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優‘四大經濟’”,為福州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參加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們,圍繞“四大經濟”,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建言獻策。
關鍵詞:數字經濟
設立人才工作站
集聚數字“三創”人才
數字經濟是福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去年,福州躋身2022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第19位。此次福州兩會上,數字經濟成為人大代表熱議的關鍵詞。
市人大代表陳恒建議,加大引進數字經濟人才力度,在知名高校所在城市設立人才工作站,招引集聚更多數字“三創”人才,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設立研發中心、孵化器等數字經濟人才實訓基地。
市人大代表林韶軍在建議中提出,福州要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方面,由政府搭臺,完善數據要素流通交易體系,為企業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提供指導、保障;另一方面,要通過政策扶持,鼓勵本土企業開展數據采集、數據加工、數據經紀等服務,形成數據服務產業鏈。
市人大代表鄭美建議,福州市依托現有龍頭企業,在馬尾全力打造東江濱科創走廊,推動福州數字經濟產業進一步跨越提升。
“推動數字福州發展、建設福州市科創走廊,離不開現有龍頭企業的支撐。馬尾區作為全國物聯網產業示范區、全省物聯網產業核心區,在2021年度數字經濟的主要榜單中,龍頭企業體量全市領先。”鄭美建議,依托江濱東大道現有數字經濟上市龍頭企業,建設數字經濟上市集團總部集群,將此打造成為福州市數字經濟集群名片。
如今,數字經濟已經深度融入百姓生產生活。圍繞推動福州城市數字化治理,市人大代表楊其羅建議,整合搭建一個數字治理集成平臺,打造多方聯動、綜合治理體系,形成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治理形態。
關鍵詞:海洋經濟
提升科創能力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是福州的優勢所在。向海而興,逐夢深藍,去年福州漁業產值排名全國地級市第1位。如何進一步壯大海洋經濟?
“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賦予了福州發展海洋經濟的巨大潛能。近年來,福州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推動全市海洋與漁業各項經濟指標保持全省首位、全國前列。”市人大代表陳忠杰說,福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與氣魄,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尋求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不斷挖掘建設“海上福州”新的潛力。接下來,福州應該堅持陸海統籌,提升科創能力,拓展開發空間,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不斷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
“近年來,福州市有針對性地實現區域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大力建設‘海上福州’、拓寬海洋發展空間上積極作為。”市人大代表鄭嬋說,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演進,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鄭嬋建議,聚焦“海上福州”的海洋裝備技術、海洋生態治理、海洋信息化和智能化、臨海能源等海洋“新基建”領域,加強政產學研合作。緊抓現代學科發展的新特點,創新機制,引進領軍人才,凝聚創新資源,推動涉海交叉學科建設,在海洋科技關鍵共性和配套技術攻關方面取得一批顯著成果。
市人大代表施華明聚焦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水產凍品是福建的支柱產業之一,冷鏈物流是水產凍品流通的關鍵。”施華明建議,成立福州市冷鏈物流行業協會,制定冷鏈物流相關地方標準;在保障凍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進口凍品通關時間;探索破解冷鏈供應“最后一公里”問題,對接生鮮電商、生鮮連鎖超市、快遞企業、社區冷柜運營商等企業,在有條件的社區試點配置“常溫柜”“冷藏柜”“冷凍柜”等農產品直投智能冷柜和智慧冷鏈自動售賣機。
關鍵詞:綠色經濟
打造閩江口
新能源產業生態圈
綠色經濟前景廣闊,機遇無限。近年來,福州綠色經濟在新能源儲能領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已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在國內擁有領先地位、在國際擁有競爭力的儲能行業龍頭企業,產業發展動能十足。
“福州市已形成以充電核心零部件、核心裝備、運營平臺、運營商為鏈條的儲能充電產業鏈,產業已帶動馬尾區形成一批優質供應商。”市人大代表施華明建議,利用這一優勢,福州市可積極支持新能源儲能產業發展,鼓勵電儲能企業、發電企業、電力用戶等投資建設儲能設施,因地制宜采用“光儲”“風儲”“風光儲”等一體化開發模式,規劃布局新能源儲能產業,助力綠色能源建設,促進解決電動新能源車輛“充電難”問題,助力老百姓綠色低碳出行。
圍繞新能源儲能產業的發展,市人大代表陳建玲表示,目前福州市在這一領域已崛起時代星云、星云股份、飛毛腿等頗具實力的龍頭企業。陳建玲建議,福州市可通過扶引龍頭發展,創建國家級新型儲能產業集群,與長樂、福清等地的風能、核能資源,閩侯新能源汽車產業資源以及周邊市縣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聯動,打造閩江口新能源產業生態圈。同時探索設立福州市新能源產業引導基金,加大對新能源產業企業研發、產業化、商業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儲能行業。
目前,福州市正加快建設工業園區。每一個工業園區,都可以是綠色經濟的重要載體。市人大代表王艷建議,工信部門可對工業園區功能定位和入駐產業類別提出意見,促進工業高度集約化發展。同時,大力指導入駐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與創新,推進企業節能減排改造,推動工業園區結構升級和調整,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集群。
關鍵詞:文旅經濟
匯聚三大優勢
做大露營經濟
螺洲鎮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這里古厝種類繁多,人文薈萃。為了進一步展示古鎮豐富的人文內涵,市人大代表林月華建議,可規劃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古厝旅游新品牌。
林月華提出,規劃的精品線路中,可打造“后門埕街”名人故居、“江墘埕沿線古厝”群,形成古鎮“整體古厝游覽空間”;建設螺女文化主題公園,結合民間傳說故事,打造螺仙文化品牌;打造書院文化、家風家訓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觀覽、體驗場所,形成“古厝人文體驗鏈”;設置古厝打卡點,開發有螺洲本土特色的文創產品,如古鎮明信片、古鎮文化書簽、螺洲特產類伴手禮等。
福州是“中國溫泉之都”,連江縣貴安溫泉旅游區是福州市重要的休閑溫泉度假區之一。圍繞釋放景區發展新動能,市人大代表林芳建議,可在旅游區的貴安村當地,建設休閑、美食、私湯溫泉等特色養生旅游體驗項目,引進酒吧、咖啡吧、茶館、小酒館,設置福州傳統說唱評話、曲藝等場所,豐富不同年齡群體的溫泉旅游體驗。與此同時,盡快啟動西溪森林公園建設,展示當地生態資源,打造山野風景線,打通貴安村與相鄰的連江縣梅洋村的公路,串聯兩地的溫泉資源和梅花盛景資源,打造“上午鄉村賞梅、下午泡泉養生、夜晚小酒淺唱”的鄉村休閑養生旅游線路,做大鄉村文旅文章。
作為文旅經濟的新業態,露營經濟近年火熱。市人大代表金曉敏認為,發展露營經濟,福州有三大優勢:區位優勢,福州地處江浙滬與粵港澳的連接部位,交通發達,有機會吸引上述區域的露營經濟消費群體;氣候優勢,福州氣候相對宜人,有相對漫長的春夏秋季,有利于露營經營者沉心運營,精致打磨精品露營地;資源優勢,兩江四岸風景秀美,催生了“高新區十里江灣”“長樂區十八孔閘”“三江口生態公園”等網紅露營打卡點。
金曉敏建議,福州在行業引領上加強露營經濟專家智庫或行業協會建設,學習各地先進做法,引領和指導行業落地發展。在空間保障上,強調存量與增量結合,在與城市整體布局協調發展中,雙管齊下,保障露營用地,做大露營經濟。(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政協委員黃子波:規劃產業園建立“元宇宙”基地2023-01-05
- 福州?市政協委員林勇:加快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2023-01-05
- 福州公共場所今年將新增340臺AED2023-01-05
- 6張海報帶你看懂福州2023工作目標2023-01-05
- 福州公共場所今年將新增340臺AED2023-01-05
- 福州市人大代表熱議如何用活福州水資源2023-01-05
- 福州新增32項市級非遺項目 涉及七個大類2023-01-05
- 小寒:圍爐煮茶梅花香 海上牧場播種忙2023-01-05
- 福州法院去年辦結案件近19萬件2023-01-05
- 福州檢察機關提起公訴9611人2023-01-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人大代表熱議如何用活福州水資源2023-0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