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衛生領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
農村醫療水平如何提高?怎么提高新冠病毒危重癥識別救治能力?如何未病先防,避免癌癥、失明的發生?……這幾天,這些與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建議,頻頻出現在市人大代表的建議中。
聚焦一:新冠病人救治
讓基層醫院重癥醫學科
發展壯大起來
新冠病毒肆虐三年,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自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我國的疫情防控的重心也將從防控感染轉為醫療救治。當前如何應對病毒感染,如何提高新冠重癥患者的救治,成了市人大代表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希望將新冠重癥病人救治作為一個契機,讓基層醫院的重癥醫學科發展壯大起來。”長樂代表團的姜玉鳳建議:二級以上縣區級醫院均建立重癥醫學科,醫院劃定樓層作為重癥病區;根據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2020版),ICU醫師與床位比為1∶1,ICU護理人員與床位比為3∶1,以每一張床作為一個單元,配齊中心氧源、空氣源、負壓吸引、呼吸機、床邊監護系統等。
長樂代表團的張翼認為,重癥及高風險人員的發現、救治將是今后新冠病毒防治工作的關鍵環節。他建議醫療機構對就診病人實行分類診治,引導輕癥、重癥病人按實救治,避免醫療資源擠兌;可以動態監測醫療資源使用情況,對于醫療力量出現較大缺口的縣區,調集醫療力量增援;加強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健康監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建檔立卡,指導協助有重癥風險的感染者轉診或直接到相應醫院接受診治,確保新冠重癥人員及時發現、救治。
倉山代表團的潘麗金在建議中寫道: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國內不少城市依然要面對病毒感染的高峰。因此她建議:繼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的建設,在未來的醫院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傳染病區的需求,預留一定的改造空間,以便面臨重大疫情時,可迅速將部分普通病區改為臨時傳染病隔離區。
閩侯代表團的李貴生建議:配置好基層所需的基本硬件設備;整合現有醫療資源,建設醫療資源共享線上平臺,提升醫療效率能力;基層醫療單元作為服務終端,配合診斷、治療,降低三甲醫院在特殊時期的醫療擠兌風險。
聚焦二:基層醫療
加強農村醫療服務
保障群眾用藥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如何讓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也是市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福州市、縣、鎮、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健全,醫療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但農村醫療的建設依然略顯乏力。”福清代表團的俞柳英建議,建立完善的農村醫療培訓制度,將農村醫護人員送到省級醫院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調到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建立農村醫療培訓實習周期,讓高校學子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鄉村醫生的基本醫療、養老保障,讓他們心無旁騖地為當地百姓健康作貢獻。
馬尾代表團的施華明同樣關注農村醫療水平的提升。他觀察發現,基層醫療機構部分崗位招考工作人員困難,比如口腔醫生、B超醫生、影像醫生等。他建議通過醫聯體建設和區總醫院專家幫扶的形式,定期派駐專家進行技術幫扶。此外,一些衛生院(村診室)常用藥物經常缺乏,農村基層醫療機構濫用注射等現象依然存在,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規范管理,規范農村地區醫療機構醫生處方行為,使藥品真正安全。
聚焦三:未病先治
盡快推進
HPV疫苗擴齡政策落地
未病先防,治在病先,是我國傳統醫學的智慧結晶。來自醫療界的人大代表們更是深諳“預防勝于治療,健康在于預防”的道理,在他們的建議中,一再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鼓樓代表團的李敏是福建省立醫院保健辦副主任醫師,十分關注HPV疫苗的擴齡。
在建議中,她提到,接種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是宮頸癌防治的基礎性和關鍵性的工作。此前九價HPV疫苗只有 16~26 歲女性才能接種,2022年8月30日,九價HPV疫苗已獲批可用于9~45歲適齡女性接種。目前西安、濟南、上海、長沙、杭州等多個城市已相繼開始執行擴齡政策,但福州尚未有相應計劃。她建議福州市應加快步伐,組織衛生部門盡快完成相關調研,確定相關執行方案,并落地實施,盡可能讓更多適齡女性享受到這一惠民政策。
鼓樓代表團的黃曉云是華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他關注人們的光明,建議在基層醫療機構推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下文簡稱“糖網病”)篩查,避免不可逆的失明發生。
他在建議中寫道,中國是糖尿病發病率很高的國家之一。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累及全身各個臟器,其中視網膜病變是導致青光眼、白內障、視力障礙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糖網病患者有4396萬。然而該病早期無明顯癥狀,一旦癥狀明顯,患者往往已錯過治療時機,很難逆轉。而如果患者在糖尿病確診后能盡快進行首次眼底篩查,早期介入,則可使糖網病導致的嚴重失明風險降低98%。他建議把眼底篩查契合進基層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糖尿病管理服務中,只要在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時增加一個眼底篩查項目,由經過培訓的醫生把結果上傳到上級雙向轉診醫院閱片,由上級醫院作出診斷報告并給出建議,就能在不增加基層工作量的前提下提高糖網病篩查率,從而大大降低該病導致的失明,保護群眾的光明。(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當前普通人群如何做好健康防護?科學防護,從我做起2022-12-12
- 泉州建成“黨建+”鄰里中心人大代表工作室逾200個2022-12-12
- 【健康解碼】兒童健康怎么管理?這些知識了解下2022-11-23
- 喜迎二十大 | 福建:筑醫療高地 護群眾健康2022-10-14
- 關注老年人健康 心腦血管如何度過“氣溫跳水期”2022-10-09
- 福州市衛健委:建設健康福州 讓人人享有美好生活2022-10-09
- 福建省十四屆人大代表名額分配確定2022-09-29
- 福州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4.8%2022-09-21
- 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年內將配健康副校長2022-09-21
- 發揮代表力量助力強產興城 泉州市省十三屆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2022-09-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煙花爆竹限放規定公布 附放假通知2023-0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