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生態公園。
代表委員凝聚共識力量,積極建言獻策——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福州作為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關鍵之年。
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3日,市長吳賢德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下一步福州發展規劃了目標任務,提出了落實方案,明確了時間表,勾畫了施工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集結號”。
現場聆聽,倍感振奮,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一張藍圖繪到底,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優做強省會,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努力在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中走在前頭,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福州作為。
厚積薄發
蓄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焦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持續開展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深化改革行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服務業新體系,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
【奮進和聲】
創新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第一動力”。市人大代表梅震認為,福州在紡織、新材料、數字經濟等方面有完善的產業基礎,在推動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上有較好的條件。他建議,可充分提煉相關產業的信息技術應用成果,加速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協調發展,加快形成較強的區域信創能力,打造福州“信創高地”,進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為福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創新動能。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搶占數字經濟這一關鍵賽道。市政協委員黃夢財建議,要通過政策引領、精準招商、優化服務、做好新基建設施保障等,吸引數字領域的世界500強、國內知名行業頭部企業落地福州,帶動上下游企業有效聚集。“數字融合生態圈也是值得關注的熱點。”他認為,要聚焦數字產業鏈條、數據要素市場、數字創新生態系統等領域,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跨城協作分工和融合發展。
筑牢根基
大力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夯實根基、賦權增效、網格治理、數字智治、溫暖民心等五大工程,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完善城市大腦體系、“12345”平臺和e福州體系,籌建城市運營中心。
【奮進和聲】
市人大代表陳華麗建議,加大精品示范社區創建力度,引導更多社區立足自身實際,“創”出各自特色;繼續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智能設施提升、環境美化等方面的投入,讓居民生活環境更舒適,更有獲得感;繼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讓百姓尋醫問藥更方便;繼續深化“五社聯動”機制,引入多樣成熟的社工組織,豐富調解力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建議引入“物業城市”建設模式,即把城市看成一個“大物業”,引入市場化和社會化機制,將物業小區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城市層面。具體而言,可以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由社會資本實施投資、改造、管理一體化模式,實現片區自我造血及長效運營,對城市公共空間、公共資源及公共項目實行全流程“管理+服務+運營”,最終形成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型城市治理生態圈。
資源下沉
夯實共同富裕的基礎保障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重點項目100個以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等機制。落實“四大群體”增收計劃,完善最低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
【奮進和聲】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和基礎保障。“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開展的項目越來越多,除了打疫苗和看小病,也能拍片檢查、出具影像報告。”市人大代表薛麗麗建議,進一步完善基層醫務人員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基層衛生技術人才培養政策,從基礎建設提升、設備提升、待遇提升等方面多管齊下,切實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打造家門口的放心醫院。
沒有鄉村振興和農民的富裕,就沒有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市政協委員黃定強認為,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他建議,將我市的職業技術院校與鄉鎮的產業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通過各項激勵政策吸引畢業生留在鄉鎮。同時,引進專業深加工、直播電商等全新的經營模式,拓展就業渠道和資源,同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動解決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
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繼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創建低碳社區、低碳園區;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動建閩江口瑯岐環境空氣超級監測站,優良空氣天數比例穩定在98%以上;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深化閩江河口濕地保護修復,加快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奮進和聲】
“生態不僅要靠建設,更要重保護,保生態就是保發展。”市人大代表陳林認為,景觀步道、觀景平臺不是衡量生態好壞的標準,有越來越多愿意落腳停留的鳥、甘愿守護的人,才是真正的“生態好”“好生態”。他建議,注重棲息地、水源地保護修復,嚴厲打擊電魚等違法行為;提高護林員薪資待遇,創新護林員管理模式,提升“護綠”效能;積極開展“百日護飛”等行動,通過守護中華秋沙鴨等國寶珍禽,帶動觀鳥經濟,讓更多村民吃上“生態飯”,形成良性循環。
社區是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場所,如何加快綠色低碳社區建設,是市政協委員王寧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市低碳社區建設進程較慢,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未全面發揮低碳社區的支撐作用。”王寧建議,將低碳目標融入城市規劃,將綠色能源和低能耗公共設施融入新城建設及老城改造中;推動綠色社區與低碳社區創建融合,建立綠色低碳社區創建專項資金;落實綠色建筑條例,發展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福州日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優“四大經濟”2023-01-04
- 1月5日起 福州氣溫將升至20°C以上2023-01-04
- 福州啟動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種 一呼一吸再憋氣即可完成2023-01-04
- 福州今年將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中小學51所2023-01-04
- 福州:優化營商環境再“加碼”2023-01-04
- 福州市發改委相關草案透露 今年力爭開通兩段地鐵2023-01-04
- 福州市垃圾分類水平穩居全國前列2023-01-04
- 福州集聚開發三江口片區 打造城市新地標2023-01-04
- 福州市2023年財政支出重點圍繞6個方面2023-01-04
- 福州公積金兩個分中心整合 統一為鐵路能化管理部2023-01-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喜訊!連江這段沿海公路正式通車!2023-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