦判斷該患者是否屬于肝癌高危人群,若確屬于高危群體即發送預警信息至患者手機,提示患者就診。這不是科幻場景,而是孟超肝膽醫院上線的“腫瘤病人全生命周期智能閉環管理系統”,該系統腫瘤診斷準確率超95%。
乘著5G東風,市二醫院“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投用。平臺包含生命體征、創傷處置、車輛信息、會診記錄等內容,讓病人上了救護車,就等同于進了急診室。借助該平臺,還可實時掌握各醫療機構急救資源的狀態,合理轉送傷員,為患者贏得救治時間。
……
聚焦“人民”二字,福州借助數字化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如今,在榕城大地,憑“一張臉”就能看病、結算、取藥;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在家呼叫醫生、復診、購藥;已實現35家二級以上醫院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聯互通互認。
數字化醫療改變榕城市民生活的同時,也改變大家對疾病的認識,提前把慢病管起來,促傳統的“重醫輕防”向“醫防并重”轉變,助力福州構建全生命周期大健康格局——
各醫療機構依托由市衛健委搭建的福州市區域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就可為群眾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在線復診及保健服務;
“積分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集智能簽約、團隊協作、醫患互動、預約轉診、醫護上門、健康管理、積分增值、智能監管等八大功能為一體,深度拓展家庭醫生服務內涵;
在全省率先推進家庭病床服務,讓行動不便的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在醫院的同等待遇;
在全省率先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工作,成功創建91家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助力“銀發族”跨越數字鴻溝,更便捷享受現代醫療服務;
建設全國首個區域統一的一站式醫療便民服務平臺“榕醫通”,上線預約掛號、免疫接種、母嬰檔案、互聯網醫院、核酸檢測報告查詢、家庭醫生簽約、家庭病床等區域醫療便民服務,服務覆蓋人數近635萬人,線上便民服務次數達到1994萬余次。
阻擊疫情顯擔當
時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福州市衛健系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繃緊疫情防控弦,做到“一盤棋”謀劃,做好“防”的工作,提升“控”的能力,在斗爭中凝結升華抗疫精神。
“爺爺,給您翻身啦。”在福州肺科醫院病房里,為防止一位失能的高齡新冠肺炎感染者長褥瘡,護士每隔2小時就給他變換一次體位。
這位84歲的老人,從國外入境第二天因核酸檢測陽性被送至該院。治療月余,老人的胡子、頭發都長長了。護士長陳愛華帶領護士張曉梅,定時給老人剃須理發、洗頭按摩。老人雖然講不出話,但不停地沖她們微笑。“那種神情,令人難忘。”陳愛華說。
這些鏡頭是福州肺科醫院抗疫征程900多個日夜中的小片段,亦是我市醫務工作者堅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落到實處的縮影。
面對本土疫情,福州周密部署,打足提前量,在抓細抓實各項防疫工作的基礎上,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科學、精準、有效匹配市民醫療需求,分區、分級、分類保障群眾醫療服務,著力打通群眾看病就醫“最后一米”,火速啟用“市應急醫院”、巡回醫療所,開通網絡醫院,提升衛生院診療能力,暢通定點醫院診療通道等,“快準嚴實細”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以最迅速的方式撲滅本土疫情。
面對“朋友有難”,一批批醫護人員、流調隊員、衛監精兵沖鋒馳援,轉戰莆田、廈門、泉州、寧德等地。今年4月,福建援滬醫療隊(福州隊)集結,160名醫護人員出征馳援上海疫情防控一線。世博方艙醫院、上海城市足跡館亞定點醫院、核酸采樣點……在一個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鮮紅的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福州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注重發揮中醫藥在大眾預防、醫療救治和患者康復中的獨特作用:在集中隔離點,中藥預防顆粒無須煎煮,方便快捷;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中醫藥貫穿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全過程……
在抗“疫”大考中,福州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健康答卷”:遍布全市的24家發熱門診、45家發熱哨點診室,成為沖鋒在前的“監測哨”;擁有55家核酸檢測機構(不含省屬),建成3個城市核酸檢測基地,形成片區機動支援機制;設置306個常態化核酸采樣點,構筑“15分鐘采樣圈”;建設福州市重大疫情綜合管理系統,實現核酸檢測采、送、檢、報信息的全流程管理;建成方艙醫院,設置床位1200張;成立市級中醫藥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庫,選派中醫藥專家入駐定點醫院參與醫療救治;高峰時期全市設置239個接種點,為市民就近接種新冠疫苗提供便利。
福州肺科醫院。(院方供圖)
【“數”說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新增醫療機構床位1.34萬張,增長46.78%。
全市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從2012年的4.15張提高到2021年的5.35張。
全市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4人提高到3.35人。
全市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從2.57人提高到3.89人。
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群眾滿意度從2014年的79.84分提升至2021年的91.60分。
【榮譽榜】
1.福州獲評為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地區。
2.2020年福州市醫改“強基層”經驗被國家衛健委基衛司評為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典型案例。
3.2018年福州市代表福建省接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取得全國第4名的優異成績。
4.建成了全國首個區域統一“一站式”移動醫療便民服務平臺“榕醫通”。
5.建成了全國首個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區域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區域互聯網醫院平臺模式獲選國家衛健委辦公廳“數字健康典型案例”。
6.福州作為首批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城市,發布國內首部《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榮獲智慧健康醫療創新應用實踐社會影響力卓越獎。
7.福州在2018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設中排名第一。
(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有記錄以來最早!“黑面舞者”黑臉琵鷺飛抵福州興化灣2022-10-09
- 閩臺“福”文化書畫展在三坊七巷福州臺灣會館展出2022-10-09
- 福州發布最新通告!入(返)榕必看2022-10-09
- 摘鏡理由千萬個,聽完他這個,即刻被福州愛爾眼科醫院認證為“暖心奶爸”2022-10-09
- 福建: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要見“明白賬”2022-10-09
- 近鄰黨建 引得“活水”潤紫陽2022-10-09
- 金融糾紛快速化解 “臺江方案”亮眼2022-10-09
- 福州市實現未享受體檢保障機制勞模體檢全覆蓋2022-10-09
- 福州市年底將實現安寧療護服務縣(市)區全覆蓋2022-10-09
- 10月13日起福州358路區間公交開通2022-10-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發布最新通告!入(返)榕必看2022-10-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