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產總值預計超30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26.5%,超過2021年鼓樓區的GDP總量,繼續位居全省首位。這是福州海洋經濟發展走過的2021年。
全市漁業產值連續多年位列全國設區市第一,先后獲評“中國魚丸之都”“中國海帶之都”“中國金魚之都”“中國鰻鱺之都”“中國純天然遠洋捕撈產品產銷基地”等稱號。這是福州海洋經濟發展走過的十年。
福州1.1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蘊藏著噴薄而出的藍色能量;920千米海岸線猶如一張充滿力量的弓,讓弦上之箭蓄勢待發。當年,習近平同志站在時代的前沿,親自為這片蔚藍國土擘畫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海洋經濟的宏偉藍圖。
向海圖強,是決心,更是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州牢記囑托,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大力培育新動能、拓展新空間、打造強品牌,全方位推動海洋與漁業高質量發展超越,推動全市海洋與漁業各項經濟指標保持全省首位、全國前列,進一步加快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腳步。
市民在漁博會上逛展。 記者 石美祥 攝
GOP3000億
讓創新唱主角 激活海洋新動能
縱觀全國海洋生產總值(GOP)版圖,福州領先多年。2021年福州海洋生產總值預計超3000億元,占全國3.3%,位列全國設區市第四。“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超12%,高于全國、全省的年均增速。
GOP“走在前列”,正是堅定不移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戰略的結果。這十年,福州搶抓機遇、創新求變,率先在“海洋經濟”領域謀篇布局,搶占發展先機。
2016年,福州獲批全國首批“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2018年,福州獲批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以此為契機,福州深植“海洋”基因,立足多區疊加優勢,“撬動”體制創新、科技創新,一批批改革舉措、創新實踐在這里開拓“新藍海”——
敢啃“硬骨頭”。戴上示范區“帽子”,福州接下“推進海洋資源要素市場配置”“開展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兩大考題。路徑千條,福州以“養殖海權改革”為抓手,探索出“三權分置+兩證聯動”海水養殖新途徑,將資源變資產,打造“海上林改”全國樣板。
敢闖“新領域”。今年1月,全國首宗海洋漁業碳匯交易成果在連江發布,福州勇闖“無人區”,實現我國海洋漁業碳匯交易領域“零的突破”。“藍碳”領域,福州早出發、搶先機,率先完成全國首例漁業生態環境損害“藍碳”賠償案件、舉辦全國首場借“藍碳”實現“零碳”的漁業周·漁博會,推動一系列“藍碳”實踐落地,吹響福州創新探索“藍碳”應用的號角。
敢于“邁新步”。面對新舊動能轉化問題,福州瞄準“高新藍”技術,大力發展布局海洋生物醫藥、海上風電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涌現新北生化等一批科技企業,并成立全國首個市級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聯盟,激活海洋經濟發展動能。
近日,福州召開海洋經濟科創高地建設推進會,發布了《福州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匯編》,標志著新一輪海洋經濟建設正式啟動,又一次匯聚起福州向海圖強的新興力量。
人均350公斤
打造海上糧倉 開拓發展空間
去年,全國水產品人均占有量47.36公斤。“放在福州,至少是7倍。”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童桂榮說,福州一年水產品總量達297.18萬噸,若按常住人口842萬人計算,現在水產品人均占有量超350公斤。
人均350公斤的底氣從何來?
福州以占全省四分之一的海域面積、海岸線及江河湖資源,生產了全國約二分之一的鮑魚,全省二分之一的海帶、南美白對蝦及五分之三的鰻魚,十年來創下了連年豐收的成績。
近年來,福州持續打造“海上糧倉”,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綜合開發,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海洋開發,為漁業高質量發展拓出新空間。
——向生態高效要潛力
連江官塢海產開發公司深耕“漁業芯片”,開發出“黃官一號”“黃官二號”等耐高溫食用海帶良種,市場份額占全國總量的40%;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成功培育出“福鮑1號”綠盤鮑新品種。“海上豐產豐收,好品種是一大關鍵。”公司負責人林哲龍說。
福州通過實施種苗創新工程,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攜手,打造種業振興的骨干力量,全市現有水產苗種場224家,海帶和花蛤育苗分別占全國60%、80%以上。福清東瀚海域、連江黃岐半島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建造人工魚礁,為海洋生物筑起“新家”。推動南北聯動,探索“南鮑北養”,進行資源互補。
——向深海遠洋要蛋白
連江定海灣海域,集結了數臺深遠海智能養殖平臺——“乾動1號”“閩投1號”“定海灣1號”等,它們呈“田”字狀分立于海面。在“定海灣1號”上,養殖人員按下電動按鈕,網箱隨之翻轉,上萬條大黃魚顯露“真身”,翻騰出一片“金燦燦”的景象。
海浪聲中,福州向深海進軍,實施“百臺萬噸”計劃,累計投放了10臺深遠海養殖平臺,預計年產量近1500噸,依托裝備化、智能化,將傳統的近海養殖產業向深遠海延伸。
放眼世界地圖,福州漁船“足跡”遍布三大洋,遠洋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福州馬尾港,成批漁獲集裝箱從1萬公里外的西非毛里塔尼亞遠洋漁業基地而來,運往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后銷往全國市場;在連江粗蘆島,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建成千億現代漁業產業集群指日可待。
——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在天馬科技加工廠房,烤鰻生產線高效運轉。“我們將鰻魚制成白燒、蒲燒、串燒、烤肝串等各類產品,年產1500噸,產銷量均全國領先。”公司食品副總經理楊長衡說,近年來,公司鰻魚食品類新品強勢崛起,產線開滿、產銷兩旺,去年一年線上銷量增速超300%。“福州是烤鰻的‘世界工廠’,我們還打算在福州打造觀光式食品超級工廠,新建兩條烤鰻生產線,預計產能6000噸。”
近年來,天馬、御冠等一批企業蓬勃發展,依托生產革新、產品推新,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水產品附加值,為福州現代漁業“強筋壯骨”。除烤鰻外,福州魚糜制品、藻類、對蝦、鮑魚等水產精深加工品均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份額,逐步形成布局鮮明、綜合效益高的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連辦14屆
攜手“漁博之約”走強品牌之路
十年來,“中國海帶之都”“中國魚丸之都”“中國鰻鱺之都”等“國字號”接踵而至。各類展會、節慶活動接連舉辦,持續打響福州“漁業品牌之都”。
6月,2022漁業周·漁博會在福州落下帷幕。一場盛會,300多家企業云集,機遇與潛力交相輝映,折射出一幅蓬勃向上的海上福州發展新圖景。
迄今為止,漁博會已成功舉辦14屆。展會規模、成交額屢破新高,展位內供洽談的圓桌見證過“南來北往”的數千次合作。以“漁”為媒,漁博會品牌影響力逐年擴大,十年海洋與漁業重點項目累計簽約額達1946億元。
越來越多企業鐘情漁博會。連續參與三屆的厄瓜多爾有信集團中國區代表朱光明說,“漁博會將友商聚起來,是提高合作成功率的關鍵。企業不僅能和同行交流經驗,還共同分享客源,希望年年都能來參與。”
十年來,與漁博會一同成長起來的,還有福州魚丸、金魚等傳統產業。
展會搭臺,福州連續舉辦8屆魚丸文化節,通過手工展示、線下品鑒、品牌門店推介等方式展示福州魚丸特色,“百變魚丸”、“千人火鍋”、吉尼斯世界紀錄魚丸等特色活動提高了福州魚丸品牌影響力,成為福州漁業的“金字招牌”。
福州魚丸產業品牌之路越發清晰:統一的“福州魚丸”牌匾走進繁華市區、沿街店鋪,生產、包裝、質量邁向標準化;在飛機上、高鐵上、地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魚丸招牌誘人吸睛;今年1月,福州魚丸博物館在海內外四館同開,深挖魚丸文化,讓福州魚丸走向世界。
品牌的成功建設催生出新的增長極。在閩侯,“金魚+文創+電商”模式盛行,一尾尾憨態可掬的金魚“游”進直播間;“閩江之心”,金魚躍然燈光秀的畫面之上,展示出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近五年來,福州金魚產業實現養殖規模翻番,單畝產值增長近10倍,目前年產值近6.5億元,居全國首位。
放流70億尾
人海和諧共生 引領綠色發展
福州深知,江河湖海的資源都是大自然的饋贈。
今年6月,福州“萬人億魚”增殖放流活動拉開序幕。當天,百萬魚苗游入閩江,參與活動的市民劉輝感慨,“這幾年能明顯感受到閩江水域生態環境在變好,走在江邊,空氣更清新了。”
十年來,福州在近岸海域、閩江流域放流各類海、淡水苗種超70億尾(粒),放流種類、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放流“補倉”,更要“護倉”。今年,福州開展“安瀾閩江”專項行動,組建近300人志愿巡護隊,劃分12個網格重點監管區,創新應用“兩江流域人船動態智慧監管系統”,開展全省首個“海鷹”無人機執法專班行動,通過“人防+技防”全方位監管,嚴厲打擊電魚等違法行為,讓閩江的夜晚重回寧靜。
這十年,福州找到人海和諧又一“密鑰”。
在連江黃岐國家中心漁港的大屏幕前,只要鼠標輕點,漁船、船員進出港的實時統計數據一目了然。今年初,全省首個智慧漁港項目在黃岐啟動,建立起“技防”云端管控,推動漁港、漁船等管理由傳統手段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福州,伴隨著5G入海布局加快,達到了更遠的通信范圍、更低的通信成本。福州啟動北斗示位儀、“插卡式AIS”等新設備安裝行動,以智慧手段讓漁船海上生產更有安全感。“漁船改造提升后,在海上作業更加安全舒適。”船東王發林說。
向海圖強,前路可期。在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進程中,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福州將堅定不移向海進軍,用好資源稟賦,推動福州由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越。
連江縣苔菉鎮規模龐大的近海養殖。 記者 石美祥 攝
【“數”說十年】
全市海洋生產總值
2015年,1532億元;2021年,預計達3003億元(增長96%)
全市水產品總產量
2012年,196.22萬噸;2021年,297.18萬噸(增長51%)
全市漁業產值
2012年,352.64億元;2021年,631.87億元,為全國地級市第一(增長79%)
(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8個城市品質樣板工程省級考評“拔頭籌”2022-10-14
- 福州標準化工作多領域成效顯著2022-10-14
- 海洋大數據應用基地落地福州2022-10-14
- 福州臺協會搬“新家” 會員企業超過400家2022-10-14
- 新一股冷空氣將至 福州15日起陰雨為主2022-10-14
- 福建非遺系列展示活動在福州舉行2022-10-14
- 福州在全省率先印發實施方案 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2022-10-14
- 10人獲評第三屆福州市“最美退役軍人”2022-10-14
- 福州加速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閩都特色”將成最大亮點2022-10-14
- 全國百座大城市名單公布!福州上榜!2022-10-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協會搬“新家” 會員企業超過400家2022-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