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遺余“力”全面邁向國際化
——“開創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新局面”系列述評之三
新城面貌日新月異,枝繁巢暖,喜納八方客;空港海港聯動筑起開放門戶,大機場、大港口等區域樞紐通達全球;“福州制造”揚帆出海,越來越多國際標準福州參與制定,福州產業龍頭步入國際賽場;以文促融,以文促旅,閩都文化走向國際舞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年來,福州市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追求自身特色的國際化。地處東海之濱,乘空港之便,秉改革開放之先,一座開放包容的現代化國際城市正昂首闊步,綻放璀璨光華。
軟硬兼施 提升國際吸引力
從縱覽古今的濱江步行街,到坐擁市中心最大草坪、可遍覽江景的青年廣場,再到串起廣場與歷史文化街區的青年橋……位于福州歷史文化中軸線和閩江山水廊道交匯的“閩江之心”,去年向八方來賓揭開面紗,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市與古典的閩派建筑交相輝映,傳統文化的余韻與時尚摩登的氣息和諧一體,成為現代化國際都市的文化地標,未來還將打造世界級地標性商圈。
綻放于三江口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茉莉花”、在城市上空蜿蜒的福道……高標準、高品位的城市規劃建設,讓福州日益站上國際舞臺,也為福州培育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了硬件支撐。
城市品質是最具誠意的“邀請函”。做強硬支撐,做優軟環境,福州的國際吸引力水漲船高。
日前,《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啟動實施,將聯合有條件有需求的開發區,創建自貿聯動創新發展區,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自2015年掛牌以來,福州自貿片區累計推出19批267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102項,為全國、全省提供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州經驗。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標配”。福州弘揚“馬上就辦 真抓實干”優良作風,圍繞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好辦事的“便利福州”,累計實施營商環境改革舉措1100多項,啟動營商環境5.0版改革,審批服務不斷提速增效,“一趟不用跑”事項占比84.31%,“最多跑一趟”事項占比98.84%。2022年9月,福州市將行政服務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合并,成立福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一棟樓辦公”,方便群眾辦事。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去年,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首次進軍福州,投資鋰電銅箔和稀土磁材項目。提及合作初衷,集團戰略委員會投融資總經理張宸堅說:“當地政府濃厚的服務意識、產業集群優勢和惠企政策深深吸引了我們,我們十分看好這里的發展潛力。”
海空“展翼” 增強國際通達力
得地利之便,筑開放門戶,福州以打造“一樞紐兩門戶”為總體發展目標,加快構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海絲門戶、對臺門戶。
滿載著對外開放的渴盼,福州機場打開了揚帆海絲、連通世界的“一扇窗”,日均兩三百架次飛機起落,100余條航線架起面向全球的“天空之路”。如火如荼的機場二期項目建設,牽引福州長樂機場向“雙跑道、雙航站樓”的“三千萬”機場奔跑,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歐亞國家的中轉樞紐。
城軌上的“福州都市圈”火熱開建,“高速進機場”項目F1線(福州—長樂)、機場第二高速項目捷報頻傳,F2線(福州—莆田)、F3線(福州—寧德)進入規劃研究和調整階段,以機場為核心的“1+3+2”綜合交通體系,助力福州機場提質擴容,昂然矗立于世界機場群之列。
福州港海鐵聯動,奏響“絲路雙重奏”。伴隨一聲聲汽笛,中歐、中老(中國—老撾)國際貨運班列滿載貨物從福州港開出,向著歐洲、東南亞地區翻身越嶺而去,“海絲”和“陸絲”由此無縫橋接。
如今的福州港,集裝箱外貿航線通達日韓、東南亞、西非、美西,相繼開辟10條絲路航線,成為南北海上貿易大通道的重要中轉港。2021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74億噸,蟬聯全省沿海港口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45萬標箱。
閩江“千年航道”榮光重現,揭開江海聯運新篇章。2022年12月,南平港開港,從南平通往沿海的“水上高速”全線貫通。未來,沿線城市將沿“黃金水道”借船出海,共同經略海洋,打造“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港口群。
在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同時,海上客貨航線在榕臺之間架起橋梁,開拓福州—臺灣—國際物流運輸通道。福州瑯岐綜合對臺客運碼頭穩定運營,“華航3”貨運班輪每周兩次往返于福州馬尾和臺灣,提供雙向直航的海運干線物流服務……未來福州還將不斷拓展對臺通道,有序推進和馬祖通橋前期工作,研究開通對臺客貨滾裝航線,加快構建“對臺門戶”。
產業出海 提高國際競爭力
上個月,8片全球量產最長大功率風電葉片搭乘馬恩島籍“傳威奧凱”輪緩緩駛離福州港江陰港區,啟程遠赴歐洲,這也是全國百米級以上葉片首次外貿批量出口。
縱覽全球產業版圖,越來越多“福州制造”跨海揚帆,在世界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
深耕版式電子文檔領域多年,福昕軟件手握100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去年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企業全球直接用戶已超6億;
福晶科技于去年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在大尺寸α-BBO晶體毛坯生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引領國際α-BBO晶體生長水平,在全球LBO晶體器件市場占有率方面穩坐龍頭地位;
作為全球領先的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寶寶巴士面向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12個語言版本,累計服務全球5億家庭用戶……
產品享譽國際市場的同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在生產端展露鋒芒。去年,京東方福州第8.5代半導體顯示生產線榮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高榮譽——“燈塔工廠”,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的顯示企業。通過構建全自動生產系統與AI驅動的能源管理系統,生產線在單位成本降低34%、整體產量增長30%的同時,實現單位電耗、水耗下降,打造出智能制造領域的全球行業標桿。
競逐國際市場,福州不滿足于做“競爭者”,正向行業“引領者”進發。去年7月,恒申控股集團旗下福建恒申工程塑料有限責任公司成功收購德國安科羅,擁有了全球改性工程塑料領域最尖端的生產技術,成為我國首家以聚酰胺為基礎進行產業鏈整合的本地高端工程塑料企業。
“每一次收購,都是一次掌握話語權的布局。”恒申總裁陳忠說,從2018年至今,恒申實現四年三次跨國收購,穩坐全球己內酰胺行業頭把交椅。
為突破國際技術壁壘,掌握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福州深化實施標準化戰略,各類主體參與標準化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截至去年,我市各類主體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2項,國家標準328項,行業標準217項。
文化搭臺 擴大國際影響力
2022年11月29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發源于福州市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藝作為該項目的組成部分,成為福州首個“世界級”非遺。
如果說非遺留著福州人歷史的記憶,那么福州古厝則像是榕城扎在大地上的根。
福州在2022年成立了福州市古厝研究會,為福州古厝搭建了研究、交流、合作和共享平臺,并頒布我省第一個有關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規范性文件《福州市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管理辦法》。
福州牢記囑托,在保護好古厝的同時,深入挖掘利用古厝資源。2022年,又一批從歷史走來的古厝和歷史文化街區煥發出時代光彩。
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孩子們通過研學的方式“走進”了軟木畫、詠春拳等非遺;融合黃璞生平事跡的沉浸式劇本殺,在小黃樓里吸引了眾多玩家;國慶期間正式開街的煙臺山商業步行街二期,把建筑、商業、藝術相融合,彰顯濃郁的歷史底蘊,成為最受歡迎的出游地之一。
通過《萬里走單騎》節目組的鏡頭,全國的觀眾朋友跟著“萬里少年團”一起探索福州人的“朋友圈”,在三坊七巷里觸摸福州文化的“根”與“魂”,感受福州人赤誠的愛國情懷。
在堅守與創新中,閩都文化的生命力與影響力不斷增強,市民也在家門口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
沉浸式文旅演出《尋夢閩都》在烏山隧洞上演,用一場融合各類閩都元素的表演帶觀眾千年一夢,老福州人最喜愛的閩劇、評話、伬唱定期亮相公共文化場館與重點旅游景區,帶給市民一場場文化藝術盛宴。
彰顯城市魅力,豐富百姓精神生活,福州持續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歷經千年綿延不絕的閩都文化,已成為福州向世界遞上的最閃亮名片。(記者 朱榕 顏瀾萍 林瑞琪 林奕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人大代表曾孔池:呼吁加快建設“長者食堂”2023-01-03
- 福州市政協委員劉俐: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規劃和建設2023-01-03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電力賦能 蝴蝶蘭凌波而舞2023-01-03
- 福州公積金兩個分中心整合 統一為鐵路能化管理部2023-01-03
- 福州保稅港區迎來6000多輛待出口汽車2023-01-03
- 福州倉山:煙花漫舞慶新年2023-01-03
- 倉山團代表林月華:加大古厝人文內涵挖掘和保護2023-01-03
- 福州市政協委員熱議綠色發展:綠色之路向未來2023-01-03
- 元旦假期“福之旅”受歡迎 福州接待游客87.85萬人次2023-01-03
- 福州市政協委員傅曉萍:讓茶文化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新活力2023-01-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電力賦能 蝴蝶蘭凌波而舞2023-01-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