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要地 打造產業用地集約利用新高地
倉山入選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了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名單,倉山區成為福州市唯一上榜的地區。
此次上榜并非偶然。倉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工作,近年來大膽創新,問天要地,以金山工業園區橘園洲片區為規范提升試點,在全省率先開展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推出全省首創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先租后讓和工業園區企業自主提升等用地節約集約創新工作,打造產業用地集約利用新高地,有效破解了工業園區業態亂、效益差、容積率低等瓶頸問題,走出了一條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倉山路徑。
工廠“豎”起來
實現用地資源
存量精細化高質量發展
走進金山工業園區橘園洲片區,原來低矮的舊廠房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嶄新的“升級版”標準廠房,現代化的藍色玻璃幕墻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顯眼。
片區的巨變,得益于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的開展。作為福州城區較大的工業集中區,于上世紀90年代陸續開發建設的金山工業園區,占地面積約1.35萬畝,包括金山、橘園洲、浦上、福灣和義序等五大片區。隨著時間的推移,老舊園區發展瓶頸逐漸顯露,建筑容積率僅1.0左右,企業擴大再生產空間不足、產業規模效應不高、土地整合難度較大、基礎設施配套滯后等問題日益凸顯。以占地1300畝的橘園洲片區為例,提升前廠房高度不足20米,建筑面積不足57萬平方米,年產值僅10億元。
向產業要效益、向空間要效益、向單位面積要效益。倉山區提出問天要地的構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橘園洲片區作為試點,按照“規劃、規范、提升、示范、招商”10字工作方法,開展新型產業用地集約化利用探索,創新彈性容積率機制,打造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產業園區。
片區收儲地塊一期A、C、D、E四個地塊率先升級,總面積約205畝。經過建設,A、C、D地塊項目均已建成,一些企業已入駐辦公,最后動工的E地塊項目,也完成了主體封頂,轉入室內外裝修階段。
“提升改造后,橘園洲試點片區一期將變身新興產業集聚區,新增高標準廠房35萬平方米,對接入駐了銳捷網絡、億力集團等26家企業,年產值將突破280億元,預計3年~5年形成千億產值,實現用地資源增量發展到存量精細化、高質量發展的‘華麗轉身’。”倉山區委主要領導說,通過政府收儲提升、企業自主提升、整體景觀提升等綜合舉措,整個金山工業園區將新增產業面積150萬平方米,相當于再造了一個新園區,產值稅收將翻兩番。
詳細評價體系建起來
為空間使用“把脈會診開良方”
打開倉山區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系統一張圖平臺,各類用地開發利用現狀、規劃指標、預測地價、開發成本和預計收益、開發潛力評分等欄目信息一目了然。倉山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只需結合全區近年來出臺的相關政策和片區控規,就能迅速了解地塊的開發利用形式和發展潛力。
根據自然資源部的工作部署,倉山區入列2019年度城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狀況詳細評價全國十個試點城市,成為參加的唯一一個區級行政區域。
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指導下,倉山區結合工業園區規范提升試點項目探索詳細評價工作,創新土地資源節約集約新體系,通過創新評價方法、成果應用等,使區域規劃有了更科學的依據,讓產城融合更精致。“通過摸底全區16萬幢建筑狀況和全區建設用地現狀、用地規劃情況,構建詳細評價標準、評價系統和評價成果庫等評價體系,有效解決了‘利用效益評價’的難題,為空間使用‘把脈會診’,為全區產業用地開出數字化‘良方’。”倉山區主要領導說。
選擇在橘園洲片區率先開展規范提升試點工作便是倉山區根據詳細評價成果體系開出的一張“良方”。“片區收儲地塊一期位于烏龍江畔、三環路旁,交通便利,周邊產業有一定規模,開發強度大,建筑景觀要求高,可采取政府收儲開發、國企代建的模式開發利用,以快速形成產業引導。”倉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倉山區還根據詳細評價體系提出“園中有園,以改代拆”的獨特提升改造策略,并緊抓成本“牛鼻子”,以“先租后讓”“彈性年限”等方式擬定精準的出讓方案,極大降低對企業資金的占用,讓企業能盡快建設投產。
在詳細評價數據的支撐下,倉山區優化空間布局,以更合理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將工業園區從產業空間升級為產業街區,由點到面不斷推進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全面深化融合,形成高質量發展模式。
“一地一策”保障起來
構建都市產業集聚新格局
橘園洲片區試點的4個地塊中,E地塊以全省首宗“工業用地標準+總平和外立面風貌景觀方案”模式成功出讓,將打造百億級“銳捷網絡智能制造科創園”。
這個高端定制廠房,瞄準高端芯片制造產業需求匹配容積率、稅收達產、投資強度、排放標準、產業準入等至少五項產業“標準”,確保土地要素配置符合高精尖企業發展實際,以企業項目承諾制和履約達產監管制度,防止提升改造走形變樣。履約監管協議中還明確準入退出機制,設置稅收達產“期中考、期末考”,扶引好企業,留住強企業,培養大企業。
全省首創的背后,是大膽創新和敢為人先。“城區不比郊區,每一塊地都價值千金,這倒逼著我們必須惜地如金,對于每一塊產業用地、每一處可用的產業用房,都充分挖掘、充分論證、充分調研、充分發揮政策空間和想象力,為每一塊地找到適合自身定位的招商企業和運營模式。”上述領導坦言。
如何做到產業精準匹配?倉山區以產業為主導,通過規劃先行,明確片區以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為主導產業,園區改造提升后,聚焦主導產業,新增招商資源全部用于招引符合產業定位的上下游企業。同時推出“一地一策”保障措施,根據各個地塊控規和產業需求,靈活采用政府主導、國企開發、企業進駐的收儲提升、企業自主提升、建設園中園模式、整體環境提升等措施。
倉山區還以問題為導向,借鑒省外先進城市的做法,抓住產業項目特別是高科技制造業落地開發建設過程中的痛點與難點,加快項目落地,推動產業與城市建設有機融合。
倉山區主要領導表示,將用好示范縣(市)優惠的土地政策,繼續加大推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積極爭取更大力度的支持,在產業用地混合開發使用、土地資源資產資本互動和文旅產業零星地塊集中供應方面繼續探索,大膽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繁榮美麗開放文明的新時代新倉山,奮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先行示范區,全面打響倉山區域品牌,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晉安岳峰鎮桂溪社區:親子同樂 品味傳統2023-02-06
- 上元“船”說 福水尋福 福文化水岸聯動藝術展演舉行2023-02-06
- 在福州冶山 感受“數字”元宵2023-02-06
- 福州:職工參加“求學圓夢”可享3000元助學金2023-02-06
- 福州一娛樂場所接納未成年人被罰2023-02-06
- 福州臺胞公寓社區與臺中社區“牽手結對”迎元宵2023-02-06
- 福州倉山:陳靖姑金身祈福 市民許愿賀新春2023-02-06
- 福州“萬元生活補貼”政策惠及2.2萬名畢業生2023-02-06
- 有變!福州市教育局最新發布2023-02-06
- 福州:一場直播為企業招來近萬名員工2023-0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創”出新機遇“搶”得開門紅2023-02-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