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大年初二,福州松下碼頭迎來了滿載68500噸進口大豆的“帕特拉”輪。這是1月1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以來入境的首艘進口糧食船,裝載的大豆正是園區內企業供應新春糧油生產所急需的原料。
當天12時40分,“帕特拉”輪靠泊完成系纜。早已在碼頭前沿等待的榕城海關關員林文元、王志杰立即登船開展船舶登臨衛生檢疫工作。
冬季的松下海域風大浪高,舷梯架設耗時耗力。為了替企業節省時間,海關關員選擇乘坐又晃又冷的吊籃抵達甲板,在船方的陪同下審核了健康申明卡、免于衛生控制證書、用藥記錄等,對全體船員進行了體溫檢測,并實地檢查了廚房、餐廳及食品艙。
13時40分,船上的檢疫信號旗降下,負責貨物檢疫的關員林凱和陳馳立即乘坐吊籃抵達甲板。他們需要在“糧山豆海”里按照查驗指令排查種衣劑和熏蒸劑殘渣、有害生物、水濕霉變等項目,并按照標準進行耐心、仔細地過篩檢查和散點抽樣。海上寒風刺骨,但他們完成所有工作后卻已是滿身大汗。
15時30分,現場海關對貨物外觀和表層檢疫結束,第一時間將樣品送至實驗室,結果合格后即可順利卸貨。
該船進口大豆公司負責人陳云勇介紹,公司春節前銷售良好,目前企業原料、成品庫存均處于低位。這船大豆因為天氣因素,比預期的到港時間晚了好幾天。“在裝卸人力不足、排期泊位緊張的情況下,爭取5天的節中卸載時間對我們十分重要,不僅避免了滯期產生的大額費用,也穩定了公司節日期間的生產及供應。”
據了解,為保障春節期間進口糧食有序通關,榕城海關充分發揮松下口岸進境糧食集散港優勢,將口岸實驗室前移至卸貨現場,實現“邊卸邊檢”;建立口岸初篩室和多級植物檢疫實驗室協同配合機制,由口岸快速預處理樣品后分送并協同檢疫,各級實驗室共享實驗數據,統一匯總出具結果報告;全員放棄休假,做到“人等船”“人等晴”,實現船舶隨到隨檢。
2023年春節前備貨高峰期以來,榕城海關累計保障進境糧食20多萬噸,進境糧食流向及車輛監管3900余輛次,組合措施累計為加工企業節省船舶滯期費、倉儲費、二次轉運費等450萬元;為重點飼料企業辦結調運進境玉米17850噸,有力保障了節日期間省內糧油、飼料市場供應穩定。(記者 鄭璜 發自福州松下碼頭)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市民樂享“?!蔽幕蟛?/a>2023-01-24
- 下月起福州存量房交易登記全程網辦2023-01-24
- 福州:古厝送福傳文脈 新時代里展芳華2023-01-24
- 福州:守護千家萬戶“煙火氣”“燈火明”2023-01-24
- 抗低溫雨雪 保安全暢通 交通運輸部門進一步做好春節期間防寒潮工作2023-01-24
- 福山福水蔭福地 除夕夜焰火秀和內河游登上央視《新聞聯播》2023-01-23
- 日觀花海,夜賞燈河!榕城市民福氣滿滿過春節2023-01-23
- 兔年春節消費福州喜迎“開門紅”2023-01-23
- 福州:姹紫嫣紅迎新年2023-01-22
- 情牽人民 春暖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同群眾在一起2023-01-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福州:金魚“游”進地鐵2023-0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