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落下帷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印尼總統佐科會談時指出:要繼續推進“區域綜合經濟走廊”和“兩國雙園”建設,推動雙方合作再上新臺階。
自2021年1月《中國-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合作備忘錄》簽署以來,短短兩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已經五次親自過問、批示“兩國雙園”項目。
在高位推動和高度關注下,“兩國雙園”建設奮力提速,項目已被列入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海絲核心區建設方案重大平臺之一、商務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和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雙方互建產業項目、基礎配套輻射區域發展、政策互利互惠賦能經濟繁榮……中印尼“兩國雙園”已成為福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深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標桿。
產業互聯
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
粉刷墻壁、進駐設備、培訓員工……在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新廠房投產準備工作緊鑼密鼓推進。淼天匯是一家發展超20年的高端海產品貿易企業,在福清市和印尼三寶壟市均設有工廠。即將投產的新廠房從長樂區松下鎮舊廠址搬遷而來,占地約4000平方米,將主要承載印尼進口漁貨的精細加工。
“瞄準印尼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我們2014年赴當地投資建設了白對蝦養殖基地、加工車間和冷庫,中國和印尼兩個生產基地聯動作業,讓企業能夠更加靈活調配生產進度和滿足市場需求。”企業負責人林崢嶸介紹,即使在疫情期間,企業也實現了銷售擴張,如今100多種產品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朝印尼豐富的漁業資源、較低的人工成本,背靠福清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成熟的加工技術、優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務,越來越多食品企業暢通循環渠道,做大全球市場。
今年3月,中印尼“兩國雙園”示范合作項目——由勝田食品和印尼三林集團聯合打造的印尼海洋漁業中心首個基地投產。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施捷表示,公司將繼續在印尼設立9個漁業分揀中心,未來通過“兩國雙園”平臺,每年將有近500萬噸漁貨和魚糜運回元洪區進行精深加工。
目前,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36個項目已投產。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管委會招商處負責人余林林介紹,福清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正大力推動國際化產業協作,立足中印尼雙方資源稟賦,策劃實施食品產業大進大出項目,重點推進印尼海洋漁業中心、保羅大健康食品等總投資432億元的產業項目;對接青皮椰子、魚原材料等超千億貿易額項目,力爭明年食品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設施互通
輻射帶動區域一體化
來到元洪國際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只見冷鏈運輸車正源源不斷地將一批批生鮮食品送到凍庫保鮮。“海洋食品的品質與保鮮技術息息相關。園區引進大型凍庫解決了企業的儲存、周轉、運輸等問題,為經營提供了極大便利。”項目業主方、福建豐大集團有限公司經理魏崧說,由于設備先進、技術靠前、管理完善,凍庫吸引了不少東南亞地區相關從業者來學習借鑒。
2020年福州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其中依托的就有元洪國際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該中心還在不斷“生長”——一期項目5#、6#超低溫智能化冷庫預計明年初投產,二期項目包含鮑魚城與冰鮮貝類交易區的10萬平方米鮮活品交易中心初現“真容”,三期項目建設預制菜研究中心、中央廚房配送中心等已在規劃當中。
“兩國雙園”的意義既在于經濟互利,也在于交流互鑒。眼下,福清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內越來越多基礎設施配套正以高標準要求、國際化視野進行建設——
11月底,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項目暨公共服務平臺一期投建,將重點開展食品產業大數據采集存儲、安全保障、開放共享、開發利用、互聯網+服務及運營等數字化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打造國際化一流科技創新示范園區;
位于福清的由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印尼茂物農業大學、印尼IPMI國際商學院共建的“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聯合研發中心”,開設印尼語課程,積極申報福建首個印尼語本科專業,還面向印尼招才引智;
元洪作業區1#、2#碼頭泊位獲省交通運輸廳岸線及初設批復,邁入招投標階段,將作為印尼海洋漁業中心對接泊位,3#、4#碼頭泊位被新增為福州市遠洋漁獲裝卸碼頭,成為“兩國雙園”的重要交通運輸保障。
政策互惠
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元洪園區,沒來錯!”近期剛剛入駐園區的南邑貿易有限公司就嘗到了甜頭。原來,該公司近期從印尼進口了一批總價值約3000萬元的海洋食品,在通關時遇到困難。“過關時‘卡殼’,既影響食品保質期限,也影響企業資金周轉。”企業負責人說。
本著支持企業發展和“一企一策”的工作原則,園區立即牽頭與海關溝通,專題研討解決辦法,力爭最短時間內讓企業“過關”,盡可能減少企業損失。
“作為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海絲核心區建設重大平臺,園區的營商環境建設也要提速創新。”余林林介紹,福清元洪國際食品產業園主要走的是先“復制”再“創新”的路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擦亮服務這塊“金招牌”。一方面,園區成立工作專班,以問題為導向,“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另一方面,積極對接海關部門,打造通關便利化服務體系,為大宗貨物進出口暢通渠道,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園區已對接爭取38條省級以上優惠政策,推動遠洋漁獲防疫監管區及查驗平臺通過驗收、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獲批動建、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投入運營。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管委會主任林友華表示,將認真對照黨的二十大明確的任務要求,繼續圍繞“兩國雙園”帶動中國及印尼食品產業帶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深化對接國內國外市場,促進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平臺落地壯大,打通經濟循環“大動脈”,力爭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西部及周邊地區的前沿樞紐。(記者 錢嘉宜 謝星星/文 池遠/攝)
責任編輯:趙睿
- 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雙向發力2022-11-29
- 福建福州:加速推進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2022-11-18
- 助力“兩國雙園”福建成立首家中印尼產業合作研究中心2022-09-15
- 助力“兩國雙園”福建成立首家中印尼產業合作研究中心2022-09-15
- 助力“兩國雙園” 福建成立首家中印尼產業合作研究中心2022-09-15
- 我國首次出口高鐵列車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啟運2022-08-22
- 印尼一渡輪傾覆事故 造成11人失蹤2022-07-07
- 印尼海洋漁業中心首個基地投產2022-06-24
- 外媒:印尼總統佐科下周訪問俄烏 敦促雙方和平解決沖突2022-06-22
- 印尼智能手機市場起步緩慢 中國品牌占比超6成2022-06-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八閩鄉村農文創產品展在福州舉行2022-1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