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閩菜的知名度在全球各地不斷打響,其重要調味料之一的福州魚露銷量逐年提升。作為我省最大的魚露生產企業,福州民天集團食品工業園已在今年初啟用大型發酵浸提池。在不改變傳統風味的同時,魚露最大產能從3000噸提高至12000噸,為福州“蝦油味”飄香國內外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16日,記者來到位于閩清白中鎮的民天食品工業園,感受魚露的傳統制作工藝流程。走進魚露生產車間的陽光房,古法釀造和現代工藝在這里相輔相成。
“傳統魚露以鳀魚為原材料,生產流程包括蓋鹽發酵、陽光晾曬發酵、古法陶缸浸提、過濾、滅菌等,生產周期需要一年。”民天食品工業園技改負責人黃星文告訴記者,蝦油一蘸,鄉愁即消。許多旅外福州鄉親想家的時候,蘸一口福州蝦油,滿滿都是懷念。而“福州民天蝦油制作技藝”2009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記者看到,在陶缸浸提環節,工人們正用木杵對初步發酵后的魚糜進行充分攪拌,使之與空氣有效混合,讓二次發酵更加充分。每個陶缸邊上都放置著一個竹簍,待魚糜充分發酵后,工人會將竹簍放置缸內,發酵產生的魚露初成品就會過濾到竹簍內。
黃星文說,隨著魚露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原先的古法陶缸浸提流程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全新的大型發酵浸提池今年初投入使用,魚露最大產能達到12000噸。
在陽光房的另一邊,一排排大型發酵浸提池里,空壓機充氣設備代替了攪拌魚糜的木杵,工人只需將充氣設備插入池中,就能完成攪拌,無需花費太大力氣。竹簍則變成了池子邊上設置的竹制柵欄,達到節約場地、人工和提升發酵浸提的效果。
“福州魚露制作的特色在于多了陽光晾曬發酵環節,這使魚露制品的風味更加獨特,雖然制作周期長,成本高,但是保留了傳統的蝦油味。”黃星文介紹,目前生產車間已啟動20個大型發酵浸提池,未來,還將根據市場情況啟用更多大型發酵浸提池。同時,古法陶缸浸提技藝也將保留,作為弘揚福州傳統文化的陣地,讓福州的新生代了解傳統歷史文化。
“許多內陸地區的人們初嘗福州蝦油總是望而生畏。但近年來,我市逐步打響閩菜品牌,特別是福州魚丸、佛跳墻等被市場認可,蝦油味也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民天食品工業園總經理毛麗仙介紹,根據永輝超市等渠道的銷售數據統計,目前該企業的魚露產品在福州地區處于主導地位。同時,產品已成功打入浙江、廣東、山東等沿海省份,以及東南亞、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華人華僑聚集區市場,省外和國外年銷售額占比達20%。由于風味獨特,與其他魚露產品存在差異化,海外新生代華人華僑也正逐漸認可福州蝦油,近年來海外市場增速達10%以上。
“針對部分年輕群體,我們也正努力開發少鹽、淡口的魚露產品,但陽光晾曬發酵這一傳統工藝一定會保存,在滿足更多人口味的同時,保留福州人的城市記憶和傳統文化。”毛麗仙說。(記者 黃凌)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面向研究生招聘328名教師2023-02-17
- 有地暖的星空帳篷,你期待嗎?北峰打造大型露營基地“云上宦溪”2023-02-17
- 福州出臺九項措施支持企業安全發展2023-02-17
- 福州6個購物中心今年開業 商業綜合體消費回暖2023-02-17
- 福州入圍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2023-02-17
- 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扛起先行示范的使命擔當2023-02-17
- 答好“三個如何” 福州闖出一條特色基層治理新路2023-02-17
- 福州市圖書館舉辦生物多樣性標本圖片展2023-02-16
- 福州公廁建設管理模式的“三字經”2023-02-16
- 福州安泰街道舉辦“非遺+宣講”文藝黨課2023-02-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圖書館舉辦生物多樣性標本圖片展2023-0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