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離點,他們是“火眼金睛”的監督員;在社區,他們是心中有數的信息員;在核酸檢測點,他們是引導有序的服務員……在抗疫最前線、防控最前沿,福州市廣大下沉干部將工作上的認真、專業上的精深,運用在與病毒較量、為群眾服務上,筑牢疫情防控銅墻鐵壁。
劉凌波在核酸采樣點仔細記錄居民核酸情況等信息。(左海集團供圖)
檢查隔離點
他有“火眼金睛”
疫情防控期間,各個隔離點的防疫檢查至關重要。市醫保局干部職工積極利用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為防疫貢獻力量。市醫療保障服務行為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吳賜鴻就是其中之一。從10月28日至今,他所在的隔離點突擊檢查隊,每日都奔波在各個隔離點上。
“我本科專業是臨床醫學,研究生學的是病原生物學。”吳賜鴻說,他所在的小組中,有醫學背景的只有他一人。每到一處隔離點,當其他組員在忙著查看監控設備、消防裝置等時,他就耐心檢查值守人員穿脫防護服、手部消毒,以及陽性病例轉運是否合理、消殺是否到位等情況,每次檢查都要一個小時左右。“每個隔離點每天都會有隔離人員入駐或解除隔離,只有嚴格檢查,讓駐守人員做好防護,才能避免交叉感染。”
學醫出身的吳賜鴻心思縝密。近日,在一處隔離點,他就指出相關人員消殺時間不達標,以及陽性病例轉出后評估不完整、穿脫防護服不規范等問題。“雖然隔離點值守人員都十分辛苦,但出于愛護他們、為大家負責的考慮,我還是要詳細指出問題所在,同志們也都能理解。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早日戰勝疫情。”吳賜鴻說。
當起“送貨員”
他們日均爬樓近百層
在倉山區上渡街道高風險區域,市交通執法支隊的6名志愿者黃志鴻、黃偉、林振宇、楊健、林曉暢、肖錦濤,一直堅守在梅花園、荷花園、蓮花園三個小區的封控樓棟,承擔著保障物資投遞、上門核酸檢測、生活垃圾清運等工作。
封控樓棟群眾不能下樓,作為志愿者,他們每天需要爬樓近百層。“蓮花園、荷花園封控樓棟共有住戶210戶,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可以裝滿百余個100升的垃圾袋。”黃志鴻說,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他們需要一天爬三次樓,其中兩次運送生活物資,一次運送生活垃圾,一輪保障、清運要花近2小時。每次結束后,防護服都濕透了。
和居民打成一片
他是一把好手
市總工會機關黨員干部吳信義居住地一解封,就下沉社區支援,主動請纓擔任晉安區王莊街道樂東社區世歐王莊三區臨時黨支部書記。他迅速將小區物業、居民中的黨員組織起來,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借助他們對小區熟悉的優勢,迅速完成對全小區近400戶的“掃樓”摸底工作。
“市總工會是群團組織,做職工群眾工作,本來就是我們擅長的事情。”吳信義說。
在下沉工作中,不時會遇到不理解防疫工作的群眾,吳信義總是不厭其煩做好解釋工作。因為態度好,又能及時幫群眾解決問題,他很快就和居民打成一片。
服務老年人
她們是貼心棉襖
在晉安區象園小區,市婦聯下沉黨員干部劉明燕遇到求助或發牢騷的居民時,充分發揮社工師專長,讓他們很快平靜下來。社區有位陳奶奶因子女沒來看望很是失望,劉明燕當起了老人的貼心棉襖,陪她聊天解悶。
“婦聯是婦女群眾的娘家人,我們來了就要讓群眾感到娘家人就在身邊。雖然下沉工作很瑣碎,但這時候每個人多盡一份心、多擔一份責,我們離勝利就能更進一步!”劉明燕說。
在臺江區新港街道,市資源規劃局下沉干部謝美芳發揮在工作調查中積累的經驗,在和群眾溝通,尤其是和老年人交流上特別順暢。“我們每次做核酸檢測,她都會耐心引導,非常貼心。”新港苑居民陳依姆說。
細心的謝美芳還發現,很多高齡老人反復使用同一個口罩,于是建議社區準備愛心口罩,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幫助。
摸排井井有條
她心中有本“賬”
自10月24日入駐世歐王莊小區,左海集團下屬路信設計公司下沉干部劉凌波便接手小區住戶的摸排重擔,不僅要記下居民姓名、門牌、聯系方式、共同居住者人數等基本信息,還要了解特殊群體的服務需求,并更新居民參加核酸檢測的次數。
數據繁瑣復雜,她卻井井有條。“我平常就負責公司的人資調配,要梳理人員信息,現在也算對口。”將職場技能搬進抗疫一線,她與同事在挨家挨戶上門了解情況、收集信息的同時,著手編制臺賬。
“只有對居民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更好筑起抗疫防線。”姓名、門牌、聯系方式、共住者人數一一登記,空巢老人、殘疾人、重病患者、孕婦等臺賬分門別類,居民參加核酸檢測次數清晰明了。不斷補充、修正、更新,如今,轄區內8棟1343戶居民的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規范有序
他們檢驗“檢疫”都在行
10月31日,市食品藥品檢驗所10名干部下沉晉安區鼓山鎮茶會社區,組成駐茶會社區疫情防控守護隊。面對社區紅黃碼人員多的復雜情況,他們達成共識:參照實驗室管理規范組織采樣。
守護隊隊員鄭東晨介紹,他們結合社區環境與人群流向,對采樣通道、區域分布、人員交接、流程處理等細節做了針對性安排。
參考檢品無污染處理經驗,對采樣現場的試管及標簽采取了無污染保護;為老弱病殘幼開設了類似藥品檢測的“綠色通道”,即到即檢;參考檢品分流方法,對不同碼的人群分流;在隊伍邊設立安全島,并從實驗室帶來不同檢品標簽,避免群眾排隊產生爭執……(記者 胡一晟 朱榕 李白蕾 見習記者 吳樺真 宋亦敏)
責任編輯:趙睿
- 一位外賣小哥的自述:我在封控區做志愿者2022-11-10
- 一位小區居民看抗疫:“原來大家的心可以這么齊!”2022-11-10
- 小區“降級”并非“沒事了” 低風險區居民要注意三點2022-11-10
- 19歲河北小伙在榕當志愿者 服務他人同時也感受到福州暖意 2022-11-10
- 防疫不力 福州11家物業企業被掛紅牌2022-11-10
- 省財政一攬子措施助力榕疫情防控 給予50億元助企紓困貸款額度2022-11-10
- 致敬!福州抗疫一線“火焰藍”2022-11-10
- 福州:凝聚合力 全力打好社會面清零攻堅戰2022-11-10
- 福州:你我同心 攻堅這“疫”刻2022-11-10
-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落幕 福州學子“一金七銀”再創佳績2022-1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一位外賣小哥的自述:我在封控區做志愿者2022-1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