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來務工人員送暖心“禮包”,為項目建設送貼心服務,為青年人才組織豐富活動,為外地游客講“福州故事”,幫殘疾人家庭圓夢……溫暖的服務,貼心的關懷,都在這個春節為“溫暖榕城”更添溫暖。
文化志愿者在市非遺展示館指導小朋友拓印。記者 張旭陽 攝
送上一份“大禮包”
讓外來務工人員開心過年
“沒想到一回來就收到公司送的福橘和年糖年餅。”正月初六,剛從云南乘坐人社部門包機返崗的劉龍斌回到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的員工宿舍后,就收到公司精心準備的大禮包。“我們也為留守的600多名外地員工發放了大禮包,讓他們在福州也能開心過年。”長源紡織人力資源主管李曉莉說。
不只是長源紡織,捷星顯示、六和機械、御冠食品等福州市重點企業都為留榕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發放了新春禮包,并采取多種措施保障他們春節期間的生活。
福州市人社部門在保障務工人員舒心過年上也不遺余力,向市屬機關事業單位困難干部職工、特困退休人員、困難農民工、特困失業人員等2300多人發放“兩節”慰問金共330萬元。
解決一個難題
為項目建設添足動力
走進位于羅源灣開發區的福蓉源年產25萬噸再生鋁及圓鑄錠項目現場,項目一期主體廠房大梁已開始吊裝,工人們正在進行循環水池基坑支護作業。
“項目總投資7.2億元,是南鋁羅源灣先進制造產業鏈集群的前端中間產品,預計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值為50億元人民幣。” 項目總指揮長張東貴告訴記者,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福州市有關部門及羅源縣靠前服務,為企排憂解難,妥善解決了行政審批工程、工程取土以及基礎設施完善等事項,極大助力了項目建設進度。
用好服務為項目建設熱潮“添把火”,羅源灣北岸港城重點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服務保障項目建設作為重點,立足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疏通項目審批和建設的難點、堵點。”不僅如此,指揮部還創新服務方式和方法,從自主申辦轉向全鏈條幫代辦,從線下辦理轉向全程網辦,從“尋”服務轉向全方位“送”服務,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開展一系列活動
讓人才安心扎根榕城
正月初三,在東二環市人才公寓,剛參加完新春人才沙龍座談的香港理工大學結構工程應屆博士畢業生翁克釩回到免費住宿單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原來,他在座談現場針對感興趣的福州科創事業提了幾個問題,并詢問福州是否有適合自己發展的崗位。“沒想到,在場的工作人員馬上就給出誠懇、明確的回復,讓我十分放心,也很感動。”翁克釩說,福州尊重人才的誠意和良好的發展潛力很打動他,“特別是在數字經濟發展上,福州潛力巨大。”
與翁克釩有類似體會的,還有浙江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生莊澤銘,“因為我是福清人,愛人已在福清工作,因此福州是我首選的工作目的地”。在人才沙龍上,他提出住房、子女教育等十分實際的問題,當場得到明確答復,“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還表示,會優先考慮我工作確定后愛人工作調動的問題,避免我們夫妻兩地分居。這樣貼心周到的考慮,是其他城市無法做到的”。
春節引才“不打烊”。除了組織“榕歸人才沙龍”,福州市還開設人才驛站,為市民游客提供政策咨詢、報名對接等服務,并在多個景點、公園布設“好年華 聚福州”系列引才活動展板。
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表示,福州市在引進生招募和培養上已有規范、系統的培養模式,努力讓人才在有福之州有用武之地、無后顧之憂。
獻上一場講解
讓游客感受閩都魅力
“各位游客看過來,這里曾是林覺民和冰心兩位福州名人的故居……”正月初四,在楊橋路上的林覺民·冰心故居,志愿者于仲佳給一個來自廣東的旅游團講解故居背后的故事,獲得游客們的連連點贊。
于仲佳在榕工作生活幾十年,對閩都文化很有感情,退休后就想發揮余熱,將閩都的人文歷史推介給五湖四海的游客。他在三坊七巷從事志愿講解服務已有12年,他的愛人單南也與他一同為大家講述“福州故事”。
春節期間,在三坊七巷,像于仲佳、單南這樣的文化志愿講解員有不少。“根據春節前的報名情況,從除夕到正月初六,每天都能有10多名文化志愿講解員為游客提供服務。”福州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這些志愿講解員每人每天都能服務8個小時,接待三四批游客,“他們中,既有退休職工,也有高校大學生,還有消防救援人員。身份雖然不同,但對福州人文歷史都很了解,很受游客歡迎。”
不只是三坊七巷,在福州市其他文化場館,志愿者的熱情服務也為榕城添暖意。在市美術館,志愿者陳晗已和伙伴們服務了兩天,每天為市民游客介紹館內的新春活動。“雖然少了和親友團聚的時間,但能為大家服務,也是一種幸福和收獲。”陳晗說。
滿足一個心愿
為殘疾人送去關懷
“你們又帶東西來看我,實在是太感謝了!”春節期間,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拎著大包小包走進高位截癱患者張敏家,她像見到親人一般高興。
張敏臥床23年,一直由年邁多病的母親照顧。社會各界為她們送來關心關愛,而來自福州天新公益中心的志愿者已是她們家的“常客”。
不僅送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慰問金,志愿者還耐心傾聽張敏和她母親的心聲,解決她們的實際困難。
“張敏曾提出,非常希望有一臺電動輪椅。”天新公益負責人冉枝瑜說,這種輪椅可以方便高位截癱患者直立和平躺,還有按摩功效,但1萬多元的價格讓張敏望而卻步。
了解到張敏的心愿后,天新公益發起募捐,目前善款已籌集到位,正在聯系輪椅廠家進行定制,預計下月輪椅就可以送到張敏家。得知這個好消息,張敏非常感動:“沒有熱心人的幫助,我支撐不到今天。”
從2005年走上公益這條路,冉枝瑜已經堅持18年。這個春節,無數像冉枝瑜這樣的“紅馬甲”把關心關愛帶給殘疾人群體,讓大家都能度過溫暖、喜慶的春節。(記者 林瑞琪 胡一晟 顏瀾萍 見習記者 燕曉)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魚丸火 央視頻報道2023-01-28
- 春節期間福州民生商品價穩量足 節后部分商品價格有望降低2023-01-28
- 福州“春節檔”總票房逾5000萬元 近百萬人次觀影2023-01-28
- 民俗活動8次登上央視!?春節假期福州旅游收入19.14億元2023-01-28
- 福州金山工業園區橘園E項目建設不停2023-01-28
- 看,“流動春運”里的榕城交通人2023-01-28
- 福州尤溪洲南立交改造“進度條”刷新2023-01-28
- 福州象山隧道東側隧洞擬下月封洞施工2023-01-28
- 福州:內河游船供不應求 閩江對渡加開航次2023-01-28
- 冷空氣活躍 福州節后天氣晴冷2023-01-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魚丸火 央視頻報道2023-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