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們該如何做好常態化健康防護?又該如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14日,記者就此咨詢了福州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陳琦輝。
陳琦輝介紹,打噴嚏不遮掩口鼻、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聚餐時不用公筷公勺、飯前便后不洗手……這些不良衛生習慣和不文明行為,看似是小事,卻會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危害,容易引起傳染病的傳播與流行。
要堅持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手部衛生等防疫“三件套”;做到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等防護“五還要”,自覺遵守各項防疫規定。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盡量少去人群密集、陰冷潮濕、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盡量避開客流高峰,與人交談、排隊、候車時記得保持一米社交距離。另外,要經常打掃居室,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開窗通風;如家人或周圍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癥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次數。
規范佩戴口罩。在密閉人群較多公共場所,如公交、地鐵、電梯、醫院、商場、影院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減少致病微生物的吸入。口罩要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佩戴前后要做好手部清潔或消毒。
養成正確手部衛生習慣。飯前便后以及接觸污染物后要及時洗手。若無流動水沖洗條件,可用含酒精的擦紙擦洗手部或手用殺菌消毒液涂抹噴灑手部。
市民還應自覺遵守核酸檢測、掃場所碼、測溫等防疫規定。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喘促等癥狀,應及時監測體溫,主動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交通工具,就診時主動向醫務人員說明近期外出史和接觸史。
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或加強接種的人員,尤其是老年人群,應盡早到就近的接種點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鞏固免疫屏障。(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李卉)
責任編輯:趙睿
- “先傳播后出陽”是怎么回事?聽聽專家怎么說2022-11-15
- “疫”不容辭 致敬抗擊疫情中的居民志愿者2022-11-14
- 張國旺王進足到漳浦一線督導疫情防控工作2022-11-14
- 漳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場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2022-11-14
- 福州晉安:守好社區門 辦好居民事2022-11-14
- 福州晉安后山村創建“無疫村”一線見聞2022-11-14
- 疫情期間兒童如何做好防護?注意這些要點2022-11-14
- 11月13日福建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例、無癥狀感染者21例2022-11-14
- 永泰:毫不松勁防疫情 開足馬力促生產2022-11-14
- 優化疫情防控!這些措施你應該知道2022-11-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南街街道:紅色業委會筑起防疫堅強堡壘2022-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