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閩侯強化選育品種 6.4萬畝橄欖迎豐收》的新聞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翠綠飽滿的閩侯橄欖“紅”了。
閩侯橄欖是央視新聞的常客。早在2016年和2019年,央視記者就來到白沙鎮大目埕村,專題報道當地橄欖。此次央視新聞播放的橄欖豐收場景依舊在白沙鎮,這里是閩侯縣橄欖種植面積最多的鄉鎮,產出的鮮食橄欖品質也屬全縣最佳。
近日,記者來到白沙鎮馬坑村綠百合農莊,只見一串串橄欖似翡翠般掛在枝頭,果農們架著高梯、背上編簍,輕輕一抓,橄欖便盡數落入竹簍。果農陳敬告訴記者,綠百合橄欖園種植面積約為300畝,主要種植的橄欖品種為“福欖2號”,今年產量可達50萬斤。白沙當地氣候適宜,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呈弱酸性,所以“福欖2號”果實較大、果肉飽滿,單果重可達9.5克至12.6克。并且,當地產出的鮮食橄欖還兼具入口脆嫩、化渣,味香無澀、回甘濃甜等特點。
“青橄欖花期為四五月份,果子則要到10月至12月成熟。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摘下后,只需簡單的挑揀、水洗、裝袋密封、冷藏保存,便可一直儲存到明年3月份。經過二次加工,還能將橄欖制成蜜餞進行售賣。”閩侯縣橄欖協會會長熊雙偉告訴記者,青橄欖的商品經濟價值較高,不僅得到本地人的喜愛,更是深受廣東食客的青睞。
閩侯縣種植橄欖歷史悠久,早在唐朝便已盛行,橄欖被列為福州府的土特產貢品。1996年,該縣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評為“中國橄欖之鄉”。據統計,目前,閩侯全縣橄欖種植面積約6.4萬畝,主要分布在閩江兩岸的鴻尾、白沙、小箬、竹岐、荊溪、甘蔗等鄉鎮;橄欖產量占全國五分之一以上,今年預計產量約5萬噸,產值約7億元。
近年來,白沙鎮還不斷強化橄欖鮮食品種的選育,除“福欖2號”外,還成功選育了“靈峰”“馬坑1號”“竹西1號”等優良的鮮食品種。熊雙偉告訴記者,這些品種中,來自白沙鎮連坑村靈峰自然村的“靈峰”最為有名,售價最高時可達每斤200元。此外,隨著橄欖已在閩侯規模化、規范化種植,目前全縣百畝以上連片的橄欖場有40多家,500畝以上連片橄欖園有8家,橄欖專業合作社有22家,橄欖家庭農場有20戶,全縣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橄欖企業有17家。
橄欖除了帶動鄉鎮種植產業外,還推動了閩侯縣農業經濟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閉環。據統計,在橄欖產品深加工方面,閩侯縣已擁有30多家各類橄欖加工廠。未來,閩侯縣將繼續選育優秀橄欖品種,為閩侯農業經濟發展輸送更多“養分”。(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潘煜婷 陳堡)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雪峰山城將增一條山地風景道2022-12-16
- “樂游百園·共筑安全”——福建省安全文化公園開園儀式舉行2022-12-15
- 閩侯茶苑村發展數字農業 金線蓮添“保姆”2022-12-15
- 閩侯大湖鄉:辦好小農場 撬動大振興2022-12-14
- 福建榕能集團:帶電合班助遷改 雙休服務不打烊2022-12-09
- 閩侯上街中心衛生院新門診樓封頂2022-12-05
- 閩侯青口汽車工業園區企業致力高質量發展2022-12-02
- 閩侯南通打造“智慧菜場” 實現攤位環境、管理監控信息化2022-12-01
- 閩侯恒心路有望明年2月底通車 打通新舊城區的又一條快速通道2022-11-29
- 侯官百年古厝遷建活化 陳依柞故居有了新身份2022-11-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多地宣布:新增自費核酸點位2022-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