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冬日的閩清三溪鄉,油香四溢。漫山遍野的油茶樹結滿果實,家家戶戶上山采收笑意盈盈。油廠里,風干的油茶籽一車接一車運入,一桶桶金黃的茶油運出,整個鄉村都沉浸在忙碌的氛圍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憑借著長年來對油茶的深耕,一個個致富帶頭人、老手藝人帶著鄉民們煉出“科技油”“致富油”“文化油”。如今,三溪茶油正飄香振興路。

      在高山上煉“科技油”

      從三溪鄉政府驅車,經過30多分鐘的蜿蜒山路,就到了位于上洋村的白巖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閩清縣唯一實現油茶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市級龍頭企業。

      這間高山上的廠房,每年冬天是這里最“熱”的時候。“一到油茶果采收前夕,就有種植戶來預定加工。”公司主管何希斌告訴記者。

      走進廠區,經過前期加工烘干的油茶籽整齊堆放,兩臺立式的榨油機正在自動榨取茶油。從油茶果處理,到壓榨出毛油、精煉、灌裝,在白巖山,機械化生產貫穿了幾乎每一環節,精煉設備年產能可達7000多噸。“可以滿足全縣的油茶加工。”何希斌說。

      與傳統家庭小作坊榨油相比,在這間廠房內,最大的不同是油茶果可以直接進場。

      何希斌介紹,過去,從山上采收的油茶果要經太陽曬干后才能進入后續環節。“如久雨不晴,就影響了加工,油茶果還會產生霉菌病變。”

      為破解天氣限制,何希斌和幾個合伙人研發了一套機械設備。油茶青果直接進車間,由機械完成剝殼、籽殼分離,籽進入烘干房熱氣烘干。“用機械代替人工,這樣一來,免去了人力處理中的波折,生產效率可以提高70%,保持了油茶籽的新鮮度,保證了毛油的固有質量。”何希斌說。

      與工藝升級改造相伴的是生產流程的標準化。在閩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由該廠生產的“白巖山茶油”達到了國家壓榨油茶籽油的一級成品油標準,這也讓油茶籽油能夠走進更大、更高端的市場。

      今年,白巖山油茶公司還攜手福建師大化學與材料學院,研究出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滋氣味的原香型油茶籽油。

      在家門口煉“致富油”

      眼下時節,山間的油茶果已采收完畢,村民鄭東釵正忙著曬果榨油。“農忙時節,一個月幫工就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我們家種的3畝油茶果榨油按市場價也能增收幾千元。”鄭東釵樂呵呵地說。

      在三溪,油茶種植是不少村民的營生之道,全鄉現有油茶種植面積6000多畝。

      好山好水育好果。三溪鄉平均海拔365米,適宜油茶種植,遠離工業區,空氣清新,水源清潔,孕育出了綠色生態的油茶樹和油茶果。

      為了帶動更多農戶種植油茶增收致富,在創辦白巖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之初,何希斌等就同省林科院等科研機構聯系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高山上開辟了一片生態油茶種植基地,引入優質新品種——閩優系列進行培育推廣。“這一品種的油茶果一果多籽,出油率更高,4公斤干茶籽可榨1公斤油。”何希斌說。

      在白巖山茶油公司種植基地示范帶動下,運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培育推廣良種、基地示范引領、技術培訓指導、代農戶加工銷售等方式,帶動全縣2600多戶農戶發展油茶生產,推動了全縣油茶種植戶擴大種植面積,促進農民增收1300多萬元。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村民們在基地靠采收油茶果、管理油茶樹增收,周邊有些農戶也開荒山,種起了自己的油茶樹。”三溪鄉上洋村村支書鄭東勇說,越來越多村民實現了家門口致富。

      在百年油坊煉“文化油”

      在茶油產業加快邁向現代化的潮流中,三溪的溪源老油坊是一個特例。

      走進溪源村,循著陣陣醇香,就到了溪源老油坊。油坊內,伴隨著木質工具的吱呀聲,工人忙得腳不沾地。

      這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老油坊,是閩清縣唯一一家仍在使用傳統技藝的榨油坊。坊內精巧緊湊,幾座火炕、一架碾盤、一個鍋甑,榨油所需的設備一應俱全。里面還擺著幾只從民國時期留存至今的油桶,儼然一枚老油坊的“活標本”。

      “更珍貴的是我們的榨油工藝。”作為油坊主,年近古稀的張宗明已和榨油打了30多年交道,和記者談話間,他和幾個師傅手底不停。從烘干、碾粉、過篩,到干蒸、包餅、擠榨,最后榨出的茶油金黃而澄澈。“這里面每道工序都有講究。”

      百年油坊沿用至今的榨油工序,與《天工開物》的榨油記載基本相同。2018年,溪源油坊的榨油技藝也被列為了市級非遺技藝。

      把油坊里的老手藝守到今天,對于張宗明來說并不容易。“工人工資不高,留人難。”張宗明說,干了這么多年,堅持下來的還是幾位老伙計。“但祖傳的老手藝,如果我們也不堅持,最后就只化作一個歷史符號,太可惜。”

      好在有人發現了這份難得的堅守。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攝影師們來此取景,最多的時候,小油坊里架起了16臺相機,最遠的還有從東北來的攝影師,只為一覽正宗的老油坊和古法榨油工藝。

      眼下,溪源村正籌劃著發展旅游產業,村里出資給老油坊修補了房頂、門窗,在周邊修起了卵石休閑步道。張宗明期待,等到旅游產業做起來,老茶油的油香會飄得更遠。(記者 林瑞琪)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www.亚洲精品.com|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美女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ZZIJZZIJ亚洲日本少妇JIZJIZ|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处破女第一次亚洲18分钟| 亚洲精品麻豆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