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終結者”筑牢最后防線
生態“鐵軍”把好社區首道關
環保“疫”中人 一線展風采
督促隔離點做好涉疫醫療廢物處理,守好抗疫“最后一道防線”;聞令而動,火速集結,馬不停蹄奔赴社區……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福州生態環境部門奮戰一線,成為抗疫一線的醫廢“終結者”與活躍在社區的生態“鐵軍”,建起了一座座堅實的環保堡壘。
本輪疫情期間,維也納(奧體)酒店成為方艙醫院人員的住所,酒店涉疫醫療廢物和廢水需視同隔離點進行管理。然而,該酒店系首次作為隔離點進行管理,是不折不扣的“小白”。
如何指導該酒店守好抗疫“最后一道防線”?倉山生態環境局污染防治科的王丹菁根據以往“作戰”經驗,提前羅列好注意事項,從涉疫醫廢暫存間的設置、管理過程的消毒、臺賬記錄、余氯監測和相關防護等方面多次進行現場指導。
如今,在王丹菁的幫助下,維也納(奧體)酒店已順利筑起一道處置涉疫醫廢的銅墻鐵壁:
專用醫療廢物轉運車輛緩緩進場,工作人員作好防護,將涉疫垃圾從暫存點搬上轉運車輛,關上車廂門后對車輛進行消毒,登記臺賬……暫存間現場,各項流程運行規范。
對收集的涉疫垃圾進行消毒,用專用垃圾袋雙層包裝,垃圾未超過包裝袋容積的3/4,封口消毒后稱重標記……酒店內,涉疫垃圾消毒打包同樣有序規范。
看到自己指導的抗疫“小白”有了安全有序的涉疫醫廢處置流程,且得到生態環境部門的認可,王丹菁成就感滿滿。
“戰場擺在哪里,黨旗就飄揚在哪里。”王丹菁表示,用科學的專業知識和必勝的堅定信念去撬動防控疫情的“杠桿”,正是生態環保人的使命。
“這是一個隱形戰場。”市生態環境局土壤生態環境處工作人員林煌告訴記者,涉疫廢物的處置,關系著病毒傳播和疫情控制。“面對數量高于平時8倍的涉疫垃圾,我們協調啟用紅廟嶺垃圾焚燒廠、福清垃圾焚燒廠等單位的應急處置能力,盛輝、昊辰等物流公司的廂式貨車調配運力。同時協調交警部門允許廢物運輸車輛24小時通行,保障涉疫垃圾及時收運、處置,做到日產日清。”林煌說。
記者了解到,為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線”,本輪疫情期間,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已出動執法人員超3000人次,重點檢查定點醫院、隔離點、核酸采樣廢物集中點等重點環境監管點位涉疫廢物、廢水處置情況,檢查近1300家次。“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涉疫醫療廢物百分百安全處置、涉疫污水百分百安全處理。”林煌說。
在保障涉疫醫療廢棄物和涉疫廢水安全處置的同時,福州生態環境系統也同步吹響志愿“集結號”,在社區壘起一道道堅實的綠色屏障。
10月25日,市生態環境局首批新冠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成立;10月31日,增派人員赴倉山區蓋山鎮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并在抗疫陣地上組建5個臨時黨支部……
前一天還在為環保工作忙碌,第二天就穿上“紅馬甲”駐守社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的鄧玲敏隨隊來到蓋山鎮華彩社區。協助卡口管理、核驗健康碼、登記異常信息、勸導群眾配合做好抗疫工作……鄧玲敏迅速轉換角色,成為可靠的“抗疫尖兵”。
“在小區‘作戰’時,居民進出時的一聲聲感謝和問候讓我動力十足。”面對家中兩個孩子的思念,鄧玲敏總是用“我們很快就能打敗病毒了”安慰孩子們,“打敗病毒也是我們的信念和目標。只有共克時艱,守住健康綠,我們的城市才能更快恢復如常。”鄧玲敏說。
據悉,本次疫情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加強一線下沉力度,共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1490人次。綠碼通行、黃碼登記、紅碼止步……黨員干部24小時不間斷,一班又一班、一輪又一輪地堅守小區大門,練就了一雙秒辨健康碼的“火眼金睛”,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現生態環保鐵軍隊伍不畏艱難、勇毅篤行的良好形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記者了解到,本輪疫情期間,長樂、馬尾、羅源、閩清和永泰生態環境局的5支隊伍共43名黨員干部分赴倉山區、閩侯縣和鼓樓區,以“環保綠”化身“志愿紅”,筑起城區疫情防控安全網。(記者 嚴鑫)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晉安區保利香檳國際小區:干群高效協同 守好“安全門”2022-11-16
- 倉山法院黨員干部配合街鎮社區守護共同家園2022-11-16
- 福州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明年1月召開2022-11-16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一批人事任免事項2022-11-16
- 福州:項目建設拉滿弓 企業生產鉚足勁2022-11-16
- “福州船長”揚帆全球 做大、做強、做精遠洋漁業產業鏈2022-11-16
- 福州今日開展區域核酸檢測2022-11-16
- 周祖翼在福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并調研2022-11-16
- 補缺補漏 隨到隨采 福州倉山移動應急核酸采樣車“上崗”2022-11-15
- 福州推動疫情期間快遞保通保暢2022-11-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船長”揚帆全球 做大、做強、做精遠洋2022-11-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