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聚焦群眾關切,持續推進治堵工程
城市“脈絡”更通暢 市民出行更舒暢
眼下,象山隧道拓寬改造工程正在全力推進,交警、城建等部門通力協作,制定周密的通行優化路線,為市民梳理了出行攻略。作為西二環交通主動脈的一個重要節點,該工程建成后將有力提升西二環通行能力。
推進360項治堵軟硬件項目建設,城區高峰擁堵指數同比下降2.7%,高峰通行速度同比提升3.2%……去年以來,福州市聚焦群眾的交通關切和高品質生活,持續推進城區交通治堵戰,各級各部門綜合施策、協同共治,使交通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快處快撤 城區交通更順暢
每天,在福州城區主次干道和重要路段上,都會有鐵騎隊伍,他們戴著白色頭盔,身穿熒光綠反光衣,快速反應、疏堵保暢。
“岳峰高架橋北往南上橋處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請你們馬上前去處理。”23日9時3分,接到市交警指揮中心指令后,附近的鐵騎交警僅用1分鐘就抵達現場,引導司機對碰撞部位進行拍照。9時7分,事故處置完畢,鐵騎交警帶領事故車輛撤離現場。9時8分,路面恢復暢通。
2021年底,福州組建公安交警鐵騎隊伍,并試行堵情“1、3、5”快速響應機制,即按照“1分鐘騎警到達,3分鐘處置完畢,5分鐘恢復交通”工作目標,倡導司機在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三拍、一交、快撤離”。
“三拍”,即當事人對機動車行駛方向前方、后方、碰撞部位至少各拍一張事故現場照片;“一交”,即當事雙方交換聯系方式;快撤離,即完成以上動作后快速撤離現場。
市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福州市共有鐵騎交警上千人,他們按照高峰定點、平峰巡線的模式,每天在城區道路上為市民出行保駕護航。鐵騎隊伍組建以來,城區快速排堵保暢效率提升39.7%。
各行其道 群眾出行更安全
“自從人行道口裝了這個限行欄桿和擋車柱,電動自行車上不來,嬰兒車進得去,出行安全多了。”這是市民林女士的切身感受。在鼓樓區華林路郵政大廈路段,她推著嬰兒車通過限行欄桿進入人行道,一旁的電動自行車、機動車則各行其道,通行有序。
“嬰兒車進得來,殘疾人的輪椅也可以走!”市城管委市政工程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在安裝限行欄桿前,他們特地邀請了殘障人士進行測試,最終將擋車柱凈間距設置為45厘米,限行欄桿通行寬度統一設置為90厘米,并將盲道調整為從限行欄桿之間穿過,讓行人更加安全。
“我們聚焦市民出行體驗,實施精細化交通組織策略,共推動華林路、鼓屏路、烏山路等7條重點道路設置138處‘人非隔離’設施,限制電動自行車占用人行道,有效保障慢行安全和通行秩序。”市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說。
同時,交警部門實施單行、禁左、禁右等措施,科學制定協和醫院、烏山路、省人民醫院等5個片區交通組織優化方案,使片區路網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
綠色出行 交通品質更優良
記者從市城區交通治堵項目指揮部獲悉,福州市積極倡導綠色出行,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倡導乘坐地鐵出行,加大力度規范管理電動自行車,不斷改善交通出行品質。
去年以來,福州市新增優化公交線路122條,完善“閩江之心”、大學城等片區公交服務;完成潭橋、樟嵐2個公交場站建設,新建改造公交站臺100座;完成大小車匹配線路33條,中小車型占比提高16.5%,節約大車76輛;完成地鐵5號線首通段和6號線全線載客運營,地鐵客運總量同比提升13%。
慢行交通系統也得到完善。去年,福州市頒布實施《福州城區電動自行車號牌管理辦法》,增加電動自行車騎手佩戴頭盔的規定,城區騎手頭盔佩戴率由不足20%提升至90%以上;城管部門共糾正電動自行車亂停放11萬輛,搬離暫扣1.3萬輛;加大非機動車港灣停車區建設力度,完成八一七南路臺江路口等5個路口渠化改造以及30處非機動車港灣停車區建設。
市城區交通治堵項目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福州市全面啟動新一輪交通治堵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象山隧道、金山大道等5處重要節點建設,啟動28個市政道路加密路網項目建設,啟動西二環路斗池路口、西洋路荷塘路口等10個小微改造項目,新建改造公交中途站100座,加快推進地鐵4號線、濱??炀€等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同時,推廣實施千警保暢、千騎疏堵、千口智控“三千工程”,持續提升交通綜合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交通服務保障。(記者 張鐵國)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持續推進治堵工程 市民出行更舒暢2023-02-25
- 重要通知!福州市民出行必備!2020-03-06
- 福州下半年將開辟多條公交線路 解決市民出行問題2017-07-16
- 福州二環三大治堵工程快速推進 有望提前通車2017-05-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第二場就業夜市人氣高漲 2000余人入場求2023-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