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記者 顏學輝 文/攝)“她每天接打電話近百個,不是在溝通中,就是在去小區的路上。”同事口中的“她”正是晉安區環南社區書記鄭芳,她每天像“陀螺”般轉著,與下沉干部、基層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共同為社區織就起嚴密的防疫大網。
鄭芳在實達溫泉花園小區協調搭建帳篷事宜。
在戰“疫”路上,社區(村)好比是“細胞”,在城市防疫中起著最為關鍵的基礎作用。鄭芳與其他黨員干部一樣,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已經在社區連續工作了十余天,吃住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已經成為了常態。
凌晨5點,鄭芳就不自覺地醒來,“5點起床后就要迅速延續昨天的狀態,準備好當天上午的核酸檢測物料。”談起時間,鄭芳一連數天下來忙碌中,已經忘記了目前是星期幾。
鄭芳是一名干練的基層能手,微微卷起的褲管下,是一雙日行萬余步的雙腳。見到鄭芳的時候,她從小區剛剛回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匆忙的腳步聲中夾雜著手機發出來的通話音,“你們等我過來看看現場,然后再決定怎么擺放帳篷。”鄭芳一邊說著,一邊就往實達溫泉花園小區走去。正值18時許,仍未進食的鄭芳幫著工作人員搭建臨時帳篷,忙完后又和志愿者一起核對小區人員的核酸檢測情況。
事實上,環南社區樓棟分布呈點狀式、區域大,人口數量達到一萬多。“由于大部分是老舊小區,這讓我們的日常工作大部分需要走樓梯。而且需要在分散的小區間來回穿梭。”鄭芳表示,好在目前有機關干部等志愿者紛紛加入,極大地緩解了社區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
一天下來,鄭芳需要協調好社區3個核酸檢測點人員分配、巡查核酸檢測現場及物資情況、核對社區人員信息、準備次日核酸檢測物資、上門慰問孤寡老人、檢查無疫小區創建情況、接打協調各類電話事務等。“每一天,她幾乎都是最后一個才吃飯,而且吃飯時間也很不規律。”福州市生態環境局下沉干部孫偉說道。
“前幾天,她的腳還是腫的,如今稍微好些就又開始忙個不停。”孫偉說,此前看到鄭芳說話間聲音都是沙啞,連鞋子都穿不進去,“還是我們志愿者提醒后,她才知道自己的腳腫了。”
微光成炬,滴水成河。正是有基層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等群體默默付出,居民的理解和配合,才筑立起抗疫路上的一堵堅實屏障。“其實我只是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希望通過廣大居民的一起努力,齊心協力筑好防疫安全網,爭取早日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的生活就好。”鄭芳說。
責任編輯:趙睿
- 中風險區里的臨時黨支部,成為無疫小區創建的“先鋒隊”!2022-11-06
- 抗疫先鋒丨守牢!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守門人”2022-11-06
- 同心!這家企業攜手鄉鄰,共筑“防線”2022-11-06
- “我先上”!高新區隔離點臨時黨支部筑起戰疫“紅色堡壘”2022-11-06
- 連夜組建!12小時!78個抗疫一線臨時黨支部……2022-11-06
- 戰疫故事:隔著屏幕看你睡的樣子2022-11-06
- 靈活就業人員可享哪些補助?福州市人社局權威解答→2022-11-06
- 趙龍在福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2022-11-05
- 聚焦民生工程 保障醫院電力建設2022-11-04
- 電力速度不停歇 雨夜奮戰供設備2022-1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重裝”亮相,點亮江田新夜色2022-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