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與瓷器、絲綢并稱為中國三大傳統出口產品。
百余年前,中國東南一隅,閩江之畔,千年古城福州也因“茶”而興,繼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輝煌后,又現“世界茶港”之風采。
時序更替,昔日“世界茶港”仍有一些“火種”留存至今。重憶過往,探尋茶貿強盛的歷史原因,可為今日重振“世界茶港”帶來更多啟示。
“世界茶港”盛極一時
160多年前,每到茶葉交易時節,福州港茶商云集,南腔北調與洋文交匯。滿載各品類茶葉的船舶從這里出發,駛向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地,福州出口的茶葉一度占全國茶葉輸出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世界茶港”。
福州與“世界茶港”的故事,得從“茶”開始講起。
在福建,有山的地方就有茶。丘陵山地遍布、氣候溫潤,世界烏龍茶、紅茶、白茶、茉莉花茶均發源于此。福州不僅毗鄰主要茶產區,明清時期福州人就以茶為營生,茶區遍及所轄各縣。
茶有了,怎么把茶葉賣往國外?運輸是頭等大事。
“濱海之區,販茶最便,無過福州”。福州通過水路,連接福建近一半的面積,上可連接茶山,下可直通海航道,成為交通、貿易的樞紐。
將茶葉運往海外,還需對外交流的基礎。據記載,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福州與東洋、印度洋、南海諸國有商貿往來,茶文化交流十分頻繁。1844年,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對外窗口進一步打開。
此時,距離福州成為“世界茶港”,只差了一點“運氣”。
受太平天國運動和上海小刀會起義影響,上海、廣州一帶的茶葉貿易被迫切斷,大部分轉戰福州、廈門,各地茶葉經閩海關輸往歐美各國。自此,“世界茶港”福州開始了它的傳奇。
1854年,福州輸出的茶葉價值占全國茶葉出口總值的35%~44%,福州港僅茶葉出口一項就占全國出口總值的20%左右,成為中國港口的執牛耳者。
除了福建原產地的茶,來自各地的紅茶、綠茶、白茶、磚茶等,也都集中在福州港出口。也是在此時,福州通往英國倫敦、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等地的多條“海上茶葉之路”逐步形成,福州成為馳名世界的茶葉集中地、茶葉外銷的重要輸出港和轉運港。
“沉寂”中孕育著力量
“世界茶港”興盛的時間并不長久。19世紀末,隨著印度、錫蘭、日本等新產茶國的興起,加上中國制茶技術落后和高昂的運費、稅收等,閩茶競爭力漸失,“世界茶港”由此沒落。
細數這二三十年的輝煌過往,不難發現,“茶品豐富”“交通便捷”“對外開放”等是福州得以把握機遇成就盛名的關鍵要素。目前,盡管“世界茶港”名聲不如往日,但一些曾經的優勢仍得到保留并加以提升。
保證茶葉品質。近年來,福州積極打造綠色生態茶園。目前,世界茉莉花茶的高端產品均為福州出產,福州茉莉花茶出口單價位居榜首。
放眼福建各地,正逐步設立標準化智慧茶園,不斷提升茶葉品質。目前,在產量、單產、全產業鏈產值等方面,福建茶奪得六個“全國第一”。
茶貿往來頻繁。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品類茶葉均在福州建立了銷售渠道,而由福建、福州走出的茶商占全國的六七成。
交通不再受限。水路優勢擴大,馬尾港已是遠洋漁獲等產品進出我國的樞紐,江陰港特辟13條“絲路海運”航線;鄭和七下西洋的駐泊地長樂,崛起一座通達世界的國際機場;“閩都號”中歐班列直達俄羅斯、中亞五國及德國漢堡等地,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雖然保留了好基礎、實現了新發展,但福州茶產業、茶交易仍欠缺一些“火候”。
國際茶葉市場格局已由茶港時代的“賣方市場”轉向現在的“買方市場”,挑戰迭起:
從茶苗、種植、植保、機械化到成品的全過程,難覓交易、投資出口,制約茶產業發展;
福州最大的茶交易場所——五里亭茶葉批發市場,年交易量近20億元,距規模化還有一大段距離;
受疫情影響,出口茶貿易中,茶葉總銷量減少,單價難以提高,國外茶文化尚未普及,高端茶品在外遇冷。
福建省現代茶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高峰表示,如果沒有大市場、大網絡的支撐,繼續延續單一的茶貿交易模式以及茶市體系,難以重建過去的茶貿優勢。
“世界茶港”的發展啟示
一座省會城市、昔日茶港,如何重現輝煌?
百年前的“調研報告”《考察錫蘭、印度茶務并煙土稅則清折》,在今天看來,仍不乏參考價值。
報告認為,印度、錫蘭之紅茶雖不及中國上等之紅茶,但在中下等紅茶方面,由于葉片較大、機械生產,故香氣濃厚,西人已用慣味濃價廉印錫茶葉,故中國只有提高茶葉生產質量,“改良上等之茶”以增加出口。
百年后,面對更為廣闊的世界貿易舞臺,我們還需要做些什么?
“要進一步實現茶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在首屆中國茶葉交易會“三茶統籌”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一語中的。他以“均價高但產量不高”的福州茉莉花茶為例,建議在吸取傳統窨制工藝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升級,研發、引入智能化機械設備,增加技術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被產品擠壓的利潤空間,提高“茶葉價”,推進茶產業標準化、自動化。
在“改良上等之茶”方面,高峰認為,“福建茶”已具備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特點,不過,在打通國際“通道”上,盡管有“閩茶海絲行”等活動鋪路,卻在找準海外目標市場、茶葉物流運輸等方面存在差距。
對此,高峰建議,福州可與目前比較成熟規范的國內外茶交易市場展開互動合作,打開茶貿“網絡”,構建國際國內貿易“雙循環”;加快建立更公正、更權威的茶交易平臺,為全品類茶葉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讓福州這個“世界茶港”更具生命力、影響力。
“期待福州發揮‘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以更為包容開放的姿態去構建、打造一個‘立足福建、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福州茶港。”高峰說。
百年前,是武夷山等地的茶葉原料、福州的水運優勢、英俄的渠道與工業技術,歐美的市場與資本等,帶動茶葉大規模、跨地域流動,令“世界茶港”興盛二三十年。
如今,在不斷汲取“世界茶港”的歷史養分中,福州一方面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著手布局“五里亭”全國茶葉貿易交易中心。此次借首屆中國茶交會契機,福州將重振當年“世界茶港”的雄風。(記者 藍瑜萍 林瑞琪 林奕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生態環境各項工作成績斐然 福州添了“顏值 ”提了“氣質”2022-12-28
- 福州市政協加強委員隊伍建設綜述:爭當光榮委員 展現擔當作為2022-12-28
- 福州將派發愛心包 惠及近10萬特殊困難群眾2022-12-28
- 福州鼓樓為低保群眾發放“愛心保障包”2022-12-28
- “陽康”后多久沒有傳染性?要注意什么?福州肺科專家來解答2022-12-28
- 福州發布2023年“兩節”穩崗穩就業舉措2022-12-28
- 福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今年前11個月超750億元2022-12-28
- 28日起,福州地鐵列車行車間隔有變!2022-12-28
- 福建省老年醫院新門診綜合樓投用2022-12-28
- 因梅峰支路—梅峰路部分路段單向通行 福州53路等6條公交線路改道2022-12-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老年醫院新門診綜合樓投用2022-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