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福州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集成改革
長者食堂有望向各縣市推廣
2日,《人民日報》刊登題為《打心底感覺到幸福》的報道,點贊福州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集成改革。
報道稱,為更好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福州推出了多項舉措:創新養老用地供地模式,利用閑置房產改造養老服務機構,破解“要素保障”難題;引入養老類專業學生開展實習,打造“長者食堂+學堂”服務品牌;利用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實時監測保障老人安全……
據了解,這些都是近年來福州積極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取得的成果。
2018年,市政協歷時近半年形成的市政協常委會議建議案,指出了福州市民生社會事業領域存在三個方面亟待破解的問題和困難,其中就包括公共服務設施資源總量不足。隨后,福州市政府出臺《關于落實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的市政協常委會議建議案的實施方案》和《福州市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工作項目清單》。
為落實以上實施方案和項目清單,2019年,福州市相關部門出臺《關于福州市空置房產改造為公共設施的實施意見(試行)》,其中的公共設施就包含老年人服務中心、養老院、托老所、殘疾人托養中心等社會福利設施。隨后,配套的《福州市養老項目建設配置導則(試行)》等文件也陸續出臺,福州由此開啟了養老用地供地新模式。
近年來,福州一方面實施養老用地“千畝計劃”,從2020年起在全市規劃不少于1000畝的養老用地,同時下調20%的養老地價;另一方面,利用閑置房產改造養老服務機構,由民政部門牽頭,理順老房產產權、住建、消防等方面“一攬子”程序性問題,有效盤活了閑置資源,各種養老服務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與之配套的長者食堂等也得到快速發展。
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福州市已建成長者食堂499家,2022年同比增長了309%,實現五城區和長樂區3個街道社區長者食堂100%覆蓋,提供餐位19630張,日均就餐量達12435人次。
相關人士表示,長者食堂在保留線下電話訂餐方式的基礎上,福州還開發“智慧訂餐”服務,人們可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瀏覽、預訂下單,相關部門還鼓勵“子女線上買單,老人線下就餐”。市民政局聯合福建海峽銀行在全省推出集金融和養老功能為一體的“銀齡福卡”,老人“一卡在手”即可通行全市長者食堂。
據了解,目前福州市正在謀劃其他縣(市)區政府駐地街道(鄉鎮)社區長者食堂布點工作,并向其他有條件的社區(村)推廣。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堅持以《福州市長者食堂建設實施方案》為指導,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梯次推進、全面覆蓋”的思路推進長者食堂建設,全力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記者 毛小春)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地鐵施工本周達產滿產 在建50個項目131個工點全部復工2023-02-03
- 福州城區零星地塊舊改補償安置導則廢止2023-02-03
- 福州櫻花次第開 繡眼鳥流連花叢2023-02-02
- 福州:花燈璀璨鬧元宵 精心護航保供電2023-02-02
- 福州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江惠文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2023-02-02
- 上海專家將在福州開展大型義診 涵蓋十多個專業2023-02-02
- 福州:守護大美濕地 潤澤千年榕城2023-02-02
- 福州臺江“十分鐘健身圈”初步形成2023-02-02
- 福州一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8.7億余元 59人被判刑2023-02-02
-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2日開幕 亮點帶你搶先看2023-02-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打下首樁2023-02-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