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態底色 暢享綠色生活
福州市廣大干部群眾熱議《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藍圖指引,久久為功;牢記囑托,繼往開來。連日來,新華社長篇通訊《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3820”戰略工程引領福州高質量發展紀實》在福州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3820”戰略工程作為福州發展總綱領、總方略,日益彰顯思想偉力、實踐偉力和時代價值;將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牢固樹立生態城市的概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進取姿態,全力放大福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的魅力活力,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從“綠化福州”
到“千園之城”
“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畫里”。當下福州,盡顯生態之美、發展之美。而這得益于習近平同志當年大力推進“綠化福州”工作,帶頭植樹,倡導“見縫插綠”和“成片種樹”相結合,讓榕城更加綠意盎然,不負盛名。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福州造林綠化,厚植福州綠色發展根基,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財富。”市林業局局長蘭超談及福州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個明顯變化:30年來,福州森林覆蓋率提高了近16個百分點,從42%到保持在58%以上,走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他說,福州始終牢記囑托,重點實施“環福州綠色屏障”“城鄉綠化一體化”“四綠工程”“村植千樹”等一系列造林綠化行動,在全省率先開展“春節回家種棵樹”全民義務植樹,讓荒山植綠、千樹進村,擦亮生態城市底色,讓森林城市、海濱城市、山水城市更好地造福人民群眾。
思想指引前行。如今在福州,近1500個大小公園星羅棋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1986年的1.7平方米增加到14.82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約95%,市民出門見園、行路見蔭,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知名度。
“我們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感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市園林中心主任楊曉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的囑托,立足福州山水城市特點,依托兩江四岸、環城山體、公園景區等,構筑山水融合、綠意盎然、整潔舒適的生態綠地格局,建設山水園林城市,打造高品質城市生活空間,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綠”“享園”。
從開啟水系治理
到臨水而居詩意生活
福州通江達海,城區河網密布。但曾經,污水和河道垃圾等一度讓河網黯然失色。“3820”戰略工程提出,要把福州建設成為“清潔、優美、舒適、安靜,生態環境基本恢復到良性循環的沿海開放城市”。一張藍圖繪到底,30年磨礪,福州河湖實現蝶變:城區44條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水系治理創出福州經驗;推進“兩江四岸”重要節點打造、沿岸綠化提升、山體修復等品質提升工作,助力實現臨水而居、詩意生活的人居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主政福州期間,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開啟城區水系治理攻堅戰序幕。如今,福州城區內河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出門見景的生態福利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市城鄉建設局局長陳漠誠表示,將以“高品質生活、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為核心,在城區交通暢行、排水防澇、公共事業保障、城市品質提升、建筑強市等專項行動中貢獻城建力量,努力建設與現代化國際城市相適應的布局合理、韌性安全、和諧宜居、綠色高效、智慧惠民的現代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市水利局負責人表示,將遵循新時期十六字治水方針,圍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戰略部署,持續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統籌實施主要流域防洪工程建設,開展中小河流治理,持續提升城區水系內澇治理能力,筑牢水安全防線;提速“一閘三線”工程,加快實施“一庫兩線”工程,持續完善水資源配置網絡,全面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節水高效利用,不斷提高水資源保障水平;持續深化河湖長制工作,擴大“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覆蓋面,打造宜居宜業的“水生態”環境;講好閩都“水故事”,推動水文化公共產品進一步豐富,助力水經濟產業健康發展。
從破解“垃圾圍城”
到垃圾分類成為時尚
“不僅要做群眾看得見的事,對群眾看不到的好事也要做好。”上世紀90年代,為了破解“垃圾圍城”難題,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謀劃、研究選址,推動建成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這一跨世紀的造福工程。
“我們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標準,全面推動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改造升級。”市城管委主任陳登峰介紹,多年來,紅廟嶺從無害化填埋處理階段發展到綜合處理階段,再到分類資源化處理階段,如今已進入基地化建設階段,全力打造“安全、環保、生態、智能、美麗”的循環經濟生態示范園區。眼下,紅廟嶺正爭創國家級生態環境科普基地、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
生態理念創新帶來一場深刻變革,綠色生活方式在榕城蔚然成風,成為市民的自覺——2019年5月,福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如今,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居民生活新時尚,城區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從2017年的20%提升至85%以上。
在垃圾分類推行之初,家住鼓樓區軍門社區南營巷的許德隆老人便報名響應,帶頭開展垃圾分類。“對于垃圾分類,居民從疑惑、陌生到熟悉和習以為常,再到現在的不分都不習慣,小區也已形成一套完善的運作機制。”許德隆深有感觸地說,環境好,心情才會好,垃圾分類讓大家感受到美好綠色生活。(記者 林文婧 藍瑜萍 林榕昇 吳樺真 譚湘竹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召開“萬企興萬村暨鄉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專題現場會2022-10-14
- 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2-10-14
- 福州市新一輪社區綜合提升行動碩果累累2022-10-14
- 建設書香鼓樓 南街街道打造“書香小區”2022-10-13
- 福州倉山通告2例陽性 系集中隔離人員 軌跡公布2022-10-13
- 第十七屆福州讀書月系列活動啟幕2022-10-13
- 福州4個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獲佳績2022-10-13
- 15個重點專科入駐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東二環院區開診2022-10-13
- 《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在福州教育系統引起熱烈反響2022-10-13
- 福州鼓樓區7所學校體育場地將對外開放2022-10-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泰縣同安鎮精細化管理提升群眾生活品質2022-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