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北山海相連,民眾相親,“大念山海經” 早有生動實踐。十年來,從閩東北經濟協作區到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再到福州都市圈,閩東北區域協作愈加深入,“同城化、同家園”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2021年,福州都市圈GDP總量超1.9萬億 元,人均GDP達11.1萬元。一個引領帶動閩東北協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強勢崛起。
交通的聯通圈
今年8月,備受關注的福州地鐵6號線開通,從倉山潘墩站“起跑”,載著市民一路歡歌,橫跨大江,40多分鐘后抵達濱海新城。
地鐵6號線是連接福州主城區與濱海新城的通勤便道,為群眾帶來極大的便利。工作在新區、生活在主城區的市民陳明娜直呼:“美好出行的時代來了!”
拉近福州主城區與濱海新城的距離,通道建設不斷:今年1月,道慶洲大橋建成通車,從三江口片區開車到濱海新城僅需約40分鐘。待連接大橋長樂端的316國道漳港至營前段全面建成后,新老城區車程只需25分鐘。
十年快速發展,福州都市圈現代化交通網絡日益完善。以福州為圓心,“海陸空”齊發力,串聯起閩東北兄弟城市,促進共同發展。
平潭海峽大橋讓福州與平潭之間告別“輪渡歷史”。記者 池遠 攝
2020年,長平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福平鐵路開通運營,榕嵐兩地率先進入1小時生活圈。
沿著海岸線,228國道(濱海大通道)、福廈高鐵線路、沈海高速公路組成綜合交通大動脈。福廈高鐵線路已經實現全線鋪軌貫通,正朝著通車運營目標沖刺,屆時將實現福州、莆田、泉州、廈門1小時經濟圈。
與此同時,228國道連接福州市和莆田市的控制性工程——萩蘆溪大橋工程也已開工。作為福州和莆田的重要聯系通道,萩蘆溪大橋和324國道共線,建成后將有效提高福州都市圈的綜合交通運輸效率。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現場,夯機轟鳴,朝著“雙跑道、雙航站樓”奮進。濱海快線(F1線)加快建設,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按下“快進鍵”,機場第二高速公路開工,以機場為核心的立體綜合交通體系加速形成,力爭早日實現閩東北主要城市之間的1小時交通圈。
空鐵聯運打開海絲空中門戶,港口建設乘勢而上,逐夢“深藍”。2021年,福州港貨物吞吐量完成2.74億噸,居全省首位。以福州絲路海港城建設為引領,閩東北正加快提升福清江陰、羅源灣、三都澳、湄洲灣、平潭、延平新城等港區,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港口群。
閩江濤聲起,昔日的“黃金水道”迎來新生。位于福州境內的閩江水口壩下工程建成投運,使得閩江航道的年通航時間由最低的44天躍升至300天以上。福建省最大的內河碼頭、南平市首個碼頭項目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區洋坑作業區碼頭工程11號、12號泊位主體工程不久前順利完成。未來,福州、南平、寧德的干流和支流將聯通起來,并與福州港閩江口內港區、羅源灣可門港區、福清灣江陰港區聯動,打造江海聯運體系。
產業的協作圈
今年8月,福州舉辦第二屆“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峰會暨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寧德時代等多家閩東北優質企業參與對接。早在1994年,福州創辦首屆“國際招商月”時,就邀請了閩東北其他地市參加。
福州搭臺,兄弟城市一同唱戲,持續加強資源共享、項目對接、市場共拓。新時代的十年,從山區農業到海洋漁業,從先進制造業到文化旅游業,閩東北協同發展愈加深入,繪就產業興旺的新圖景。
今年元旦,武夷巖茶、正山小種、政和白茶等南平地道好茶集中亮相榕城,拓寬南平中小茶企和廣大茶農的茶葉銷售渠道。在此之前,春倫集團在寧德、南平等地建設茶園,帶動數萬農戶增收。以茶為媒,福州、莆田、南平、寧德、平潭“四市一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全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示范區。
福莆寧嵐四地海域面積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二,發展海洋經濟前景廣闊。深海養殖正在閩東北沿海地區推廣,繼全國首個深海鮑魚養殖平臺“振鮑1號”落戶連江后,“振鮑2號”落地莆田南日島海域。目前,福州全市累計下水深海養殖平臺8臺。
在龍頭帶動下,一個個產業集群在環三都澳、興化灣、湄洲灣三大灣區崛起。以寧德時代、寶鋼德盛等企業為龍頭,羅源灣、三都澳新能源和不銹鋼產業集群加速形成;以萬華化學、中景石化等化工企業為龍頭,以福州京東方、冠捷電子等電子企業為依托,環興化灣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產業日益壯大。
閩東北山海相連,風光如畫。近年來,各地共同編制《閩東北旅游地圖》,持續擴大文化旅游消費,打響閩東北旅游品牌。福州成立海絲國際旅游中心,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綜合體,帶動閩東北地區海絲文化旅游加快發展。今年初,寧德一月一縣系列宣傳推介活動在福州舉辦,兩地文旅部門共同推進文化旅游協同發展。
民生的幸福圈
福州和莆田在治水上的合作,可以遠溯千年。靜臥在莆田木蘭溪上的木蘭陂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老水利工程之一,歷經3次營建,修建者均為福州人,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北宋治水英雄”錢四娘。
千年之后,兩地不改治水興水初心。莆田市開展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水患之河變成了幸福之河;福州打響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攻堅戰,黑臭水體蝶變為“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百姓幸福感油然而生。
生態是民生之基。近年來,“四市一區”堅持開展生態協同保護,攜手高標準實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等工程,閩東北藍天白云常在、綠水青山長存。
教育和醫療與民生息息相關。清華附中福州學校面向莆田、寧德等地招生,福州不定期組織中職教研員前往協同區中職學校開展交流研討,推進各級各類人才協同培養。閩東北兒科聯盟為廣大兒童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與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濱海院區)、福州市疾控中心聯手打造綜合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一流醫療服務向閩東北輻射。
政務服務“異地代收代辦”,福州都市圈內的群眾更加切身體會到四市一區仿若同城。去年,福州都市圈建設推進會在福州召開,推進會后一天,福州都市圈跨市通辦服務首批受益企業即產生。在“四市一區”共同簽署的《福州都市圈政務合作協議》框架下,企業設立登記等71個政務服務項目可實行跨地區通辦。
今年4月,福州都市圈內首批109項“異地代收代辦”事項全部開通,涉及企業申請遷移登記、經營性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換(補)發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市民只需就近前往行政服務中心,提交相關信息及申請材料,發起“異地代收代辦”申請,屬地工作人員就會接收到相關通知進行辦理。
今年6月,《福州都市圈住房公積金“協同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推出首批36項住房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福州都市圈通辦”。福州都市圈內繳存職工在“四市一區”任意公積金窗口提交業務申請,即可辦理公積金業務。
一條條橫跨山海的交通動脈,一個個崛起的產業集群,一項項便民利民的政務服務……福州都市圈強勢崛起,山海同城繪就融合新圖景。(記者 馮雪珠 見習記者 燕曉)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內河游迎來首批“持證上崗”掌舵手2022-10-16
- 福州舉辦紀念林祥謙誕辰130周年活動2022-10-16
- 平平安安就是福 福州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2022-10-16
- 全國105個大城市名單公布 廈門福州為“Ⅰ型大城市”2022-10-16
- 福州海陸空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2022-10-16
- 又萌又颯!福州興起女娃練武之風2022-10-15
- 新一股冷空氣將至 福州15日起陰雨為主2022-10-15
- 福州:“閩江之心”綻放青春活力2022-10-15
- 福州組織大樟溪流域跨域聯合巡河2022-10-15
- 福州三叉街片區3條道路今起正式通車2022-10-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內河游迎來首批“持證上崗”掌舵手2022-10-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